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ID:3562019

大小:3.10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7-11-22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_第3页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_第4页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口腔颌面外科 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牡丹江医学院口腔系孙昊量课程导入:上堂课主要内容:1.掌握舌、颊(长)神经麻醉范围、适应症、注射标志和方法。2.下牙槽、舌、颊神经注射标志和方法。3.颏神经、切牙神经标志和方法。4.掌握局麻并发症晕厥、中毒、过敏、注射区疼痛的原因、临表、防治原则。5.熟悉咬肌神经麻醉范围、适应症、注射标志和方法。6.了解颈丛神经注射标志、方法。本堂主要内容:1.掌握局麻并发症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的原因、临表、防治原则。2.熟悉局麻并发症暂时性面瘫、神经损伤、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

2、失明的原因、临表、防治原则。。3.熟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术后处理。4.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镇痛、镇静的常用方法、常用的镇痛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反应。(五)血肿﹡(hematoma)定义: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较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翼静脉丛临床表现:在黏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数日后,血肿处为黄绿色并缓慢吸收。防治原则:1.注射针尖不能有倒钩,注射时不要反复穿刺。2.出现血肿先冷敷酌情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3.48消失后局部热敷或理疗,可使血肿吸收消散。(六)感染﹡病因:1.注射针被污染,2.局部

3、或麻药消毒不严,3.注射针穿过感染灶,4.引起颞下、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等感染。临床表现:一般在注射后1~5d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甚至有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偶尔引起全身症状。咽旁间隙感染防治原则1.注射器械及注射区的消毒一定要严格。2.注射时防止注射针的污染和避免穿过或直接在炎症区注射。3.已发生感染者应按炎症的治疗原则处理。(七)注射针折断﹡(needlebreakage)病因:1.注射针的质量差,锈蚀,缺乏弹性等。2.阻滞麻醉时,常因进针较深,注射针刺入组织后骤然移动。3.操作不当,使针过度弯曲而折断。4

4、.注射针刺入韧带、骨孔、骨管时用力不当,或病人躁动等均可使针折断。防治原则:1.勿用有问题的注射针。2.注射时,至少应有1cm长度保留在组织之外,不应使注射针全部刺入。3.改变注射方向时不可过度弯曲注射针,在有阻力时不应强力推进。治疗:1.如发生断针,立即嘱病人保持张口状态,不要作下颌骨运动,若有部分针体露在组织外,可用有齿钳或镊挟取之;2.若针已完全进入组织内,可将另一针在同一部位刺入作标志;作X线定位摄片,确定断针位置后,再行手术取出。3.切勿盲目探查,以免使断针向深部移位,更加难于取出。(八)暂时性面瘫(t

5、ransientfacialnerveparalysis)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时,由于注射针偏向内后不能触及骨面,或偏上越过下颌切迹,而致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暂时性面瘫。暂时性面瘫偶见于咀嚼肌神经阻滞注射过浅。这种情况待麻醉药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即可恢复,故无需特殊处理。(九)神经损伤(nerveinjury)病因:1.注射针刺入神经。2.注入混有酒精的溶液。防治原则:1.轻者数日后即可恢复,无需治疗。2.凡出现术后麻木症状未自行恢复者,应早期给予积极处理,促进神经功能的完全恢复。可以采用针刺、

6、理疗,给予激素(损伤早期)、维生素B1、或B12等治疗。(十)暂时性牙关紧闭(trismus)1.发生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但比较罕见。2.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失去收缩与舒张的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因而出现牙关紧闭。3.除感染所致之牙关紧闭外,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大多在2~3h内自行恢复。牙关紧闭(十一)暂时性复视或失明1.可见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后,由于未回抽,推注的局麻药可逆行入眶,引起眼肌、视神经麻痹而出现暂时性复视或失明。2.这种并发症待局麻药作用那个消失后,眼运动和视力即可恢复。3.

7、推注局麻药前坚持回抽时预防这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十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1、颈交感神经综合征:眼裂变小、皮肤无汗等。2、声音嘶哑:3、全脊髓麻醉: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消失等。防治原则:掌握好注射标志和方法,不使麻药进入椎管。第二节全身麻醉概念简称全麻(generalanesthesia),是指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可逆性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同时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肌松弛的一种状态。一、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的特点特点:(一)麻醉与手术相互干扰。(二)维持气道畅通比较困难。(三)小儿、老年病

8、人比例高。(四)手术失血较多。(五)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二、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全麻方法(一)吸入麻醉1、吸入麻醉药:指挥发性麻醉药如乙醚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脑血液循环,抑制中枢神经所产生的麻醉效果。2、吸入麻醉的应用:用于维持全麻;较少用于全麻诱导。(二)静脉麻醉概念: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产生的全身麻醉。(三)全身麻醉的实施1.全麻的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