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ID:35605738

大小:11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31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针对学困生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引言: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很强的时代性。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活动、合作和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从“前台的演员”退居到“后台的导演”的位置,学生从“台下的观众”上升为“台上的演员”。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备课,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还要善于组织、灵活应变,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好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思想端正,积极主动的参与,全身心的投入,独立的思考,刻苦的钻研,在活动中探究、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已在各方面获得共识并取得一定进展。随着教改的进一步深入,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并最终取得教改的成功,上级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一致行动固然重要。我认为,更应该关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他们才是决定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衡量课

3、堂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而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能力和水平等发展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学困生的存在,他们的学习本来已经是很困难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模式去要求他们,教育他们,否则,这部分学生在这轮课改中不但不能得到发展,反而会更加边缘化,甚至成为教育的弃儿。《北京青年报》消息: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学困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学困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

4、问题孩子”。有统计,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明确指出:1.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2.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3.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

5、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可见,面向全体学生,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从教学中获益,是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和发展,是这轮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学困生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如何设计适合他们的有效课堂教学,也又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一.关于学困生1.学困生的定义在汤盛钦主编的《特殊教育概论》中,把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语言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视觉障碍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肢体和健康障碍学生、超常学生列入特殊教育对象。现在

6、我所指的学困生(学习困难生),是外延更小的,仅指可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通过师生改进教、学活动,可以获得学习的成功。这类学生在每个班级、每个学校都不在少数。尤其在非重点学校,这个比例会更高。2.学困生的特点第一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自我意识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其实能学但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即存在思想问题的学困生;第二类:学生在学习态度、意志力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能力被抑制,他们其实能学但是没有好好的学,即存在态度问题的学困生;第三类:学生学习动机、意志水平不低,想学,但知识积累障碍、缺乏基本学习技能,

7、学习能力差些,时间和精力都花了,学的很苦,但效果并不好,即存在能力问题的学困生;3.学困生的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分析。1)自身的原因。如适应能力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无学习目的;不良的认知风格,死记硬背;思考问题缺少深思熟虑,仅凭直觉等;不良的学习习惯,玩性大,坐不住;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拖拉;不懂不问,懒于思考;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不良的个性品质;学习上的连续失败造成的自卑心理等。2)外部环境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原因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长对子女的教养

8、方式、对子女的期望、家庭文化氛围等。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