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基础南理.doc

控制理论基础南理.doc

ID:35976844

大小:4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4-29

控制理论基础南理.doc_第1页
控制理论基础南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控制理论基础南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初试)(控制理论基础,占75分)一、总要求以胡寿松编著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的第1、2、3、4、5、6章内容为主要命题范围,全面考查考生对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命题范围及考查的知识点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系统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2)反馈控制的机理,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动态特性;,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传递函数定义及性质,

2、结构图的概念;2)获取具体物理系统的传递函数,以及绘制系统结构图的方法;3)通过结构图的化简,求取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及干扰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4)信号流图的建立以及梅逊公式的应用。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系统性能指标的定义;2)系统稳定性概念、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应用;3)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分析及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4)系统类型的定义、静态误差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利用静态误差系数计算系统的静态误差;5)主导极点的概念,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近似分析方法。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3、法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2)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灵活应用基本法则绘制系统的根轨迹;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4)参数根轨迹和零度根轨迹的概念。5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法1)频率特性的定义及其几何表示法;2)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幅相曲线图的绘制;3)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4)利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求开环传递函数的条件及方法;5)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6)相角稳定裕量和幅值稳定裕量的定义及其求取方法,它们与系统时域性能指标之间的定性关系;7)利用开

4、环对数频率特性估算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的方法;8)闭环系统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及带宽的定义,它们与系统时域指标之间的定性关系。6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1)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2)PID校正的思想及算法;3)二阶系统的比例微分校正及速度反馈校正;4)串联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的优缺点,及其基于Bode图的设计方法。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复试)(现代控制理论,占50分)一、总要求命题以胡寿松编著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的第7、8、9章内容为主要命题范围,全面考查考生对现代控制理论、线性离散系统理论和非

5、线性系统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的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命题范围及考查的知识点1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1)状态空间的相关概念;2)建立元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方法;3)状态空间表达式向可控、可观测标准形、对角形、约当形等规范形式变换的基本方法;4)由状态空间表达式求系统传递矩阵的方法;5)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及求取方法,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求解方法;6)可控性、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7)判定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充要条件及有关方法;8)可控性、可观测性与系统传递函数的关系;9)利用状态反馈

6、任意配置系统极点的有关概念,按系统指标要求确定状态反馈矩阵的方法;10)利用输出反馈任意配置系统极点的有关概念,按系统指标要求确定输出反馈矩阵的方法;11)分解定理的意义,状态观测器的作用,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12)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基本概念;13)应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判定系统稳定性的方法。2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1)采样定理及采样系统与连续系统的区别与联系;2)z变换及z反变换;3)离散系统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等数学模型的形式;4)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影响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因素;5)离散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方法,

7、动态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6)PID控制器的作用及其数字化实现。3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1)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区别与联系;2)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3)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4)简单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绘制方法;5)用极限环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振的方法;6)描述函数的基本概念;7)非线性系统结构图简化的方法;8)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自激振荡的有关参数。4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辅助分析与设计方法1)表示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MATLAB常用函数;2)求取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控制系统脉冲响应、阶跃响应的常用

8、MATLAB函数;3)基于MATLAB/Simulink的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典型非线性系统的数字仿真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