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ID:35926456

大小:8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5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起源于南朝。虽然,以景起兴、诗中引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追溯到更远,但这些都不能算是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是以山水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即依赖于人对自然的某种审美关系的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荒蛮混沌曾经威胁着刚刚脱胎于自然的童年的人类。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威胁,把自然人格化,这便产生了关于自然的神话传说,在中国远古神话中就有所谓河伯雨师等等人格化的自然神。这也表明人类刚刚从自然的沉睡中醒来,

2、但自然与人的区分还不是很明确。到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的,这在艺术上便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移情,因而在诗中以自然景物起兴、措景抒情的例子便屡见不鲜。山水意识的萌生、山水精神的兴起实质上是文化人类在一定的文明水平上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主动向自然复归的一种意向。当然,山水诗在南朝时代产生还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这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看到,经过几代诗人的发展,原来在诗中作为抒情载体的景物,变成了主住的景物,自然在诗中

3、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山水诗的品格由此而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诗经》中写景名句不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只起着衬托和起兴作用,从属于所抒发的一情感。而到了谢灵运,情况就截然不同。谢诗中的景物已经不再居于从属地位,虽然没有达到后来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全意象”境界,但景物的意义完全改变了,它由原来的背景变为“前景”,有了独立的本体意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我们宁愿不把它看作什么隐曲的政治讽喻,而视为纯

4、粹自然的“呈现”。区别就在这里,在山水诗中,自然成其为自然,它自我呈现;而在抒情诗中,自然景物仅仅是载体,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它在诗中是一个客体,是诗人的描写对象。从诗歌文本看,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的意象,能指即所指,“明月”就是明月,“清泉”就是清泉,完全是自然的兴作和呈现;在抒情诗中,自然意象是一种象征意象,作为某种观念或情感的象征性符号,它指向自身以外的某种本体。也许并非巧合,中国古代山水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找到了它的回响。庞德说:“剔除事物的象征意义,事物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象征,是一只鹰就叫它

5、一只鹰。”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也有一句名言:“没有观念,只在事物中。”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山水诗本质的又一种表述。(摘编自胡兴《山水诗的一般品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朝时期人们的山水意识已经觉醒,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关系,从而促进了山水诗的产生。B.为了摆脱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威胁,人类才从自然沉睡中醒来,塑造了河伯雨师等自然神。C.《诗经》《楚辞》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和谐,表现在艺术上便是景物在诗中起到了衬托与起兴作用,成为了抒情载体。D.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意义,既标志着山水诗

6、品格的确立,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远古到唐朝逐步展开,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质。B.文章主要使用对比的论证的手法,鲜明揭示了山水诗与抒情诗中景物的不同地位和作用。C.文章通过解析具体诗句,论证了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区别。D.文章结尾借用西方诗人话语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意象,而非象征意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经历了合一、分离、复归三个阶段,显示了文化人类

7、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B.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增多,表明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诗经》中的“蒹葭”和“自露”属于象征意象,而王维诗中的“明月”和“清泉”则属于纯粹意象。D.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使人们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从而主动向自然复归。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从2007年9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和西

8、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安排。同时,免费师范生在入学前需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教2年。另外,免费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