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

ID:35567251

大小:31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9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埇桥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60分)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所代表的字母写在第二卷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徐州地区在下列日期中,白昼最长的是A.l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答案】C【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的白昼最长。【详解】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的白昼最长,徐州地区在下列日期中,距夏至日最近的是7月1日,白昼最长的是7月1日,C对。其它选项日期白昼时间较短,A、B、D错。2.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

2、生偏转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地球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作用不明显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北岸较长江南岸侵蚀严重C.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任何偏移D.在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向西偏【答案】C【解析】17.试题分析:虽然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对气流、水流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偏移(除赤道地区);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南岸较长江北岸侵蚀严重;在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向东偏,故选C。【考点定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3.下列哪个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A.三角洲B.河漫滩平原C.冲积平原D.河谷【答案】D【解析】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其他三个的形成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

3、用。-14-4.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极地附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根据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在南北纬的60°附近,来自高纬的极地东风和来自低纬的盛行西风在此相遇,形成锋面,故本题选C。5.秘鲁附近海区水产丰富的原因是A.跟暖流给鱼类带来丰富饵料有关B.跟上升流为浮游生物带来养料有关C.跟加利福尼亚寒流带来鱼类有关D.跟巴西暖流带来养料有关【答案】B【解析】【详解】秘鲁附近海区有秘鲁寒流经过,是上升流形成,水产丰富的原因跟上升流为浮游生物带来养料有关,B对。秘鲁沿岸没有暖流,

4、A、D错。加利福尼亚寒流在北半球,无关,C错。6.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质松软,在流水侵蚀搬运的作用下,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特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7.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答案】A【解析】【详解】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是因为近地面气流上升,才形成的低压带,

5、A-14-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由空气运动在高空集聚下沉形成,与冷空气无关,B错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C错误。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南信风带,D错误。【点睛】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的低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由空气运动在高空集聚下沉形成,与冷空气无关。8.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B.海洋水、冰川水C.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大气水【答案】A【解析】【分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详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A对。海洋水是咸水,B错。

6、冰川水、深层地下水、大气水难以利用,C、D错。9.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A.水分B.热量C.水热组合D.海陆分布【答案】B【解析】【详解】形成由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热量,B对。水分是由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的基础,A错。水热组合是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基础,C错。海陆分布不是基础因素,D错。10.亚欧大陆中纬自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的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沿纬线方向分布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答案】B【解析】【详解】亚欧大陆中纬自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的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

7、,其自然分异规律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B对。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是南北向更替,A错。沿纬线方向分布的地域分异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南北更替,C错。非地带性是局地小范围特征,D错。-14-【点睛】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自然带东西向更替。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是南北向更替,沿纬线方向延伸。11.造成温带阔叶林的景观和温带荒漠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影响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影响【答案】B【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