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ID:355919

大小:9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7-27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某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已由产品竞争转向了人才竞争,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由于企业内外部的原因和员工本身条件发生的改变,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员工流失率成为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虽然其机制灵活,有较大的经验自主性,但在这种优势下却隐藏着更大的人才流失问题。一般来说,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应在15%左右,然而,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了50%,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员工流失已

2、严重影响到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美国,各种组织中人才流动的频率都是非常高的,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平均每人一生要流动12次。由此可见,人才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了制约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大强有力的因素。因而对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问题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人才市场建设研究1.国内人才市场建设研究刘瑞雪(2009)认为,人才市场是个特殊市场,是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是“集市型”市场与“信息型”市场的共同体。作为经营特殊商品的场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场所规模与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要有相互兼容性,场所区位的选择要有文化性,场所内部结

3、构的布局要有功能性。孙建、王建超(2007)从人才市场功能建设出发,提出我国的人才市场建设必须从“场所”走向“关系”,即由以提供平台为主的现场招聘会转向以促进企业和人才信息沟通的关系网络建设。这种“关系网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成为企业的招聘顾问,要充当人才的职业设计顾问,要成为人才价值的客观标准,要成为人才信用水平的客观评价。杜红旗(2007)在人才市场经营组织建设上提出要搞好人才市场的公共性服务和人才市场的经营性服务,对于公共性人才市场的公共性服务要强化社会效益观念,淡化经济利益,坚持有限成本收费,逐步实现无偿服务、非盈利运行;建立公益性交流平台,提供公益性、

4、权威性的人才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为供求双方和全社会服务。对于经营性人才服务市场,要进一步发展高级人才猎头服务,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才个性化服务,用人单位委托的相关人事人才服务。刘东(2007)从人才市场法规建设出发,提出要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的法规,规范人才市场主体行为的法规,如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聘用、辞退的有关法规,保障应聘者权益的法规,保障和监督人才市场正常运行的法规,如“人事档案管理办法”、“人事代理规定”等。通过法规的调节、引导作用,促进人才市场的发展。2.国际人才市场建设研究汪怿(2007)指出国际人才市场是人才市场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市场主体、交易环境、运行

5、方式等要素超越了一国边界而不限于一个国家空间范畴内部的时候,这样的人才市场即变成了国际人才市场。他认为要建立基于国际标准的人才市场体系,抓紧建设服务齐全、运作高效、管理规范、符合市场运转规则的国际人才市场,完善人才配置、信息、薪酬、培训、交流、评价、人事代理服务等功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联结海外人才与用人单位,使海外人才找到适合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知识、能力,体现自身价值;要完善人才市场机制,提高市场运作水平,提高市场规范化水平,提高从业人员能力。李宽(2006)认为国际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必须要有较先进的科技水平,首先要有较先进的网络系统,其次在国外要有较成熟和可信度较高的中

6、介机构或公司作依托,再次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并收取企业的中介费。总之,加快国际人才市场的建设,需要打破体制性障碍,整合内部管理体制,理顺外部关系,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建立国际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形成高效快捷周到的服务体制。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国内人才市场和国际人才市场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人才流动模型研究汪秋菊、曲盛恩(2006)和李小娟(2008)认为,人才流动主要是人才个体和其所服务的组织联合决策的结果。他们联合个体决策和组织决策,得到了人员流动决策模型,模型如图1:个体流动决策不流动决策流动决策组合1:人员流动组

7、合2:人员不流动组合3:人员不流动组合4:人员不流动组织不流动决策图1人员决策模型该模型说明:只有在组合1的情况下,即人员流动对个体来讲,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并且对组织来讲,人员使用收益大于人员使用成本,人员流动才能实现。而在其他组合中,人员流动均无法实现。组合2,人员使用收益大于人才使用成本,但人员流动收益小于人员流动成本,因此,人员有流动的机会,但无流动的意愿。组合3,人员流动收益大于人员流动成本,但人员使用收益小于人员使用成本,因此,人员有流动意愿,但无流动机会。谢俊红(2008)也在基于伊兰伯格成本——收益的员工流动决策模型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