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16527
大小:113.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中学物理极值问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物理极值问题的研究中学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活跃话题。本文通过例题归纳综合出极值问题的四种主要解法。一、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函数,当时,y有极值,若a>0,为极小值,若a<0,为极大值。例1试证明在非弹性碰撞中,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粘合在一起)动能损失最大。设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为,速度为。第二个物体的质量为,速度为。碰撞以后的速度分别为和。假使这四个速度都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如果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粘合在一起,(1)则变为,即(2)现在就是要证明,在满足(1)式的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情况是(2)式。碰撞中动能损失为Δ
2、Ek=((3)转变为数学问题:ΔEk为v的二次函数:由(1)得:v2ˊ=(4)将(4)代入(3)得:Ek=[]二次函数求极值,当v1ˊ=(5)时Ek有极大值。回到物理问题,将(5)代入(4)得v2ˊ=此两式表明,m1和m2碰后速度相等,即粘合在一起,此时动能损失(ΔEk)最大。一、由公式得当时,有极小值,若,此时极小值为2。同理,的极大值为。例2求弹性正碰中m1所传递给m2的动能最大或最小的条件。设一个质量为m1,动能为Ek的物体与一个质量为m2的不动的物体正碰,假定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试讨论m1传递给m2动能最大或最小的条件。设m1原来的速度为V1,碰撞后两物体的
3、速度分别为和,根据弹性正碰中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方程组:解此方程得:,m1传递给m2动能,即为m2获得的动能:。现在求的极值条件和极值。当m1=m2时有极小值2,所以当m1=m2时,有极大值,即m1传递给m2动能最大的条件是二者质量相等。此时m1的全部动能传递给m2,也就是说:碰撞之后=0,。这在物理学史上有一段趣闻,在成立不久的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例会上,一位工程师的表演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个质量相同的钢球A和B,分别吊在细绳上,静止时紧靠在一起,使A球偏开一个角度后放开,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撞上B球,碰撞后A球静止下来,B球摆到与A求原来高度几乎相等的高
4、度。惠斯通通过对此现象的研究和解释中确定了动能的定义。此问题可扩大到第二个物体原来不静止的情况。设m2碰前的速度为V2,则方程组变为:其解为:则,将的表达式代入此式,并且以Ek1代入,以代入,得:,当m1=m2时,因后项为零,前项取最大值,故取最大值。此时,m1把原来m2多的那部分动能全部传递给m2。一、三角函数求极值:三角函数,当时,取最小值0,当时,取最大值1,(在0到范围内),同理,时,取最大值1,时,取最小值0。例3在倾角=30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重量为200牛顿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所加的力至少要多大?方向如何
5、?设所加的外力F与斜面夹角为,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NFfG由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方程组:解此方程组,消去N,得:,因为为已知,故分子为定值,分母是变量为的三角函数,令其中,,即,当时,即时,取最大值,F最小值为,由于,即,所以将N,,,代入上式得:当时,F最小值为N,约为173N。四、导数法求极值:一般的函数,求一阶导数,令其为零时的值,即为取极值的条件;再求二阶导数,当时,若,则上述极值为极小值;若,则为极大值。例4在用滑线式电桥测电阻的实验中,触头在滑线中点附近平衡时,实验误差较小。RIgRxG证明:设滑线长为,触点一边长为,则另一
6、边长为。当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的计算式是:,求其全微分为:两边同除以,得:,这就是待测电阻的相对误差的表达式。因与滑线长度的读数误差无关,故此项不再考虑,将代入,并考虑到(同一尺上的读数误差),得上式中后两项之和(设为)为:,设的系数为,求R对的导数:=,当时,值为0,此时R有极值,再求二阶导数:=当时,大于0,故此时R有极小值,即说明滑动触头在中点平衡时,实验误差最小。除了上述四种基本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不等式求极值,也可以根据物理中的临界条件求极值,等等。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用求极值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首先要正确地分析物理过程,
7、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或物理图景,恰当地运用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正确地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才能用极值方法去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