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ID:35550808

大小:13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7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一部分: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积累文言字词。会翻译课文树立远大理想,争取学有所成。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学习建议这是韩愈提倡从师学习的一篇重要论文,文章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重要,有些语句的含义也比较难以理解,建议学习本课时采用以下方法:1.用一节课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章字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并在此基础上,归纳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掌握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2.理清文章结构

2、,逐句理解,熟读、逐段背诵,培养语感。3.在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就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再分析,做一些落实与巩固性的练习。旧知识铺垫:于的用法通常作介词: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16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

3、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7.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第一课时预习、梳理充分预习、熟读后完成下列内容1.作者及其作品荀子,名字,时期人,曾游学

4、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是先秦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的意思。所以题意是。2.注音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参省()()知()

5、明而行无过须臾()()跂()彰()舆()马生()非异跬()步骐骥()()驽马()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镂()螯()蛇鳝()163.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知明而行无过  君子生非异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文言实词(1)、君子:(2)、已:。(3)、中绳:(4)、輮:(5)、规:(6)、虽有槁暴: (7)、挺:(8)、金:(9)、就砺:(10)、参省乎己  (11)、须臾:(12)、跂:(13)、而见者远(14)、疾: (15)、假:(16)、舆:(17)、致:(18)、水:(19)、绝:(20)

6、、兴:(21)、跬:(22)、骐骥:(23)、用心一也:5.熟读课文,尝试背诵。6.翻译课文第一、二段。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一二段(诵读、自译、质疑、疏通)16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

7、相同?“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2.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然后试背,发现难点,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

8、以已”的意思?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16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