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

ID:35764668

大小:122.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闯关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6北京顺义期末统一测试)西周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实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将同姓诸侯(  )A.分插到各诸侯国之间B.布置在边疆要塞之地C.集中于王都之地附近D.安置在殷商遗民周围2.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而不是“齐”的原因,下列历史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3.(2017北京西城期中测试)下列对西周政治

2、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②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③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2016北师大附中期中)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个体农业B.“相地衰征”C.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C.冶

3、金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6.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2017北京四中期中)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行“殷墟妇好考古发掘特展”,妇好作为商王的正妻之一,生前深得信任和宠爱,死后得以厚葬。某观众据自己的观展记录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观展记录结论A.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4、女将商朝时女性地位很高B.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这些卜辞是研究商朝历史的一手史料C.妇好墓中有大型的青铜盛酒器商朝时中国开始有了酒D.墓内发掘出的6800多枚海贝,经鉴定为货贝现在中国的南海地区当时由商王直接管辖8.(2018北京西城五校联盟)春秋战国时期是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变化有(  )①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②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③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④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9.(2017北京丰台二模)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

5、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10.(2018北京丰台期末)下列主张与“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D.“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11.(2017北京东城一模)观察下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派

6、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12.(2016北京西城适应性练习)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7北京文综)(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

7、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  材料三 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