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ID:35550155

大小:2.06 MB

页数:196页

时间:2019-03-27

上传者:linlin921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1页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2页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3页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4页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一章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节美丽中国的内涵及实现途径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一、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美丽中国首重自然之美。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千万年来,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和相处中,由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历经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从畏惧自然到人定胜天,从无视自然到敬畏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几经位移,几度变迁,几番起伏,终于形成目前的全球性共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没有大自然庇佑,人类终将走向末路;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自然之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发现、崇敬的原生、本能的情感和判断。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所以,把自然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情感基石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的时代性阐释,更是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紧迫课题。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之上,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两者的统一。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美丽中国首先应该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山、湖泊、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平原、高原、丘陵、沼泽;美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动物植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霜雨雪,等等。大自然生机勃勃,阳光雨露恩泽万物,它们的天然原生态,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产空间集约髙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意味着生态要让人得到享受,意味着较高的生态文明水平,体现在人的生态价值观要进一步提升,并将生态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弘扬。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国要强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节能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是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青水秀却贫穷落后,而强大富裕但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生态文朋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为后人投资更多绿色资产,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旗帜和生态理想。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个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二、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形势下党的使命和宗旨的新要求。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自有美学以来,一直是美学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从来就关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精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美学的意义、美学的使命。生活本身是人类的生存、斗争、实践、创造,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创造着美,劳动创造着美。生活也培育、规范、形塑着人类的美感和审美判断。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向往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美是生活的灵魂。审美是人类生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没有美的享受,不能感受美的事物,缺少美好的情感,人类的生活就沦为动物式生存。人类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复杂、艰辛,也洋溢着崇高、悲壮、优雅的美学精神。追求与向往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和向往诗意的栖居,追求和向往生活的美。把生活的美提炼出来,升华出來,强化出来,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就会更加趋近美的生活。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既是客观世界的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也是主体实践之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然化,更是主体与客体的间性之美,是主客体统一于实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生活美的重要范畴。西方18世纪、19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美学,至20世纪、21世纪的环境美学,呈现出一个互动、关联、转型的趋向,其中突出的美学转向是: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日益从专注于自然环境,扩展到思考人类环境和受人类影响的环境,直至发展到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探讨。其中,曰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成为引人瞩目的审美或美学思潮。比如环境美学已经提出:让艺术回到生活,让生活艺术化,即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并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日常生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进入审美状态;生活事件也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生活的人也可以成为审美的人;如果人能够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走向生活世界,那么,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一样带给人审美的感受。德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使审美的象牙塔转变为大众的审美广场和公共的审美空间,使美学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转向,也标志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普遍提升,预示着一个新的审美时代和一个新的生活时代的到来。美的生活需要美的创造。生活的美既来自于历史的传承,更来自于新的生活创造和实践。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中国梦,昭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追求和目标,也是美丽中国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和目标。美的生活使美更加具有人性和人情。民生是美的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民主是美的生活的社会氛围与社会环境。美的生活使美更加趋向至真和至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尽善尽美。生活之美揭示的是社会之美。社会美是美学的重要法则和范畴。三、美丽中国体现着当代中国的艺术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艺术是文化的结晶和精神硕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国家、民族的精神标杆和形象代言。假如说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环境景观和我们的自然家园,那么优秀的艺术和温馨的文化就是美丽中国的艺术形象和我们的精神家园。假如说美好生活有赖于丰富的物质产品,那么它同时也必须有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才成其为美好生活。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新目标。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也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的光明图景及伟大使命,纳入到文艺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艺术美自美学诞生以来就是其核心命题。美与艺术紧密相联。艺术是美学长期关注与思考的对象,美学是艺术的哲学,艺术的思想结晶,艺术的深度解析和规律研究。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人类的审美趣味,发现了人类的审美感情,发现了人类的创造活力,发现了艺术的魅力与奥妙,发现了艺术想象的伟力和形象思维的意义,发现了艺术与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关联,发现了艺术与天才、群体、民族、国家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经由美学的解读与揭示,艺术美的生成、形成、发展、演化、特性、规律等一一呈现在思想的舞台上。尽管美学对艺术的定义、描述、思考歧义百出,流派纷呈,观念多样,但所有的美学观点都承认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艺术是美的重要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和呈现形态。尽管美学趣味千差万别,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学境界是可以被奉为人类高尚的审美境界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中华文明伟大传统、兼容优秀外来文化、充溢时代精神的中国艺术,以及它所展现的美丽中国的艺术风采,必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美学境象和美丽形象。一个民族只有能够不断创造伟大的艺术才是伟太的民族,才是令世界尊敬的民族。总之,美丽中国之美是全中国之美,是全民共享共创的美,是立体呈现的美,是有形景观与无形内秀相结合、相统一之美,是自然美、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美、艺术美相生相谐的大美,是大雅大俗之美,是中国形象之美,也是中国精神之美。四、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三个问题: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总体设计。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美丽中国首度进入十三五规划,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体现和试金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既相互促进,又存在一些矛盾。问题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行不行?不顾环境生态被破坏而只有纯粹的经济速度行不行?经济增速与环境生态如何兼顾是急需回答的问题。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和最优解决方案。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中,深层次反映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与落实经济转型的力度。经济增长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无法实现GDP和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不过,也不必过于在意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目标或高或低,而应通过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来赢取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更加重要。在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这一做法令人鼓舞,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也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同时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绿色增长,创新驱动增长,以此来维持经济增速。美丽中国进入十三五规划,接下来落实更加重要。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像过去重视经济类指标那样,重视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类指标,这样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第二节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协调自然生态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紧密相联,与之相应,要确立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的文明意识。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联。一、自然生态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人类生活的倚赖1.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一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带生态系统、外海带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生态资源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阳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軔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生态系统的特性⑴整体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是在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2)多样性。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自组织性。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构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4)复杂性。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自然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5)开放性。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杯境。(6)动态性。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詹奇指出: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2.生态平衡与生态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范围之内。要努力认识和掌握生态规律,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生态安全是针对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生态危机是我国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必须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化解生态风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生态安全。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生态优先的含义是:一切活动都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各个系统的运行要服从于生态系统不遭到破坏、以实现生态平衡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要研究中国不同类型地区生态演变的原因和机理、规律,找出导致不同地区生态变化的内在成因和主导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具体措施。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由于位于一条断裂带上,自然灾害频繁,洪水、泥石流肆虐,县城几次搬迁,曲山镇被列入2005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但在这次地震中被滑坡和泥石流埋葬,此前的努力灰飞烟灭!为此,人们必须警醒,更清楚地认识到所能为和不能为,不能跟自然界硬抗,而要想法规避自然灾害,选择宜居的地方建设家园,而不能跟自然界赌气,用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情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要发展生态科技体系,如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保护技术、生态农业组合技术、森林健康保育及综合管理技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技术、海洋监测技术与资源更新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与能源再生技术,等等。尽快建立起适应生态治理要求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恶劣地区的生态系统条件。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潘岳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维护和保障生态安全,最根本的是要唤醒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确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在满足人、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才能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平衡,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生态文明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人类才可能有光明的前景。人类必须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尊重生态,尊重自然,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①潘岳:《关于环境问题的若干思考》,166页,北京,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6。10•二、社会生产对自然的开发和对人类生活的保障1•社会生产的起点社会生产是立足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品,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如果社会生产出了问题,人类生活就会陷于混乱之中。社会生产是一个复合系统,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种生产之间要保持相互协调、适应,形成一种有序运行的状态。广义的生产是指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过程。生产包括两大要素,即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资料、精神生产资料、人自身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西方经济学则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土地、劳动和资本。马克思说: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①实行这种结合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方式•.