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ID:35608264

大小:346.2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31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年级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天然纤维、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人工制造的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铝硅酸盐材料D.为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KI【答案】C【解析】【详解】A、多糖中的淀粉或纤维素等、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二糖、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人工制造的分子筛

2、(一种具有均匀微孔结构的铝硅酸盐),具有较大表面积,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故C正确;D、“加碘食盐”是根据国家标准将碘酸钾(KIO3)与食盐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配制而成的,故D错误;故选C。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7.0g由丁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B.T℃时,1LpH=6的纯水中,含OH-的数目为10-8NAC.向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6gNO2气体,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1mo

3、lNa2O2与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A【解析】【详解】A.常温常压下,7.0由丁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CH2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0.5mol×2×NA=NA,故A正确;B、pH=6的纯水中c(H+)=10-6mol/L,而纯水显中性,故纯水中c(OH-)=10-6mol/L,则氢氧根的物质的量n=cV=10-6mol/L×1L=10-6mol,个数为10-6NA,故B错误;C.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导致分子个数减小,则容器中气体分子个数小于NA个,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SO2-

4、17-为1mol,1molNa2O2与1molSO2反应生成1mol硫酸钠,转移了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要注意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区别。3.己知HNO2在低温下较稳定,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且酸性:H2SO3>HNO2>CH3CO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H范围>7<7产物NO3-NO、N2O、N2中的一种A.碱性条件下,NaNO2与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lO-=N

5、O3-+Cl-B.向冷的NaNO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C.向冷的NaNO2溶液中通入SO2可得到HNO2D.低温时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区分HNO2溶液与Na2CO3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碱性条件下,NO2-的氧化产物为NO3-,则NaNO2与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ClO-═NO3-+Cl-,故A正确;B.HNO2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H2S被氧化为S,HNO2被还原为NO、N2O和N2中的一种,因此有淡黄色沉淀产生,故B正确;C.HNO2具有氧化性,SO2以还原性为主,酸性条件下,HNO2以氧化性为主,SO2被

6、氧化为SO42-,HNO2被还原为NO、N2O和N2中的一种,得不到HNO2,故C错误;D.低温时不用其它试剂区分HNO2溶液与Na2CO3溶液,若将HNO2滴加到Na2CO3溶液中,反应先是产生NaHCO3,再是产生CO2,现象是先不产生气体,后产生气体,而将Na2CO3滴加到HNO2溶液中,反应可以立即产生气体,所以可以区分,故D正确;故选C。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目的A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和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待测液中含有Ag+-17-B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水层几乎为无色苯与溴发生了化学反应C向稀硝酸与铜反应后的试管中(铜

7、片剩余)加入稀硫酸铜片完全溶解稀硫酸可以将铜片氧化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4+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白色沉淀不一定为氯化银,可能为硫酸钡,故A错误;B.溴水与苯不反应,发生萃取,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C.稀硝酸与过量铜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了硝酸铜,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又形成了硝酸,因此铜溶解,不是稀硫酸能够溶解铜,故C错误;D.因氨气易溶于水,如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则没有氨气逸出,应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故D正确;故选D。5.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