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

ID:3596866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_第1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_第2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_第3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重难点教学重点指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例如如:意义、性质、法则、计算和数学应用等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通过学习和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小学数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数学教师,

2、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前的充实准备,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

3、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不仅纵的有这样的联系,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汇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

4、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三、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板书内容,并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

5、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自己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认真选择突出重点的板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并力求做到板书的形式新颖、布局合理、有层次、别具一格,突出重点。从板书的内容上可以体现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板书的形式上要直观,对比性强,学生便于比较,对学生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途径之一。四、强化感知,突

6、破重点、难点几何部分中的概念及有关知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要突破这些难点,教学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段,强化感知,突破难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如圆柱与圆锥底面积、高、体积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内在联系是六年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学时自己采用直观教学与代入求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动手

7、操作,反复观察分析,做法分为如下三步:1.将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即底面积12.56平方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体。板书:已知:r=2h=5求S=?(12.56)V=?(62.8)2.再将这个圆柱体捏成一个以12.56平方厘米为底的圆锥体(学生先想象这个圆锥体的形象,再按要求做)想算结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与原来圆柱体有什么关系?(V不变、S不变、形变、H变)板书:已知:V=62.8S=12.56求h锥=?(15)15÷5=33.把圆锥体捏回圆柱体,再捏成以圆柱高5厘米为锥高的圆锥体;想算结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V没

8、变、H没变、S变)与原来圆柱体又有什么关系?板书:已知:h=5V=62.8求S锥=?(37.68)37.68÷12.56=3通过直观教学和计算相结合,学生发现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对所学内容,容易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