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

ID:35588987

大小: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30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谈张爱玲的《金锁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直至今日,她的作品还在被世人不断地改编、拍摄。她,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的身世“传奇”,作品流传也甚为广泛,其对社会、人性,特别是通过女性婚姻这个角度所阐述的独特的见解,令读者叹为观止。因此,张爱玲也被誉为是“旷世才女”。四十年代初,张爱玲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

2、、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还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有人说张爱玲的作品就像是从旧箱子里翻出来的散发着樟脑味的锦缎旗袍,它的陈旧和奢华如此对立又融通地并列着,或许也正是她编织的那个精致的海上繁华梦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张爱玲一生创作众多,其电影创作不及小说,长篇小说又不及中短篇小说创作,但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被视为其代表作的中篇小说《金锁记》却备受青睐,作为张爱玲年轻时代的小说代表作,《金锁记》有“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之称。此文,我将就这部小说作以浅显的谈论,主要从作品

3、的人物形象、情感、悲剧意味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在于使读者能更进一步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需表达的情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把握作品。一、《金锁记》的地位和影响张爱玲的《金锁记》在四十年代震惊文坛,被视为张爱玲的成名之作。对于它的影响,著名翻译家、评论家傅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这样说道:“10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它是一个最圆满肯定的答复。情欲的作用很少象在这件作品里那么重要。”他在对七巧性格的主客观因素作了分析之后,指出了作品的三个基本特色。第一是心理分析的精妙。“她用暗示把动作

4、言语和心理打成一片。”第二是省略法的运用。第三是风格特点,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新旧文字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已是恰到好处,仿佛这利落痛快的文章是天造地设的一般…… 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固是作者风格的特色,但在完成整个作品上,从没象在这篇里那样地尽快妙用。”[2]傅雷在文章中对《金锁记》评价颇高:“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典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除傅雷外,还有许多评论家或多或少地对张爱玲及其作品进行了评价,如著名女性文学

5、研究者潭正壁先生,袁昌硕教授,苏青等人均发表过各自的言论。在单篇分析中,以论《金锁记》最多。其中以朱家宏的文章较为深透。在讨论七巧性格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同时,着重剖析了七巧变态人格的三个层次:性变态心理、仇恨与嫉妒心理、寡居者的“护犊”心理。前两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均有所涉及,第三点则是朱家宏文章中的独特见解。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金锁记》在张爱玲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内许多学者文人借助于对《金锁记》的研究,深入探究张爱玲及其创作特点;海外的许多学者也将《金锁记》视为是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所以,张爱

6、玲的《金锁记》也被称为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以上都足以说明了《金锁记》这部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及对后世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二、《金锁记》的作者张爱玲,原名张瑛。生于1920年9月30日,卒于1995年,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终年75岁。张爱玲生于一个末落的封建贵族家庭。其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到她父母这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10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张爱玲的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而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因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

7、爱玲从小就会背诵唐诗,也正是由于这古典文学的启蒙,使她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与此同时,因受母亲的影响,她的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又都是西洋化的。在其父娶了姨太太后,其母冲出封建家庭的束缚,与其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母爱后,仍承受着旧的封建家庭的污浊。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1938年,张爱玲虽然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而无法前往。1939年秋,张爱玲得到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的机会,然而,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大学停办,

8、张爱玲未能毕业就与其终生好友炎樱同船返回上海。后来,张爱玲又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但未被录取。为了生活的自立,张爱玲只得为一些英文杂志撰稿,以谋取生活的费用。1943年和1944年,是张爱玲一生中重要的两年。在这两年中,她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从此,便一发而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