一种是实行这种结合的主体即劳动和技术的条件,只有通过劳动活动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社会生产的基础结构是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同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素质的结构关系;另一种是实行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条件,即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现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结合。自然的存在并不天然地就是资源,只有当它能被生产者利用时才是资源。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质料、能量和信息。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联,但并不等于经济。社会经济结构是使一定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时经济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2•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由于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技的不当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安全,出现了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急剧恶化,资源曰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环境立法不够健全、环保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执行不力,有的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利益或出政绩而袒护甚至纵容污染行为。生态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带来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甚至危及人的生存。当今社会生产引起的生态危机主要体现为:第一,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排放二氧化碳量仅次于美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已占空气二氧化碳污染负荷的50%。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现有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水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3的城市供水和大量的农业灌溉依靠地下水,但不少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有的形成漏斗,有的地区地下水已瀕于枯竭。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围垦、淤积,我国湖泊面积日渐减少,每年约有20个湖泊消失。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可以作为水源的河段仅占29.1%,劣五类水质河段占40.9%,只有38.1%的河段达到或好于地表水3类标准,1/3以上河段的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全国主要湖泊氮、磷污染较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流域(如海河、淮河、太湖、滇池)水污染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4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海洋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日渐衰退,部分海域成为海上沙漠。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垃圾、粪便处理率只有61.8%。垃圾成灾,特别是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未经无公害处理的垃圾集中堆放,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严重的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第二,资源、能源危机突出。据调查,我国目前95%的一次性能源和80%的工业原材料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造成资源、能源的_度消耗和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能源、矿产等重要战略资源日渐紧缺。如煤炭、石油、铝铁矿石和淡水、林木等日显短缺。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石油自给率将只有42%。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已近枯竭,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林草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一旦这些资源退化、枯竭,将危及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耕地的退化和减少,威胁着粮食供应安全。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耕地、草场、森林、水资源等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如果生物物种继续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危机也将为期不远。淡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经济基础就会随之衰退,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人们不满和社会动荡。第三,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是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在国际社会统筹解决。全球和国际环境问题,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国际公约的履约,对我国生态环境安•12•全和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长,持续的社会经济压力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巨大压力。一些大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跨海大桥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如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跨流域工程,对水系及自然资源的影响需要关注。对经济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化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的过程,它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发展模式。人们投入生产资料、消耗自然资源—再通过劳动创造产品4排放生产废弃物4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生产—再创造产品,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目的就是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量减至最小。循环经济强调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循环经济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节约和保护,即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与管理体系。在GDP的考评指标中,增加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等绿色内涵。生态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环境的切实保护。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就要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它适用于全部经济领域。实行生态经济,就要按照生态原则来筛选和改造现有的产业,如果不能改造的就坚决淘汰。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等。以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于被动的状态,因为污染严重,不得不控制污染;有些工业项目影响生态环境,不得不予以限制;生态资源、能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不得不加以保护。这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行为方式。必须转变观念,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转到积极的、主动、预先的、建设性方面,不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而更加强调对资源的积极利用。把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联系起来,通过技术的重组,使资源可持续地得到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前,人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大肆开采自然资源,蹂躏自然,自然界也给了人类毫不留情的报复!结果引起严重的生态危机,直至危及自己的生存。痛定思痛,人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迷阵,尊重自然规律,努力掌握自然的奥秘,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解。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倡导有机整体观,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大系统,资源与环境问题必•13•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须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须建立公正、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人类生活对生态的影响和对社会生产的控制1•人与自然、社会共存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恩格斯早就发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1987年,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提议,所有人都拥有为了健康和幸福享受自然的权利。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人类拥有获得与自然调和的、健康的和生产生活的权利。人类参与到自然环境生成、改变或创造的过程中,打破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也给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变异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人类掠夺了许多自然资源,又生成了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不曾有过的物种,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毁灭和难以修复的结局。人类应当准确地认识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人类不应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消费者和管理者,是与自然共命运的利益攸关者。人类必须对社会生产予以控制,与自然生态相适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不能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文明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是同向同轨的,是同一个过程。全面发展的社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2•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关联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与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是一致的。所要实现的功能目标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活力,政治民主,法制完善,公平正义,经济发达,文化多样,诚信友爱,安定有序。y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7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这种统一是在人的实践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通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实现的积极的和谐,而不是通过回归自然而实现的消极的和谐,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后的和谐。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和人类社会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人类同自然的争斗导致生态危机;人类本身的争斗导致社会危机。通过残酷的现实,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省,认识到和谐、和解的可贵。和谐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共生共存、全方位的和谐。在相互关系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因而也有利于自身;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统一,因而也有损于自身。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导致生态危机,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恶化影响人类的健康。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源于生活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据环境保护部门监测,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已达130多种,长期生活在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下,人体会明显增加患病的几率。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全球有近1/4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很多传染病与生活环境改变密切相关。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必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不能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有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底色。绿色更代表了人民群众的①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研究》,14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和有力抓手,为我们党切实担当起新时期执政兴国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一、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发展,是着眼于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执政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生态美好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美好生择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薪新认知里,生态是否美好、能否尽享绿色,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环境事件引起的邻避效应和群体抗争行为多次出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地方秩序。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从2004年到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先后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要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确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种大生态系统的意识,必须统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防灾减灾,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绿色发展,就•16•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要求实现均衡、节约、低碳、循环、清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绿色生产、绿色经济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致力于提供少污染甚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产业,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经济学家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1989年)中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大部分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该与绿色新政、绿色工作相结合来讨论,也有基于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思想。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呼吁经济范式变革的意义上提出了绿色经济新理念,提出了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地球边界和自然极限;要求绿色经济在提高人造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的同时,要将投资从传统的消耗自然资本转向维护和扩展自然资本,要求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积累和提高有利于绿色经济的人力资本;将社会公平纳入绿色经济概念之中,强调每个人同等权利的享有自然资本。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17•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绿色环境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绿色富国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发展理念鲜明提出绿色富国的重•18•大命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道的科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富国,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综合来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绿色惠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绿色政治生态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习近平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19•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营造绿色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绿色生态也是生产力,绿色政治生态同样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急不得,等不得,要统筹推进,踏石留印的去落实,最终才能实现我们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绿色文化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要推动绿色文化繁荣发展,第一,要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习近平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第二,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用之无节,取之无时将后患无穷;第三,要树立绿色GDP文化,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习近平指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第四,要树立绿色法律文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努力破解环境污染难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树立绿色法律文化,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二、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20•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形成绿色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是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绿色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三个言简意赅的重要论断,对此作了生动阐释和系统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财富,凸显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形成绿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延伸和具体化,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影响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成效。