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

ID:356371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27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_第1页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_第2页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_第3页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_第4页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探讨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会计07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11.08一、前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时全面地反映未来经济环境变化的公允价值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至今已取得了许多显著的研究成果,并逐渐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自1998年公允价值首次出现在具体会计准则中,便也成为了倍受瞩目的一个会计问题,人们开始讨论这样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是否适合在我国应用。

2、然而随之而来的许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造假案使得我国不得不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认真和谨慎的态度,在有些准则中甚至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在国际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己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如何运用方面,此时再选择回避公允价值的做法已明显不合时宜。2006年2月,财政部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增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也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国内学者通过对发达国家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借鉴及我国在有限范围内应用经验的总结,发表了

3、一些文献,加深了我国财会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认识并促进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进度。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则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浅议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中提到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被世界很多市场经济国家所推崇。(高晓慧,2010)此次研究,搜集了2006年到2010年的一些著作与期刊杂志中有关公允价值方面的研究文献。代表性有高晓慧《浅议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及发

4、展》;黄晓榕《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析》;龚光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选择问题》;蔡蓉《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与展望》等。从所搜集的文献来看,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计量方法;研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二、主体部分5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历史成本计量在物价变动环境中,既不能反映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一般物价变动,也不能反映计量对象的个别价值变动,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难以兼顾,特别是用传统的资产计价模式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时,一度被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俱失,这些都促使我国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2006年2

5、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在境内上市公司首先实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首次构建了与我国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故公允价值如何合理的确认与计量是我们面对的新的挑战。此次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十分谨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国情,作了审慎

6、的改进,不会再像1998年一样导致会计准则的滥用。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会计准则体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对接,也是我国会计事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对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针对公允价值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国内学者已有多篇规范性和实证性研究成果:(一)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计量方法的综述新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有21项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现阶段还是一个正待深入研究

7、的领域,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析》一文中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可靠性、相关性、时间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经济金融环境性等特性。5相对于资产的历史成本来说,目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若不能解决确定公允价值的难点,则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就不能保证。为了防止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的主观随意性,使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真正达到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必须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框架及会计准则,制定具体的预期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及折现率确定的准则以及详细规则,

8、以使对现金流量的预期目的明确、有章可循,容易操作、便于鉴定和责任追究。(黄晓榕,2006)《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选择问题》提出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有市场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