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

ID:35817677

大小:28.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4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4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选择题1.(2017·临沂三模,27)有学者指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其主要原因是(  )A.政治的迫害B.时代的动乱C.科举的没落D.学风的转变答案 D解析 明朝人讲学呈现的现状,与政治迫害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明朝人讲学,并未呈现具体的时间(明朝整体是稳定和统一,明朝末年动乱),故B项错误;题干讲的是明朝学风的转变,与科举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2.(2018·菏泽一模单科,5)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

2、,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提倡独立思考B.痛斥儒家的虚伪C.喜欢标新立异D.反对尊敬孔子答案 A解析 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可以得出李贽提倡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痛斥儒家的虚伪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喜欢标新立异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反对尊敬孔子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3.(2017·大连高三双基测试,4)李贽的思想在当时社会属于“另类”。萧公权认为李贽的思想中心是个人自由。下列主张最能体

3、现这一观点的是(  )A.“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B.“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C.“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D.“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答案 C解析 A项体现的是李贽批评道学家是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与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故B项错误;C项意为人应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完全适从他人主张,反映出李贽强调个人自由的思想,故C项正确;D项是李贽否定程朱理学“理”能生气、一

4、能生二的客观唯心主义论断,故D项错误。4.(2017·淄博一模,27)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  )A.反对个人利益B.主张人人平等C.反对专制皇权D.主张法治社会答案 C解析 根据题目中“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得出题意强调的是“主权在民”,与反对个人利益、人人平等无关,故A、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与明末清初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形成对比,故C项正确;D项

5、表述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5.(2018·德州一模,26)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答案 D解析 材料思想出自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项错误;据

6、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6.(2017·湖北新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26)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中指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这反映的精神实质是(  )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答案 D解析 材料没有探讨君民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找不到君权产生原因的分析,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

7、不求科学之真,故C项错误;“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体现了对生活实际问题探究的重要性,属于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正确。7.(2018·揭阳一模,26)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道:“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之言论旨在强调(  )A.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B.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C.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D.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答案 C

8、解析 材料虽然提到了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但这并不是顾炎武强调的主旨所在,故A项错误;材料与经世致用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强调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理学造成了思想界的因循守旧,故D项错误。8.(2017·周口高三期末,8)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