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具体说来,应形成绿色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思考,着力解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形成绿色创新思维,用新方法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问题,克服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旧思维、老路子;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形成绿色法治思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绿色发展,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引领、规范、促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系统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把握,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避免顾此失彼、单兵突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践行力,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基础意义、关键作用。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这个应为,就是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坚持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21•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时时可做、处处可为。大到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产品,小到减少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使用,以至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都是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都是在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从我做起,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换来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就一定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三、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提出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被写入十八大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装点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M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包含美丽中国这一重要内容的中国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无论东部沿海省份,还是中西部地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如果说过去我们抓经济主要靠•22•^基础建设、发展产业、招商引资,那么今天追求绿色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做好关停并转、节能降耗的减法,学会生态修复与补偿的加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乘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阻力。无论是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还是深化改革、理顺能源资源定价机制,每一项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克服患得患失的利害权衡,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同时学会借助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平衡社会利益关切,构建环境公平正义。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以扎实的苦干和不懈的创新,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今天,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以同样的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定能逾越环境生态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我国应采取切实举措解决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的具体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是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构成的单向运动过程,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并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把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社会正在不断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道路。当前,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并不仅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实质更是对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一次大跨越。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k和能源资源压力,我国当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前,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能源结构。近年来,以太阳能为突出代表的新能源在我国快速发展,正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显示,二氧化碳三个重要来源中,比例最大的就是火电排放二氧化碳,占排放总量的41%。因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已•23•愈加突出,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是我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战略选择。(2)推广绿色建筑。在二氧化碳来源中,建筑排放占比达到27%,并且这一数据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还将继续增加。据统计,在我国城乡43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80%以上属于高能耗。发展低碳经济,建筑低碳节能是重要环节之一。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继续攀升。推进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发展,通过系统的节能设计,利用新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实现低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碳排放,显得十分紧迫。(1)转向低碳产业。特别是汽车产业要转型。在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中,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高,这一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也更加引人关注。近年来,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小型车消费崛起、节能环保车型的研发步伐加快,无不体现出社会对低碳的重视。然而,汽车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较量将是长期的,要努力实现向低碳的转型。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一、文明的界定2000多年前的《周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疏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文明也。《偾卦》说: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疏说: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周易•大有》中说: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尚书•舜典》中说:睿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尚书古文疏证》解释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为明。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种进步状态,与蒙昧相对;是一种文雅意味,与野蛮对照。梁启超在《文明之精神》中说: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孙中山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把当时由封建神权、习俗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称为civiliser,即公民化过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的文化气象称为civiliz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包含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意义,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有人按照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来划分文明:古代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中世纪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明黎明时期(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世纪到开始工业革命的公元1750年称为近代文明。西方文明通常被划分为四大主要时期•.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一1500年),近代文明(1500年一1900年),当代文明(1900年至今)。法国学者孔德提出,西方文明过去经历了两大阶段:宗教一军事阶段,即从有史记载到罗马帝国灭亡的阶段;形而上学一法律阶段,延续到了孔德所处的时代;而人类正在过渡到第三阶段。从社会形态划分,如原始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以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对文明进行分期,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二、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关于生态文明,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生态文明要求拋弃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26•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地位。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展现生态文明的辉煌。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所有这些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是髙于这几种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是在对传统文明破坏生态因而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和升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泰,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看到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恶果,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万物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依靠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追求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27•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然所允许的范围。只有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和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真正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人类文化和制度选择应该在保持自然生态和谐基础之上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限,人类自身也会陷入文化或制度的危机之中。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生态文明要求人的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伦理道德境界。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我党再次阐明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着力点,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到一个新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十个•28•任务目标之一,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论断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倶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维度,也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从生产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从生活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就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言,完备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即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生态文明本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状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29•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采纳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以上努力都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之阐述得更加系统和完整。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臝,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工业文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和谐。而工业文明社会中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否定和破坏,继而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失,一部分群体和社会间形成矛盾,整个社会就得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如果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企业进行选择的话,一定会选•30•择那些能够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投资或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提高对企业的要求和门檻,也会逐渐促进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使得人类能够实现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能够提高经济效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尊重自然是指人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顺应自然,从字面上看,顺应即顺从适应,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里的顺从适应并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化自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坚持尊重和维护自然与塑造美化自然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观念实际上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里早有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要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外物的无度占有。所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适度使用自然,不破坏自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我们当记取其积极的一面,摒弃其被动消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词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需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31•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系列讲话都描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概括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针对当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实问题提出,目的是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个层次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建设生态明,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好和坏的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生态文明状况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这种发展理念是在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向人本主义的真正复归,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想不谋而合。建设生态文明,以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思考核心,以塑造人的完整性和人的自我实现为价值理想,力图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在统一。在此意义上,建设生态•32•文明与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统一在一起,并且,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总体性的全面占有,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优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1: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33•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34•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必会实现更完善全面的发展。