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ID:35555536

大小:2.1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8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4页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5页
资源描述:

《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南宁市邕宁区龙岗新区城市基础设施二期BT建设项目蒲兴大道市政道路工程交底时间分部工程蒲兴大道中桥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分项工程现浇箱梁交底内容:一、张拉前准备工作:(1)拆除底板障碍物,并解除箱梁支座限位器;(2)压砼试块,箱型梁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龄期达到7天以上,才允许进行张拉施工。(3)检查孔道内是否有异物,拉动钢束,如行动自如,说明无异物;如有异物,用高压水冲出。二、理论伸长量计算: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0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pk=1860M

2、pa,弹性模量Ep=1.95×103Mpa。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不相同的。2.3张拉设备:(1)张拉千斤顶选用: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1.5倍,且不小于1.2倍。本工程采用4套YCW400D-200及2套YCW150D型千斤顶进行张拉施工。(2)张拉油压表采用抗震型产品。(3)在使用中发现指针无油压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

3、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选用的油泵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5~2倍,油泵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5)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所有连接点、紫铜管的喇叭口或接口必须完好,并将螺母拧紧。(6)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校验使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①千斤顶油表校正期已达6个月;②张拉超过200次。(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③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④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三、施工工艺张拉前必须有主管工程技术员下达的油表读数

4、通知单,并将读数通知单按对应的油表油泵配套标定方案纸条粘贴在明显位置,便于观察。3.1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工序流程清孔→钢束调顺→拆除底板障碍物→清理锚垫板→安装工作锚及夹片→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千斤顶顶进油张拉→伸长值校核→持荷顶压→卸荷锚固→记录3.2张拉程序纵向:0→初应力(10%σcon)(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次应力50%σcon(持续2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倒顶→103%σcon(持续2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锚固→回油到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σcon为钢绞线控制应力。4.预应

5、力施工张拉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进行全程监控。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龄期给工程管理部,由技术员通知张拉,其内容包括:强度、弹性模量、龄期等,并将油表读数、设计张拉伸长值、持荷时间等向张拉班长交底。张拉前现场技术人员人员应仔细核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值及龄期符合要求并对张拉设备、工艺参数、以及张拉人员进行确认,张拉过程中对张拉应力、实测伸长值及静停时间进行监控,如出现问题,立即停止并认真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张拉。4.1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1)每次张拉前都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检查,确定是否按标定的标号配套使用。(2)张拉前,对梁体作全面检查,

6、如有缺陷,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张拉。(3)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是否已达设计要求:(4)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象。(5)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6)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7)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8)在两端钢绞线装上锚垫板,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钢绞线上,用Φ20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板孔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安装限位板。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板

7、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板接触密贴后,在千斤顶端用工具锚将钢绞线临时固定。4.2预施应力张拉4.2.1预应力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弹性模量不低于28天混凝土弹性模量的90%或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90%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先张拉腹板束,后张拉顶板束,钢束应对称张拉,由外向内进行张拉。腹板预施应力采用四台千斤顶左右对称,顶板采用两台千斤顶,两端同步进行张拉、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不同步率控制在10%以内,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张拉顺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顺序,对称进行。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即应力、伸长值,张拉过程中保持两端的伸长量相差不能超过10%,实际

8、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相差≤±6%,在σk作用下持荷时间5min。4.2.2钢绞线张拉(1)张拉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