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旧闻话米贴

兵戈旧闻话米贴

ID:35733448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5

兵戈旧闻话米贴_第1页
兵戈旧闻话米贴_第2页
兵戈旧闻话米贴_第3页
兵戈旧闻话米贴_第4页
兵戈旧闻话米贴_第5页
资源描述:

《兵戈旧闻话米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兵戈旧闻话米贴兵戈旧闻话米贴  采风团的客车行驶在曲曲弯弯的山路上。  冬天早晨的阳光照进车窗,格外温暖明媚。近处,树林、房屋、村庄、田野,争先恐后,向后疾奔。玉笋、富庆一边的远处,朝晖下的群山,峰峦起伏,连绵叠嶂,莽莽苍苍,冥冥??。  在云荞水库和二龙口岔道处稍作停留之后,我们来到黄华米贴村所属牧场。公路左边的山坡上,是一片片密集的杉林;右边是宽阔的牧草地,一直延伸到山坡下面,与一座雄峻的大山相连。据说,这座山名叫燕子岩山。山的中部以上,白色岩石的表面,覆盖一道道、一块块、一片片青苍;中下部,凸起一条条山嵴,垦出一道道沟壑。上部的斑驳与下部的皱

2、折,都仿佛在述说着天地的久远,时光的无限。  山区的牧场并不很平坦。少不了高低倾斜、丘丘凹凹,时有岩石凸露地面。其中一些,经风霜雪雨的浸蚀和时光的打造,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凹窝、嵴突、孔眼,形状奇特。如果放到城市公园,应不失为造景的有用之材。牧场上,牛马与山羊群,黄色、白色、黑色,或聚在一起,或分散间杂,有的低头啃草,有的卧在草地、岩石上晒太阳;有的漫不经心,有的旁若无人,也有的抬头好奇地看着我们这群采风人员;还有牧人骑马驰骋草地。  牧场下面,或陡或缓,倾斜的山坡上,房屋、村庄坐落掩映于山丘、树丛之中,疏疏落落,或白或灰,隐隐现现。稍远处最大的那片

3、白色,就是我们下一站要去的地方――米贴。  米贴街坐落在公路上面的山坡上。走上山坡,距街道不远的坟地里,立着一根望柱,高8米,周长3.7米。望柱的中部有一方斗状石箍,由四根有些像如意状的短石柱撑护,护柱现在尚存二根。石箍的四面刻有各不相同的圆形图案。前面的比较单纯,由四根弧线弧弯向外,交叠形成类似“井”字图样。这个图案,与杨兆麟先生在《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一书第四章“门上灵物”一节所提到的一种代表太阳的符号有些相似,不同的只是那个符号圆圈内的“井”字基本是直线条。望柱上的这个图案不像是仅仅用来代表太阳的。就“井”字而言,古今用法都是很多的

4、。其含义除“水井”之外,还表示形似“井”的东西,如永善一些地方俗称四合宅院院坝为“天井”。“井”又指乡里、镇邑、街市等。又是星宿名,“井宿”为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第一宿。古代“井”又指显贵者的墓葬,停放棺椁之穴称“金井”。永善民间埋葬死者挖墓穴俗称“挖井”。据刘尧汉、卢央二先生《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一书,彝族向天坟亦有“天井”之称……这圆内之井,或许是用于表示风水之地。后面的圆内是一类似扑克方片样的图形,正中一小圆环中为圆心,绕圆环有放射状的线,方块沿边是一些形状不同的点。查手边现有的相关书籍及一些网络资料,尚未见与此相同的图案及其文字解说。这也许

5、是一个象征天地万物的图案。古人有天圆地方的观念。外层的圆或许是象征天,方块或许是象征大地,方块内的圆心圆圈等或许是象征日月的光辉普照大地上的万物。自然,这仅只是我的猜测,并无佐证。右边的似古代吉祥图案中篆体的“寿”字。左边的像虎头。虎头下伸出的,似虎的两只前爪。像是一个卧虎图案。虎是彝族的图腾。这里或许是古代彝族显贵的墓地。望柱或许是由两根石料连接而成。方斗箍或许就是用来固定其连接处的。据说,它建于清代中期。本应是两根,现在仅存此一根了。它的外表粗糙苍老,布满风雨的蚀痕,刻写着岁月的沧桑。但它却不是风烛残年。它挺直着腰身,保持着自己的仪态,顽强地站

6、立在那里,仿佛要向世人述说什么、证明什么似的……  我第一次到米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距现在已三十多年。当时交通不便,没有到务基的班车。我们大概是乘黄华班车到垭口,然后步行去务基;或是由黄华步行去务基,已记不清了。总之,是路过米贴。在米贴街上的饭店里吃的午饭。以后,因公亦多次到过米贴。但都不过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对过去的米贴街,我虽然也有些印象,但毕竟不像本地人那么清晰鲜明。米贴人朱开保先生在《米贴往事》中,对米贴街及其风土人情都有过细致的描写。街道“长不过二三百米,窄的地方二三米,其间还有拐弯”,“街面是清一色的石板和石阶,顺其自然地铺出一种

7、清冷而温暖的光芒。石面光溜溜的,那是被岁月打磨的,也是被人的脚板打磨的,马蹄也有一份功劳。两边的建筑多为石木结构,上面盖瓦,家家户户连为一体。从高处看去,黑褐色的米贴街儿宛若一条游走的蛇。临街的门面多用木板,被时光和炊烟熏得黢黑。”(《永善文学》2010年第六期)  现在的米贴街,多为二层三层的崭新楼房,白墙青瓦青线条。街道亦是用石新铺的。有不少宽敞的门面,挂着金属或竹木卷帘门。村公所过去是土墙房子,现在自然也焕然一新。望柱的复制品立于村公所广场上,制作精致,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如果撇开文物价值不论,仅就审美效果而言,似比原物更为养眼。它与原物之间

8、的历史时空,似乎显得有些飘渺,能令人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街上还有一棵槐花古树,其牌子上标的树龄是三百年。树的下部粗大的树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