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7710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41-孟子的类比推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41课孟子的类比推论 类比是孟子最喜欢用而且用得最普通的推论方法,但也是他出现逻辑错误最多的推论方法。 孟子的类比主要错误就是无类比附,关于这一点,荀子早就明确的指出过,说他是,“甚僻违而无类”(荀子《非十二子》)。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通史》里则称孟子逻辑为“无类逻辑”,对于孟子无类比附的错误,做了更为详细的研究。所以,孟子的类比,尽管借鉴了墨家,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把墨家的成功经验全部学到手。他的类比较之于米家的类比,实在是相去甚远。 墨家对类比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不仅总结了类
2、比的推论形式,而且分析了使用类比容易产生的错误。更为可贵的是,为防止这些错误的产生,墨家提出了“以类取,以类予”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对类比推论作出了同类相比和异类不比的规定。“异类不比,说在量。”(《经下》)这就是说,不同类的东西有不同的量度标准,所以,不能进行类比。在《经说下》里,对这条规则进行了举例说明:“木与夜孰长,智与栗孰多?……”因为木的长是空间长度,夜的长是时间长度,二者不是同类,无法比较长度。智属于精神方面,栗则是物质,二者也不能比多少。 如果违反了异类不比的规则,就会
3、不知类,不察类,因此也就不能明故。墨家在与人论辩中,就经常批驳论敌的此类错误。使人感到滑稽的是,孟子自己的类比经常是无类比附,但他却像墨家那样,经常指责别人“不知类”。“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告子上》)孟子认为“指不若人”与“心不若人”在“不若人”这一点上属于同类,现在有人对“指不若人”知道厌恶,而对“心不若人”则不知道厌恶,这就是“不知类”。《公孙丑下》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燕
4、人群。王曰:‘吾甚感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旦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知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孟子认为,本来是两件不同类的事情,陈贾却硬位在一起比附推论,违反了“异类不比”的原则,因此,这是个错误的类比。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所犯的无类比附的错误,是不自觉的。“孟子虽非常固持着‘类’的概念,而先验主义则使他不自觉地陷于‘不知类’,使他在比附推论时将‘不论不类’的事物认为‘同类
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正因为孟子是先验论者,重理性而轻感性,所以,他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就不能把类看作事物本质的反映,这是他之所以犯无类比附错误的主要原因。 孟子的这种比附,与孔子的影响也有关系。孔子就是喜欢运用“取譬”和“类比”方式进行推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但是,“《论语》里有许多取譬的说法,实际上极为含混笼统,而且偏于‘比附’的形式。”(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孟子是儒家正统学派的代表,以继承发扬孔子之道为已任,对于孔子的这种推论方式,他也是全
6、盘继承。比如,孔子在《子罕》篇引喻“日用之食”比喻“群子之过”,这“是以主观形相为重,而对于科学的论证意义,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同上书)但是,它却是一字不易地出现在《孟子》里;“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公孙丑下》)孔子的这种“比附”形式,为孟子所发扬光大,以致使无类比附的错误不断产生,这当然是个教训,但是,这种“比附”逻辑是否应该全盘否定?我们还能不能从中吸取一点有益的东西呢? 孔子提倡“雅言”教育,再三教人要学诗,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的“赋兴比颂”
7、都是“能近取譬”的生动形式。所以,孟子就很喜欢用“诗”喻作证。在《孟子》七篇里,用诗喻作证达三十次之多。孟子还主张“善言”,“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这显然是直接师承“雅言”教育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孟子特别喜欢运用类比。事实上,《孟子》里出现的类比,并不全是“无类比附”,有些类比运用得还非常精彩。用这种思维表述的方式,增强了思想表达的艺术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运用类比推论,经常与其他推理形式
8、结合作用,这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无类比附的逻辑错误。比如在《告子上》里,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圣贤有是心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