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

ID:35728673

大小:263.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5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_第1页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_第2页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_第3页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_第4页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也说都江堰二王庙——兼评《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钟国发在《社会科学报》2003年7月31日第8版(“文史之旅”)上读到马驰先生的短文:《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马先生曾多次访游都江堰,这次忽然发现二王庙已归属道教,不禁大为惊讶,慨叹这是“李冰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事”,并痛加讥讽曰:“如若当年的水利专家、治水英雄健在,是否还应身穿道袍,正襟危坐,为求签问卜者算上一卦?”报纸编者还特地把这句话抽出,印成粗体题记,戴于标题之上。马驰先生对宗教颇有兴趣,文笔亦工,惜乎其学有所隔。考虑到《社会科学报》的影响,且像这样对宗教关心而不够了解却又勇于高谈阔论的人士,在当前政、文两界都还有一定的代表性,对道

2、教的隔膜和误解在这些人中间尤为常见,笔者因稍检资料,撰此小文,有所商榷于马驰先生,同时对某些尚未得到学术界充分讨论的问题略表浅见。一.关于民间神灵祭祀的原则马先生在文章里转述某著名学者面对李冰父子塑像所发的感慨:“中国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好了,只要你为人民做一点好事,哪怕是一点点,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你”。区区以为,此说未免把“人民”的作用理想化了。1我们不由得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界关于“历史的创造者”的一场大辩论。此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史学界长期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奉为金科玉律。思想解放的号角催人反思,才使人们发现,原来这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恩格斯说过: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

3、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2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这里的“人们”并不限于“人民”或“老百姓”,也包括统治者甚至反动派。创造历史的“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3有所贡献”;底层劳动群众的意志,通常只能在其中起到比较间接的作用。对“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中的民粹主义偏向,使我们过去夸大了民间文化的历史地位。我们曾经以是否具有“人民性”作为鉴别旧时代文艺作品中的精华与糟粕的标志,以为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也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其实,在阶级社会中

4、,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虽然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并不占有多少精神生产资料,他们甚至很难生产出独自的思想体系。马克思说:1谢保成:《建国以来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问题讨论简介》,《中国历史学年鉴》(198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28-530页(三,“关于历史的创造者”)。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41页。3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62页。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

5、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4配的。上世纪80年代末,张岱年和程宜山提出:“俗文化中包括农民文化和市民文化,但同时也有大量的反映地主阶级利益的成分”,特别强调:“在俗文化中,富贵利达被视为最高的价值,”这“主要是统治阶级庸俗、腐朽心理的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是体现在雅文化在中的,“在俗文化中常常以直裸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地主阶级本性,在5雅文化中却被当成了必须克服掉的‘恶’。”张、程此论,正是对流行多年的民间俗文化观加以拨正,向马克思本来

6、的意见回归。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人民群众的精神也并不纯粹。“我们应该相信群众”的信条,曾经久久地麻痹了许多人对“文革”灾难的反抗精神;经过对“文革”的反思,所谓“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论已经黯然失色了。谁仍然相信“你为人民做一点好事,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你”,多半是会失望的。鲁迅为他所见的人民群众的冷漠自私的表现痛心疾首,极力批判“国民劣根性”,他的小说《药》描写了民众对革命青年夏瑜满腔的救国救民热情不感兴趣,只关心怎样赶紧利用他受刑的鲜血制作治病用的人血馒头。检核往古,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古人很多,但留在民间记忆中的非常有限,而有的古人之所以留在民间记忆中,却未必是因为对人民做了什么好事。明白了这些,当

7、然令人扫兴,但我们也不必气馁;真心作好事,本来就无须想着人家记不记住。应该明白,华夏民间信仰习俗中,形成祭祀的主要标准不是德性,而是所谓“灵验”。其实,“上古初级宗教的神灵祭祀都起于灵验错觉,待到世界各大高级宗教兴起后,一般都贬低甚至否定世俗性的灵验标准,转而服膺于终极的标准。可是华夏文化坚持天人合一的观6念,民间信仰习俗中的灵验原则特别根深蒂固。”民间崇拜的鬼灵,并不一定是因为其原型的功德,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