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禅文化与诗歌的相互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禅文化与诗歌的相互影响专业:汉语言文学12第12页共12页摘要人们常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又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因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相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同化、变异,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佛教的诗化,而禅宗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诗化的过程,也因此禅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古典诗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本文将通过对禅文化的缘起与发展及思想特点的介绍,阐述禅文化对诗人的心态,对诗歌题材、语言、风格、内容等方面的渗透以及禅诗的创作,来浅析禅与诗的相融。关键词
2、禅文化:禅诗:诗人心态abstractPeopleoftensaythatChinaisthekingdomofpoetry.Andhesaid,zenisofChineseBuddhism.Thus,theIndianBuddhismwasintroducedintoChina,with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ishybrid,afterselection,eliminated,assimilation,mutation,thecourseofChinesegradually,toagreatextent,i
3、sreferstothebuddhistpoetic,andtheriseofzenBuddhisminChinawiththedevelopmentisverygoodreflectthispoeticprocess,andthereforezenculturebecomeanimportantpart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Chineseclassicalpoetryandinfluenceeachother,mutualfusion.Thispaperwillbethroughthebuddhistcul
4、tureoriginanddevelopment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thought,theauthorintroducesthementalityofthecultureofthezenpoetsandpoetryoftheme,language,style,content,andotheraspectsofthepenetrationandthecreationofthedeepmeditationpoem,authorsofthepoemtomeditationandharmony.KeywordsBudd
5、histculture:zenpoetry:thepoetmentality12第12页共12页目录摘要0关键词0一、序言1二、中国禅文化的兴起与发展11、缘起:拈花微笑与面壁九年12、发展:南顿北渐与五家七派23、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3三、中国禅诗的创作与流变31、禅风熏染下的诗人心态32、诗歌题材的山林化43、诗歌语言的通俗化5四、禅文化与禅诗的审美意蕴71、禅文化的哲理性72、诗歌的禅理性83、诗歌趣味的平淡化8五、结语10致谢词11参考文献:1212第12页共12页论禅文化与诗歌的相互影响一、序言宗教既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思想信仰,同
6、时又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佛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佛教在东汉时期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原有的道教和儒家的文化互相接触、交流、碰撞、包容、吸收、融合,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学领域,乃至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宗作为一个中国化的佛教,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禅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禅是宗教,诗是文学。诗人信奉佛禅或受佛禅影响,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等事实使诗歌充满了禅趣禅理,发人深
7、思,给人启迪;同时禅僧将晦涩的禅理以极富文学色彩的诗文来表达,既使禅宗禅理为世俗大众所接纳理会,也使禅诗更具文学魅力。金代杰出诗人元好问在《答俊书记学诗》里写下了“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的诗句,可谓是对禅文化与诗歌关系的精妙总结。二、中国禅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禅,是梵文“禅那”(Dhyana)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原是佛法修行的法门之一,以心系一境,进入定境为旨归。随着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禅文化在中国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缘起:拈花微笑与面壁九年中国禅文化的最早渊源,有着一个神秘的故
8、事传说。据《五灯会元》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