、(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继续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发展,还是另寻他路,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大家所接受。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35•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何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36•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规定较少,所以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在缺欠和滞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理念,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生i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法》,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联邦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洁的点点滴滴。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i只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确立和强化。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从根本上拋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尚需时日。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二、对策探讨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加快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重心要向基层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肩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破。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3•积极稳步推进环楝管理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加快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抓餐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深入开展。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孥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国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39•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生态文化、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40•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这就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2015年,我国多地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据2015年第一季度31省PM2.5浓度排名。大范围PM2.5的首次公开,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城市第一季度的PM2.5浓度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十,分别为103.3和99.2微克/立方米。在我国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X才外发布监测数据。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41•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轻重的环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利益无法分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只有在人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42•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节统筹解决人□问题一、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大挑战: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按目前生育水平预测,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5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二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出生缺陷率为4%~6%,每年新增80万~100万出生缺陷人口。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势必对今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目前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和8.4%,到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17.1%和12%,农村地区因青壮年外流而老龄化程度更高。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此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43•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未来十几年16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始终较大,总量在9亿以上,可能超过11亿,并呈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四是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进入加速阶段所决定的。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需要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五是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尤其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髙。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总之,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二、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有的地方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因而增多。(三)人口对能源环境及其气候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而)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人口均衡发展问题。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口居首,因为人口发展自身的状态以及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行为方式决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的多少、人类活动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生态环境的维系程度。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人口均衡型发展在生态文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人口问题,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不仅惠民生、促发展,而且打基础、立长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提升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新目标,也要上升到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从而使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紧密相联的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人口均衡是人口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口数量多了不均衡,少了也会不均衡,人口结构不合理更难均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缓解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人民群众也非常注重追求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均衡已成为描述新时期人口发展目标的最佳选择。人口均衡发展和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思路的提出,架起了一座人口发展通向科学发展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共同为实现生育文明、家庭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相对总体不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45•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但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正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更加自觉地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自觉把人口均衡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措施并加以落实,切实提高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要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均衡发展;要优化人口性别结构、人口老少比结构,促进人口结构的改善和均衡发展;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和均衡发展。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贡献与面临的形势我国一直以来坚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这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46•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和主要任务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应着力促进四个转变:1.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因此,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47•岁一64岁人口计算,2050年为8.7亿,比2000年还多2800万,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到1/10,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一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每年约有80万一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未来二三十年,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占总人口的22%。在农村,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X#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干部队伍•48•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1•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2.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3•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人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4.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大众传媒和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与互动,接受社会监督。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从世界范围内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来看,有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尽管历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要义就是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或自然与人的合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内丰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进步、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由于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不仅应该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际关系问题,而且要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他物种的繁荣。应当看到,生物本身具有进化的机制,因而导致旧的物种不断消失,新的物种不断形成,使生物的多样性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滥采乱捕和掠夺式的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单一化和一些生物的灭绝。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速度和强度超过了生物适应度的变化速度和强度,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活动成为世界上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关键因素。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确具有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充分权利,但是,人类为着自身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必须自觉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稳定性。其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平衡的生态系统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环境,而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强化生态补偿意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又反对极端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既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又不能把人类自身当作大自然的主宰,任意以人的需要名义来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始终是在对各种不和谐现象的斗争中发展的。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同时,由于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因而,应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一种根本的和长远的价值取向。我们既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正视目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遂步以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取代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生态高破坏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应当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严肃处罚违法行为;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髙人口素质等。与此同时,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全体国民的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一)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树立人和自然平等、共存于一个世界的观念,包括:(1)人•5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2)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3)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二)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日益扩大,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逐渐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其直接后果便是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虽然这场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态环境而言却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法国于20世纪初完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日本等也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尽管不同国家完成传统工业化的时间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经历了能源、矿产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过程。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时代,然而,当人们为之兴髙采烈的时候,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也接踵而来,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安全问题。面对这样的困境,现代西方的思想家和环保人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全球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绿色浪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180多个。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尖端科技发展水平等多项指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为自己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我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很脆弱,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惊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步上升为生态安全问题,并且在国土、水资源、生命健康和生物等四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为此必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维护生态安全。•52•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三节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獄。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倶增。(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资源相对不足。水、耕地、电、石油等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高、浪费大。例如,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比国际平均水平高5倍,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10倍。创造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1927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年新增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髙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现实状况非常严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的行动。