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62518
大小:4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28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24分)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展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则以下符合事实的是()[来源:学科网]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楞次总结出了感应电流方向所应满足的规律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的2.如图所示,矩形线框在磁场内做的各种运动中,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3.如图所示,一闭合的铜环从静止开始由高处下落通过条形磁铁后继续下降,空气阻
2、力不计,则在铜环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加速度小于g,在下方时大于gB.铜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加速度小于g,在下方时也小于gC.铜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加速度小于g,在下方时等于gD.铜环在磁铁的上方时,加速度大于g,在下方时等于g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以下正确的是( )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带正电C.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D.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负电5.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1)
3、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2)变化时,图中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 )ABCD6.一交流电,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的有效值为3VB.交流电动势为C.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1sD.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块,质量为m,它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去力F物体又前进了时间2t才停下来。这个力F的大小为()A.μmgB.2μmgC.3μmgD.4μmg[来源:Z_xx_k.Com]8.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kg,mB=2k
4、g,vA=6m/s,vB=2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A.vA′=5m/s,vB′=2.5m/sB.vA′=2m/s,vB′=4m/sC.vA′=-4m/s,vB′=7m/sD.vA′=1m/s,vB′=3m/s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合计2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垂直纸面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位于纸面的、电阻均匀的正方形导体框abcd,现将导体框分别朝两个方向以v、3v速度匀速拉出磁场,则导体框从两个方向移出磁场的两过程中( )A.导体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同B.导体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
5、向相同C.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荷量相同D.导体框ab边两端电势差相同10.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10sin4πt(V),则()A.交流的频率是2HzB.当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当t=0.5s时,磁通量有最大值D.当t=1s时,e有最大值11.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AB.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C.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D.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s12.如图是通过街
6、头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送给用户,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0表示.当负载增加时,则( )A.电压表v1、v2的读数几乎不变B.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1的读数不变C.电压表V3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D.电压表V2、V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2的读数的比值不变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题每题2分,14题5分,合计13分)13.(8分)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
7、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