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58059
大小:9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07
《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期中第一学期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反映出商代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商朝人崇信鬼神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答案】B【解析】题干并未体现天干地支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状况,排除A;以天干为名,体现商代君王对王权的自我神化,说明商朝统治中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C项反映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排除C项;题干主要反映商代君王对王权的自我神化,并未涉及经济与文化方
2、面的情况,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商朝时期政治的特点之一是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题干中以天干为名,体现了商代君王对王权的自我神化。2.《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A.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B.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C.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D.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答案】A【解析】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3、“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可以看出,以军功作为封赏的标准,打破了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分封制,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新的生产方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军功爵制的开端和商鞅变法有关,选项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时期地方制度仍以分封制为主,选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4、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实现最高权力转移的制度,而材料描述现象属奴隶社会时期,故A项错误;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与材料“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相符,故B项正确;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而非不同家族之间,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始于封建社会时期,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4.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
5、拥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儒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以“君王受命于天”作为的理论前提其目的为提供加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君主专制,没有体现出民本思想,故A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目的5.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促进
6、了政治的发展历程D.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答案】B【解析】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所以唐朝统治者面临如何挽救统治的问题。由材料“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说明科举制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排除A;科举制没有挽救唐王朝的灭亡,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应试的身份,排除D。点睛:政治制度的变迁要有材料找出变迁之所在,由材料找出变迁之原因。本题是例举科举制度的调整,调整的角度要结合材料“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材料容易判断选B。ACD不符合材料,排除。6.唐朝中期,学者杜佑在《通典》中说
7、:“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材料反映出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A.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B.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C.教化不修动摇封建秩序D.重农抑商阻碍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可知,反映的是政教风化的根本,在于使百姓丰衣足食,由此可知,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信息,B错误。教化不修显然不会动摇封建秩序,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7.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
8、南宋时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