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中强调统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急剧破坏。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白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人的生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逋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54•(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实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杜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的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不能建设友好环境,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将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这对于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建设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55•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基本要素中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都表现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发展既要有适当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政府的某些制度政策不当,为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这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发展,许多政策和制度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脱节;再比如,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区域、流域性污染总体调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形成了横向分部门管理、纵向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联性被部门界限、行政区界限、行政级别界限等人为因素割裂开来,协调工作很难。因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改革与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保障。当前工作的重点:(1)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尽快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使其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的程度,改变资源、环境价格严重扭曲的现状。(2)转变政府职能,把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投入作为基本职责之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强度,解决生态环境在市场配置•56•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中的失灵问题。(3)大力加强制度创新,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整套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其中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被放在了优先位置,成为《纲要》提出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则成为《纲要》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修订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制定了《节水技术政策》等。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空间是绿色发展的载体,明确国土空间主体功能是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前提。十三五时期,要求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优化国上空间开发格局的根本途径,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至少包含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层面:(1)陆海层面。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从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构建协同共治、良性互动的陆海开发格局,促进陆域国土纵深开发,促进海洋强国建设。(2)区域层面。要树立均衡发展理念,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坚持以重点开发促进面上保护,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型国土开发格局,通过实施点轴集聚式开发,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通过扶持落后地区开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通过推进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城乡层面。要树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以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建设为龙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2)产业层面。要树立产业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基地布局,促进基础产业发展;推进各类园区集约、集中、集聚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力度,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功能层面。要树立国土开发主体功能理念,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推进国土整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2•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1)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我国国土空间很大,但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山地多、平原少,约60%的国土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和城市建设及耕作的土地仅有180多万平方千米。我国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国土空间的一半以上。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只能在有限的国土空间展开。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地区粗放利用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追求大广场、大马路、大场馆,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也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农民居住用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不断扩大,大量耕地被占用,出现了很多空心村。全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现在的18.26亿亩,已逼近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红线'今后十几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既要满足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经济发展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粮食安全而保护耕地,还要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因此,必须调整开发思路,确立集约发展的理念,加倍珍惜土地,向空中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高效利用国土空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各项政策的配合,户籍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住房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都应根据这一方针进行调整。(2)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沿海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支撑了全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出现了人口与产业非协同集聚的问题。•58•从全国范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围看,我国经济总量和产业活动不断向东部集中,而人口分布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远低于其人口份额。城市群在大规模集聚产业的同时,并没有起到同比例大规模集聚人口的作用,由此导致了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严重背离。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6%,而人口仅占全国的12.6%,二者之比是2.86:1。而国外的城市群经济总量虽占全国的比重较高,但其人口比重也很高。如美国波士顿城市群的GDP占20%,人口占全国的17%,二者之比只有1.18:1。在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总量和经济比重的均衡是很难做到的,但通过劳动力转移、人口的流动,使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与人口集中相同步,就能够使各地区人均GDP差距缩小,使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大致相同,经济要素的集中不至于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1)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在区域发展上各国均强调均衡发展和分散发展,认为集聚是茵家和地区发展中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集聚是世界多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正面效应的地理现象。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提出: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当经济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增长时,生产也随之日趋集中,那些距离大型市场较近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也较快。,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削弱市场竞争力。旨在降低区际生产与生活水平不平衡的政策很多,但效果往往不佳。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往往能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在实现生产集中的同时,促进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趋同。改革开放后,我国也有集中发展的趋势。沿海地区的发展既有战略与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向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自动聚集的原因。集中发展并非仅仅是向沿海地区或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创造了条件,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大城市和城市群。应促进经济要素向发展轴和城市群集中。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可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在大型综合交通走廊形成新的经济发展轴,在交通最为发达的区域形成新的城市群。(2)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我国国土面积很大,但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西部地区虽有像成渝、关中等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生态环境很好的地区,但多数地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人口稀少,或高山连绵,或戈壁荒漠。所以,应因地制宜,不同发展条件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发展,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不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强保护,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维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功能。应在经济发达的产业和人口密集地区采用网络式开发,加快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交通体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在经济欠发达的人口较密集•59•地区采用点轴式开发,吸引产业和人口向交通沿线聚集,发展交通沿线的城市和城镇,打造发展轴和经济带。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在人口稀疏、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采用据点式开发,集中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吸引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并且逐步构建比较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二级城市和小城镇,使小城镇成为周边农村及边远地区农牧民的服务基地。对生态脆弱地区加强保护,减少人类活动。要通过人口转移,逐步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减轻生态压力,增强其生态服务功能,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途径弥补其发展机会损失。(1)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一发展轴一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遵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空间结构的有机组织性,由一盘散沙、无序开发变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重大任务。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发展成为大都市,在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下形成都市圈,都市圈与城市圈的共同作用形成城市群。未来,我国将形成若干具有一定滅市数量,并有若干大都市,城市之间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有可能形成若干世界级的城市群。当然,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长期过程,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发展成为大都市,并非所有的地区都能够发展成为城市群,城市群的形成依赖于所在区域的客观条件及其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加快中心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使经济要素向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聚集,以线穿点,以点带面,就能使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影响的范围更大,继而覆盖到全国。目前,我国沿海发展轴、长江发展轴、陇海兰新发展轴、京广京哈发展轴已经成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轴线,未来,沿包头至昆明一线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发展轴。为了巩固国防,发展边疆经济,和周边国家加强睦邻友好关系,应着力打造沿边经济带。随着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区雏形已经显现。依托城市群和发展轴形成的经济区将成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最重要的子系统。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这种空间组织模式,不仅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空间上集聚成点、发挥集聚效果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人口大流动、资源大调动的局面,达到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高效、集约、可持续的效果。(五)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十三五时期,必须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坚持节约优先、集约利用、循环发展、市场配置、创新引领,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利用。争取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3%、15%、和18%。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60•1•从价计征促进资源节约使用新中国成立到1984年,我国没有资源税费制度。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开始征收资源税,当时税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采取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1984到1986年主要采取累进税率,以销售收入为税基,以销售利润率为累进依据,后改为从量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定额方法征收。1994年我国对资源税进行调整。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列入征税范围的有7个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不管企业是否赢利,普遍征收,采取从量定额税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行资源税税制存在与经济发展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资源产品,特别是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现有资源税税额标准已明显偏低,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6月1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新疆启动,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等7个税目大类,均按量规定定额税负计征,如原油的资源税税额为每吨14元至30元。在从量定额征税方式下,资源税税额标准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资源税属于地方税,由于资源税税负较低,地方所获受益不明显等。新疆有着丰富的油气等矿产资源。为了加快推动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变当地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中央决定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中央的这项决定既是对新疆的特殊支持,也是促进全国资源税改革从酝酿走向实施的一个突破口,选择在新疆试点有利于为资源税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经验和借鉴。此项措施出台后,资源税带来的新增财力将重点用于改善当地民生,惠及新疆各族群众。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二是为了鼓励一些低品位和难采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三是为便于征管,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2•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创造资源节约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建立资源节约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式。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并辅之以产业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资源节约的基本途径。