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71785
大小:9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6*黄河颂(光未然)7最后一课(都德)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木兰诗 6、《黄河颂》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地位和作用:本课歌颂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热爱黄河、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主题。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歌,感情强烈,气势磅礴,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⑴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理解
2、各部分意思。 ⑵ 能力目标:在反复朗读中提高朗诵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⑶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说重点和难点: ⑴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⑵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二、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 ⑴ 朗读教学法:本文是一首现代抒情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形象,语言浅显,情绪慷慨激昂。学习本诗,朗读是关键,诗歌内涵的把握、主旨的理解和学生情感的体验均可以在朗读中形成。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这既是诗歌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习诗歌、鉴赏
3、诗歌能力的有效途径。 ⑵ 学科交叉法: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等历史背景,本文又是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还有黄河有关知识等,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应进行学科资源的整合,充分为教学服务。 ⑶ 讨论分析法:对黄河精神的理解,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行驶,先分组进行讨论,再交流各自的理解。2、说学法: ⑴ 在课堂中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⑵ 尝试上网搜索、整理各种信息资料(如:黄河的知识,黄河的文明)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4、性。 3、说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提供形象直观的黄河图片资料和震撼人心的《黄河颂》等光碟,增加课堂容量,创设课堂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三、说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 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称为什么吗? (生答: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不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吗?(生答: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所以应该是黄河两岸。)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黄河的照片和录像)13早在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5、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热情的风度,博大宽广的胸怀,奋进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体会和吟诵一首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2、话说黄河历史: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现在,让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来“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学生回答: ⑴ 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全长、流经省份等。 ⑵ 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开封等都是古代中国
6、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⑶ 黄河名胜古迹:西安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开封的铁塔、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建筑,宏伟壮观、技艺高超、造型优美,不仅当时举世罕见,也是当今世界之奇作珍品。 ⑷ 引资料谈黄河带给我们的灾难和痛苦,如:黄河决堤、泥沙淤积等。3、吟读黄河颂歌: ⑴ 古代有歌颂黄河的古诗名句: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⑵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伟
7、大的血脉和精神。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中华儿女,向着黄河唱出颂歌。 ⑶ 先由老师配乐范读全诗,请同学将听到的语气、重音标注在书上。听完后,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说应该怎样读。 ⑷ 学生讲语言、重音,并试读喜欢的诗句。教师及时鼓励。 ⑸ 分三个小组朗读“养育”、“保卫”、“激励”三个层次,比一比,哪组读得最好。 (学生当评委,并作点评,教师小结) ⑹ 由老师读朗诵词,同学们读歌词。 (师生联读,配上音乐)4、探究黄河精神: ⑴ 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
8、,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 (屏幕出示问题) ① 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②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③ 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吗? (学生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