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ID:35550379

大小:18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7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_第1页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_第2页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_第3页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_第4页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整理分享将军山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成贵线站前工程施工图—隧道设计施工图;2、《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隧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2编制原则1、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2、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3、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

2、综合治水原则。4、结合将军山隧道的施工特点,本方案重点在反坡段排水上面。二、工程概况将军山隧道起讫里程D1K388+293~D1K390+325,全长2032m,为双线隧道,全隧为19.3‰的单面上坡。进口区段1132m顺坡施工,出口区段900m为反坡施工。隧道通过地区剥蚀、溶蚀低山缓坡,为左高右低的缓坡地形,地面高程为1500~1540m,隧道进出口穿越部位相对高差20~40m左右,出口为沟槽斜坡,自然坡度30~40度,少许灌木,出口为缓坡旱地。将军山隧道正常出水量为3725m3/d,最大出水量7449m3/d。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格栅)支

3、护,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并视地层、地质条件增加长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洞内支护衬砌结构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参考资料word文档整理分享三、反坡段排水方案由于反坡隧道,各种作业之间相互干扰大,这不仅对运输和通风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在富水区排水的难度也将加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是隧道反坡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反坡段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为此,根据在隧道的施工中总结的经验,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的影响,制定如下方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4、3.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3.2总体方案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仓容量按10min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

5、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3.3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的选定洞内反坡排水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将军山隧道的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和长距离集水坑(水仓)排水法适合该隧道。3.3.1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参考资料word文档整理分享对坡度较大隧道施工对排水电机扬程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采用集水坑反坡道排水方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一段的终点开挖集水坑,设抽水机一台,把积水抽至最后一段反坡,最后一个抽水机将积水排除洞外,采用接力的方式将水抽至洞外的污水沉淀处理池。如下图1所示:

6、图1小集水坑排水示意图集水坑间距离Lk(米)用下式计算:Lk=hk/(is+ik)式中hk——反坡水沟开挖最大深度,一般不超过0.7米;is——线路坡度;ik——水沟底坡度,不小于2‰。计算可知Lk=hk/(is+ik)=0.7/(0.0193+0.002)=32.86m,则将军山隧道反坡段900m,理论需至少设置27个小集水坑。而实际施工现场计划采用扬程150米的水泵,因此按照90米设置一道集水井共设置10道,能满足现场排水要求。3.3.2长距离集水坑(水仓)排水隔开较长距离开挖集水坑(水仓),设置泵站,开挖掌子面的积水设置临时集水坑汇水用临时水泵抽到最近的积水坑(水仓),再由水仓经主

7、抽水机排到洞外,如图2所示。参考资料word文档整理分享图2长距离集水坑排水示意图这种排水方法的优点是所需抽水机数量较少、固定,利于检查和维修,缺点是要安装较长的排水管,增加工时,且掌子面临时抽水机需要随掌子面的掘进而拆迁前进。在隧道较长、坡度较大、涌水量较大时采用。集水坑排水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在没有形成下一个固定的水仓和泵站前的排水,第二阶段为形成固定的水仓和泵站后的排水。第一阶段,在未形成下一个固定水仓、泵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