第一,完善动力机制。技术创新对于资源高效利用起决定性作用,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鼓励、支持•6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力度,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公平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应健全破产制度,通过市场淘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尽快改变过剩产能长期难以压缩的局面,促进高效企业发展。第二,完善协调机制。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第三,完善约束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明确规定资源节约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明晰产权,促进市场主体自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信用体系,使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节约交易成本。及时披露企业的资源耗费信息,加强社会监督。第四,完善补充机制。补充机制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宏观调控应以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产品标准具有强制约束力,对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耗费具有重大影响。首先,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应进一步梳理和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向世界先进标准看齐,以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产品维修成本。用产品质量标准引导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以降低资源耗费水平。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提高缺陷产品的赔偿标准,调动消费者监督产品质量的积极性。其次,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通过建立严格的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控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耗费和污染物排放;促进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再次,规范产品的外观标准。尽量缩小产品的体积,便于包装和运输。产品的包装应以保护使用价值为目的,严格限制豪华包装,坚决禁止虚假包装。形成节俭的消费风尚。道德风尚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非正式制度。节俭的消费风尚能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式。应倡导文明消费,尽可能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实行一次性产品有偿使用制度,可对部分一次性产品征收环保税;倡导耐用消费品理性更新换代,减少浪费;倡导交换或捐赠闲置物品,变自己的无用之物为他人的有用之物;大力宣传节水、节电、节油的知识和操作技巧,形成良好的资源性产品消费习惯;倡导文明、节约消费公共产品。应倡导健康消费风尚,鼓励健身消费,引导健康休闲,宣传科学饮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既提髙人们的健康水平,又减少医疗资源耗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调动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人们确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和对环境友好的价值理念,并以此指导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我们要统筹规划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抓住重点,重在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地、碧水青山。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四章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这是党和国家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确保生态环境底线不被逾越,用制度保护环境,从根本上推动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推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重大决策。第一节生态保护与修复一、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保护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生态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生态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明确提出这一限度,使大家认识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否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没有一个清洁的生态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第一,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第二,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63•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来越高,如果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第三,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精密的产品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生态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生态环境污染的远期影响,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过胎盘危及胎儿,以及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这不只是第二代、第三代的问题,严重时可能使人类的质量退化,贻害子孙后代,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自然资源的破坏,有的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有的则难以逆转。据统计,约有110多种兽类、130多种鸟类已灭绝,其中有1/3是19世纪以前灭绝的,1/3是19世纪绝种的,1/3是近50年来被消灭掉的。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000种植物、1000多种脊椎动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尽管人类正在采取许多局部性保护措施,但一些珍贵动植物还在继续走向灭绝,因为人类活动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响远远胜过局部保护性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例如,有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大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使冬季人的死亡率显著增加。近来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首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给首都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从水体来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已成为影响生产发展的严重问题。此外,噪声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很严重。如湖北江汉湖群,素有千湖之称,现在湖群已由原来的1000多个减少到300多个。长江上游因植被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冲入长江的泥沙达6亿多吨。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调整过来的。这样来分析问题,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生产部门的领导者和广大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都要既有生产观点,又要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也要促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二、全国生态保护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3.1%、3.6%、5.8%、10.9%,十二五减据卩目标超额完成,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64•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劣V类断面比例大幅减少,这也为全球环境的改善作出积极贡献。总体来看,我国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切实加强,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同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人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切实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推进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种、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强化保护。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等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将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与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问题相结合,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更加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政府引导,协力推进。坚持政府引导,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探索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环境保护。(三)主要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三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指标2015年2020年年均增速[累积]属性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亿亩)18.6518.65[〇]约束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3256]约束性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3]约束性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续表指标2015年2020年年均增速[累积]属性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约束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215[3]约束性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约束性森林发展森林覆盖率(%)21.6623.04[1.38]约束性约束蓄积量(做方米)151165[14]空气质量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6.7>80约束性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18]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m类水体比例(%)66>70约束性劣V类水体比例(%)9.7<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10]约束性氨氮[10]二氧化硫[15]氮氧化物[15]①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绝对数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②□内为五年累计数。③PM2.5未达指标年均值超过35微克/立方米。四、生态修复及其形式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森林砍伐要再种植,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自然生态索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一)生态修复前瞻《2013-2017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全国113108座矿山中,采空区面积约为134.9万公顷,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238.3万公顷,植被破坏严重。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不良影响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以保护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20%增加到23%,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的目标。有关部门已开始重点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国土整治工作,其中生态修复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府、大型矿、水、油类企业。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朝阳行业,具有投资门檻较低、见效快、行业成本与收入波动性小、行业集中率低、税务审核机制宽松、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等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广大、资金投入有限的实际,其工程毛利也高于园林绿化行业。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矿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利水电等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由此产生的生态修复行业更有发展市场。目前我国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选择适宜的植物,构造种群和生态系统,实行土壤、植被与生物同步分级恢复,以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二)生态修复的三种形式1.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紐蝴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68•2•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一还原、吸附一解吸、沉淀_溶解等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更是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3.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丼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恥711、0〇1、取、&1>,放射性核素如(^、31*、11]»,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污染环境修复标准是指技术和法规所确定、确立的环境清洁水平,通过生态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第二节自然资源保护一、自然资源及其分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69•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各种自然资源的性质不相同。有的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各种矿产资源,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资源。有的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各种生物资源,如果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它们生长发育的环境不被破坏或污染,就能够不断地更新生长和繁殖。还有些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它们是能够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所以它们跟生物资源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必须了解自然资源的特性和它的发展规律。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主要是:(一)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地球表面上构成自然环境的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要素,对于资源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便会形成一定的资源环境。由于各种自然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使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们的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地区分布都是不均衡的。例如,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北方平原多,热量少,7jC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7jC分多;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强,西南湿润,光照少,垂直地域差异显著。严格说来,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环境;资源环境只有相似的地区,没有完全相同的地区。(二)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自然界是个统一体,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别是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如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热带雨林环境,以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内蒙古在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了温带草原环境,以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三)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地球上的土地面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数量,以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只有一定的数量;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应用现•70•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代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改良沼泽地、盐碱地,利用水域、滩涂发展养殖业,以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研究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以扩大水热资源利用的范围等。三、人类与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给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能源,它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可以说,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无论数量和品种都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例如,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交通、城市占地,造成耕地大量减少;由于过度砍伐,世界上的森林每年被毁掉上千万公顷,尤其是热带原始森林减少更快;由于人类用水量不断增长,如不采取有效的节水和净水措施,到21世纪,地球上将会出现严重的淡水危机。某些矿产资源因大量开采,也会出现枯竭现象。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对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如何节约、综合利用和寻找新的代替品的问题;对于可再生资源,则是如何保护和促进更新,以及如何充分地加以利用的问题。