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59515
大小:28.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第一课时)---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荒漠化的防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1、背景分析:荒漠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这种威胁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故而被列为全球性的十大环境之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可占陆地国土的1/4以上,并有总体扩张趋势,其中以西北地区最为严重。2、知识框架:这节是本单元的重点之
2、一,在学生了解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基础上,本课主要阐述了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防治与治理措施和经验。教材首先概述了荒漠化的一般知识,然后引出西北地区案例,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荒漠化的形成,并明确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既然荒漠化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掌握荒漠化的成因和过程,因地制宜,依法治理,荒漠化是可以防治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材接着讲述了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内容和成功的整治模式,并以内蒙古的沙坡头为例,介绍了西北地区治理荒
3、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本课蕴含着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人文地理思想,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和智能训练的功能。3、教学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鉴于此,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了解区域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
4、理措施。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在西北----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荒漠化整治的对策和措施。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重难点确立依据:影响区域环境建设的因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在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荒漠化大
5、背景下是不容易理解分析,同时对于人为原因具体对区域发展的危害程度是难以把控的,所以设置为教学重点。另外,分析西北地区的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时,教材的知识点比较零散,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将其设为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很多东西需要老师仔细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动脑意识较差。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西北地区,对西北的自然环境及荒漠化已有所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对地理的不重视,所以他们只是获取了一些感性认识,而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原因及如何综合治理
6、方面的知识还是很缺乏的。而且荒漠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给学生分析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展示有关图片,激发兴趣,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三、教法以4*10模式为依据,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营造利于学生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用形象化的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设置地理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理解地理事象,紧扣新课标要求并重视实施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讲
7、解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式学习法进行教学。1、图示法:在荒漠化的三种表现形式、对荒漠化的分布上、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等方面,用直观的实际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和深入。2、列表法:针对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的三种形式的特点,利用列表的形式将这三种原因一目了然的串起来加深学生的记忆程度,增加多样画的记忆方式。3、典型法:针对联想已经学过的典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从而找出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的解题思路。4、分解法:为了更好地研究荒漠化概念这个整体,把荒
8、漠化的概念分解为五个部分(书中活动1),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分解,然后再进行整合。5、类比法:在讲解新课之前,将荒漠、沙漠与荒漠化进行一个类比,引导学生从已知推未知。四、学法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西北地区,对西北环境有所了解。学习兴趣较大,但学生容易混淆荒漠与荒漠化的概念,学习难度适中。学习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自然原因,学生主要以小组讨论和听教师讲解为主。难度较小的人为原因,主要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21页和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