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固态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固体废弃物也称固体废弃物,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和泥状物质。按其来源不同,主要分为工业废弃物、矿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城市垃圾、放射性废弃物和传染性的废弃物等几大类。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主要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随着生产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日益复杂,排放量逐年增多。它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一大公害。一、固态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分类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指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村生活垃圾,根据生活水平服务不同,所产生的垃圾成分也有所不同,主要是废弃包装用品、厨余垃圾、废旧电池、金属等。主要成分因生活水平、质量和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而不同。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2•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来自工业部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工业生产中排人环境的废渣、粉尘和其他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堆积量大、成分复杂,性质也是多样的,而且许多都含有有毒成分,对环境污染很大,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〇3.危险固体废弃物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废弃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害性的废弃物。主要来源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中医院临床物,农村固体废弃物中喷洒的残佘农药,通常具有毒性、传染性、核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对其管理不当会引起人类身体损害和环境的重大污染。(二)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对土地的危害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产出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堆存量相当多,占用大量土地。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不包括矿业废弃物。大量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农田且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如平原地区由于开采煤矿而堆存的煤矸石成了一座座大山,选矿厂的尾矿堆满大大小小的山谷或平地,这些既破坏了当地地质历史长期形成的自然景观,又摧毁了植被森林、草地等,还破坏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固体废弃物的存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常常是群蝇乱舞,灰尘飞扬。大量有毒废弃物,在风化作用下,到处流失,其渗出液所含的有毒物质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使土壤遭到污染。一些病菌通过这些植物传染给人,危害人的健康。2.对大气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严重降低环境质量,它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1)干旱地区废渣在大风作用下粉尘飞扬,以北方地区的废石场、尾矿库、粉煤灰堆场等尤为严重。(2)废渣会产生有害气体,如煤矸石含有黄铁矿,自燃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和S02,焚烧塑料时会产生氯和其它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3.对水体的危害固体废弃物排入江河或在雨水的淋漓下,使金属离子、酸、碱、盐和有害成分进入水体,当水中污染物超过允许浓度时,就破坏了原有水体的用途,甚至危及原有的生态系统,对居民健康、工农业生产和鱼类、水生物等造成危害。如某铁合金厂堆存的•72•铬渣,数年后周围水体均遭到污染,使井水不能饮用,耕牛不能下田。某锑矿冶炼过程中排出的含砷烟尘,污染了井水,致使人中毒和死亡。有色金属冶炼厂的砷、锡、汞从废水中流失,危害非常严重。固体废弃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原则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控制,关键在于解决好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即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明确了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原则,以及危险废弃物的重点控制的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1.减量化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其实质是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量化是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优先措施。2.资源化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资源化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物质回收、物质转换、能量转换。3•无害化无害化是指将已产生暂时还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处理和处置,达到废弃物的消毒、解毒和稳定的目的,以降低并防止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四)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我国正面临经济髙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环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间题。据有关资料,我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利用而没有被利用的资源价值250多亿元。发达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了50%~80%,而我国只有30%,并且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国家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在长期对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量大,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也大,堆积量大,已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面的措施还不完善,而且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对于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及分类处理缺乏较强的认识。(五)建议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必须重视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并将其投入资源化、产业化,从废弃物的源头减少,然后在废弃物处理中回收利用其价值。只有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取得良好雌。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要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对固体废弃物危害的认识,最终促使每个单位、个人能自觉地减少及合法地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2•制定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整体规划遵循距固体废弃物产生源点较近且交通便利,远离人口密集居住区、历史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水源保护区的原则,确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规划,向区域型集中化方向发展。在规划建设方面,避免设施重复建设,应集中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资金建设技术设备较全面、处理处置水平高的大型固体废弃物处理场。3•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落后,尚没有一座正规的大型垃圾综合处理场。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要努力开发研究,使我国的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4•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发达国家一般都建有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日本、德国等国家对生活固体垃圾都实施分类回收制。法国采用最先进的电脑控制垃圾回收系统,法国还征收家庭垃圾税,以确保收集系统所需的经费。美国各个州都有关于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这些法律详细规定居民在处理生活垃圾时必须将可回收的纸、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和其它无法直接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分开,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值得我国借鉴。二、非固态环境污染防治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气体废弃物及其防治1.气体废弃物的种类气体废弃物从组成形式上看,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指直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S02,H2S,NO,NH3,CO,HF等;二次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的污染物,例如S03,N02,醛类、酮类、酸类等。从废弃物的形态上来看,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也称颗粒物,常用总悬浮颗粒物、飘尘、降尘表示;气体状态污染物简称为气态污染物。2.气体废弃物的特征(1)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气体废弃物的来源十分广泛,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要产生各种各样的气体废弃物,包括煤和油的燃烧、机动车排放、工厂废气,等等,同时,各种自然环境过程也要产生各种与人类产生的气体废弃物成分一致的各种气体,例如火山活动、森林火灾等。(2)空间层次性。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空气污染:放射性建筑材料的自然辐射所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中型空气污染: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宏观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如酸雨污染。(3)造成多种典型污染。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特别是使用燃料的区别,会形成不同的典型大气污染类型。比如煤烟型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3•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1)构筑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法规防线。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各地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要求,把握当前形势,加快制订一些政策、法规,把《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到实处。强化地方政府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责任,按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地方政府对削减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负责,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应当暂停审批。把大气环境质量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大规划相联系,充分考虑大气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大监控力度,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必须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严格禁止违法停止脱硫设施运行以及其他违法排放行为。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针对常见违法行为,明确并提高罚款金额,对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增加限期治理、限产限排、停产整顿、关闭、治安管理处罚以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手段,加大处罚力度,彻底扭转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2)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大气污染治理齐抓共管的局面。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这项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严格执法,严袼管理;建设部门要加强城市道路、供气、供热、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污能力;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做好项目规划、审批等工作。各部门加强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努力完成大气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3)落实减排目标,严格控制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大气污染,关键要抓重点。电力、冶炼、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以上,要重点削减上述三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要坚决关闭含硫量大于3%的高硫煤矿,用洁净煤技术逐步代替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煤炭使用技术。燃煤电厂脱硫是大气污染治理重中之重。统筹规划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地区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要开展氮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复合污染问题以及灰霾天气的治理,逐步开展对臭氧和PM2.5等指标的监测,建立光化学烟雾污染预警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加强航空、铁路、船舶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督管理。严格机动车新车准入制度,强制规定新车采用更高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大执法力度,污染严重机动车尽快淘汰。逐步提高油品质量标准,加强对车用燃料生产、进口、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管理。逐步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部门协调分工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车辆定型、生产、进口、使用全过程的污染监督管理。在全过程管理中,执行相应的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未达到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不准制造、销售、进口和使用。完善老旧车报废制度,对严重超标排放的车辆予以取缔,以提高在用车总体装备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依靠科技进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提高能源效率。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末端污染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禁止在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中使用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超过限期的,要坚决取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推广,尽快开发推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配套设备过关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重点领域包括煤炭洗选、脱除有机硫、工业型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的气化和液化、烟气脱硫、转炉炼钢收尘、焦炉烟气治理、陶瓷砖瓦窑黑烟治理等。'•76•改善能源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消费结构,要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步提高车用燃油质量和标号,使我国的汽油尽快向无铅化、高标号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开发各种可再生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二)水体废弃物的种类1.水体废弃物的种类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量)都可叫做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从化学角度分为四大类:(1)无机无毒物:酸、碱、一般无机盐、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2)无机有毒物:重金属、砷、氰化物、氟化物等;(1)有机无毒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2)有机有毒物:苯酚、多环芳烃、PCB、有机氯农药等。2•水体废气物的来源(1)按污染成因,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由于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管理方式,排放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一般固体物质小于1%,并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需氧有机物类、病原微生物类及洗涤剂。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2)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为物理性污染源(如热或放射性物质等)、化学性污染源(如无机物或有机物)、生物性污染源(如细菌或霉素)。(3)按分布和排放特性,分为点源、面源和扩散源。点源是指工矿企业、城市或社区的集中排放,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与点源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面源是指流域集水区和汇水盆地,污染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天然水体的途径,其主要污染物有氮、磷、农药和有机物等。扩散污染源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1.水体废弃物的特征与气体废弃物一样,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营养物质等在内的水体废弃物具有多种来源,成分复杂、排放量大的特点。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水污染与水资源、水灾害等的关联性高。人与水的关系可划分为水资源、水安全和水污染三个层面。水资源关系到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水灾害是威胁生产生活的主要灾害之一,水污染则是直接危害人群健康和水生态系统服务。1.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规,同时严格执法,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这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环境建设的最简单、最经济、最有力的手段。(2)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目前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灌入农田,直接危害粮食质量,污染农田、污染地下水,危害人们的饮水卫生和粮食安全,这种做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利用污水发展农田灌溉,确保粮食增产;另一方面又要保证饮水和粮食安全。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加大监控力度,科学适度地开展污水利用。目前,污水灌溉问题牵涉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为此,要全面协调及时进行污水灌溉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总体上保证污水灌区水土环境平衡,造福社会。(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国家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即城市工业污水采用各工业企业自行处理,居民生活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或预处理,并通过塘库调蓄处理,使土地生态处理及农、林、牧、植物生态处理结合起来,以尽可能节约用水量从而充分利用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同时,要建立健全污水灌溉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污水灌区水土环境指标体系及监测信息系统。(4)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是城市供水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的合理定价,逐步建立起激励节约用水和防治污染的价格形成机制。(5)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建设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时,在规划中应首先考虑采用分流制下水道系统,或采用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地区采用分流制的模式。现阶段在对居民集中小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中应相应建设分流制排水系统,以便进行有效的低成本污水处理。第四节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属性一、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78•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施,所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平,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向高度现代化国家迈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的在于打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速度比其他国家经历过的阶段更快,城镇化规模更大,发达国家两三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环境容量有限、资源承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同时,当前世界各国竞争已延伸到环境领域,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已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博弈的新焦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再造发展新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在生活资料得到基本满足和基本实现小康后,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需求更加迫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喝更放心、居住更舒心、生活更安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在于强化实现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支撑。环境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先进、可持久的生产力的基础。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治理起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不可逆转。实现现代化,绝不能透支子孙后代的环境。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近年来,环保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统筹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和城乡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培育壮大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二、环保公共服务概述环境产品提供是政府的职责,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作为准公共物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部分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从政府的性质出发,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二是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的不同表达;三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四是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相对较为广义、宽泛的一、二种观点,三、四种观点较为狭义,但有其特定的界定方法。在环保公共服务的内容中,所提供的诸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多有形的公共产品与无形的公共服务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而难以分割,如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运行中提供的服务与安全、清洁的饮用水、空气、环境等公共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又如环境监测设施等公共产品与企业排污监管、环境信息的公开等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此类特点,因此,xf于环保公共服务的内容的界定应采取较为广义和宽泛的界定方法。环保公共服务旨在为公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所必须的基本保障。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各类服务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环保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可以界定为环境监管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和环境应急服务。环境监管、环境治理与应急服务的效率和产出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投入以及硬件设施等的提供,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相关政策与配套制度的建设、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以及环境宣传教育中企业、社会环保意识与努力程度的提高。因此,为保证服务的有效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从政府履行环保责任的角度出发,对于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与内容的界定,需要将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所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都纳入其中。基于如上认识,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还应包括环境政策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教育服务。其中,环境政策服务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与标准的制定,为行政部门履行职能,以及为公民维护权益提供法律依据;环境信息服务旨在向公民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促进公众参与,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状况与环境治理等信息的收集、整合与公开,支持、推动公众环讀保护活动,促进多种形式、各个决策与治理阶段的公众参与;环境教育服务旨在通过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企业与机构的主动环保行为,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中环保教育的普及,通过大众媒体宣传环保知识,为企业环保行为提供多样化的政策支持等。(二)环保公共服务的特性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环保公共服务具有保障性、普惠性(广覆盖)、公平性三个属性特征。环保公共服务的保障性,是指环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基本生存环境,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条件。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这也是环保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为公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过度使用已经威胁到我国公民生存状态的现实状况下,政府必须更积极地提供多种公共服务,以实现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确保公民享有安全健康的生存环境。环保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是指环保公共服务的供给范围应面向所有社会公众,而不应具有排他性和局部性。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水、垃圾等多项基本环境治理仍十分缺乏和薄弱,还远未实现广覆盖和全面普及的服务目标。因此,推动环保公共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服务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地区,最终使得全体公民都成为环保公共服务体系的受益者和服务对象,必须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目标之中。环保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是指在服务供给过程中,所有公民享受服务的权利、机会与结构基本一致和平等。目前我国环保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仍十分突出,区域间、城乡间和不同人群间享受服务的机会、质量和水平都有着较大差别。造成环保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十分复杂。首先,各地区间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等先天条件相差巨大,而产业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结构性差异更使得各地环境保护的起点截然不同。其次,各地区间财政能力与环保投入相差悬殊,政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高低不齐,而管理体制和基本制度的缺陷更使得公共服务中权利、机会和结果的不平等成为结构性问题。因此,通过环保公共服务的持续推进,逐步实现环保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维护基本的社会公平和正义,也应成为政府的责任。(三)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属性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的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这一观点,再次明确界定了各级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是传统市场经济不能有效提供的一种物品。作为准公共物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政府应该承担这样一些责任:一是制定一个与国际基本接轨、符合老百姓诉求的环境公共物品的质量标准,如修订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能简单地用发展阶段特殊性和国情来延缓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二是发布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的真实状态和水平,老百姓周围的水气土与清水蓝天净土要求差距如何?无论是环境质量标准还是监测评价体系,都要以公众健康和生态平衡为出发点;三是在识别出这种差距后,运用我国强政府的行动机制,根据环境公共服务提供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加大各级公共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规模,提高环境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四是建立公众环境权益维护和保障机制,特别是要加快立法和司法制度建设,建立环境风险和污染损害赔偿机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和污染责任保险,建立公众环境健康救助机制,真正促进企业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当前我国正进入污染事件高发期,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地方政府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部分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提供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从实践上要求我们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把多年来城市、工业、大规模污染防治领域的经验逐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应用于农村、农业、小而分散规模的污染防治领域。对地方政府而言,•8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国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牢牢抓住水、空气、土壤三大要素,从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到同时、同步治理,既还好旧账'又不欠新账'逐渐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让人们生活得更踏实、更安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污染防治工作也将实现向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转变。第五章雾霾的产生及防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第一节雾霾的成因雾和霾都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粒子,都会使能见度下降,但是两者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各不相同。在气象学上,雾和霾是两个气象概念,两种自然天气现象。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地而气象观测规范》对二者有明确定义。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小于10.0km的天气现象定义为轻雾,记为=。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可达到或者接近100%,且雾随空气湿度日常变化而出现早晚有或重,白天无或轻的现象。雾和云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故云降低至地面则称雾,雾升高离开地面即称云。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〇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记为〇〇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与雾不同,霾的日变化并不明显,空气相对湿度也并不大,空气团较稳定时其持续时间长。在形成雾的条件下,由于大气结构稳定,风力较小,故也有利于颗粒物聚积而形成霾。雾和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异同点主要在于组分类型、水分含量、可见厚度、外观颜色、边界特征和水平能见度等,如表1所示。表1雾霾异同点比较表指标雾雾霾混合物霾组分类型微小水滴或冰晶微小水滴或吸湿微粒干污染细微颗粒物水分含量高于90%80%-90%低于80%可见厚度10m~200m1000m1000m~3000m外观颜色乳白色、青白色白色、灰色黄色、橙灰色边界特征清晰分明浅淡搀和模糊杂糅水平能见度小于1km1km~10km小于10km其中,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所以经常会出现,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时,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时,逐渐转化成霾。雾霾可以出现共存现象,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交替转换。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我们日常提到的雾霾天气就是区域性能见度低于l〇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在传统空气环境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弱,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自然环境,如地面扬土、海洋表面吹入大气液滴、突发性剧烈自然运动等。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显著,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等都使人为源气溶胶排放量急速上升。当前,我国的雾霾是以人为源气溶胶粒子为主导,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极端天气。单纯的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但是雾的形成需要足够的湿度(空气接近饱和)、静风或微风,以及大气层稳定等基本条件。由于昼夜温差大,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在清晨气温降至最低时,就容易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形成雾。并且尘埃、烟雾、污染细颗粒物等外因作用可加速雾的形成,容易使雾变得更浓。虽然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但形成雾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在此条件下大气中颗粒物等污染物能够迅速得以累积,进而造成空气污染。因此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天气现象,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现雾时往往都伴随着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灰霾天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能见度与气溶胶粒子的散射、吸收能力有关,其中散射能力相关密切。能见度的恶化主要与细粒子关系比较大,尤其是出现较重气溶胶污染导致低能见度事件发生时,细粒子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的比重会更大。监测表明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上升是造成能见度下降、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造成大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污染排放:气溶胶颗粒(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增加霾的形成与气溶胶颗粒有直接关系,即霾的污染就是悬浮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污染。雾的形成也与气溶胶有很大关系,即没有气溶胶的参与也就无法形成雾。气溶胶粒子有一次气溶胶颗粒和二次气溶胶颗粒。一次气溶胶颗粒主要由粗颗粒组成,粒径大,质量浓度高,数浓度低,受排放强度控制,对雾霾的贡献有限。一次气溶胶颗粒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方面。自然源是由风蚀作用引起的,如矿物沙尘、海盐和生物质颗粒等。人为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形成的废气、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尘等炭黑粒子。二次气溶胶颗粒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也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硫酸盐、硝酸盐前体物。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经过了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如光化学烟雾,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颗粒,由气态污染物转化成固态污染物,成为PM2.5主要成分,二次污染过程成为PM2.5升高最主要原因。二次气溶胶颗粒的形成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直接由气体形成气溶胶粒子。二是新粒子通过碰撞、聚集形成更大的粒子。三是通过凝结等方式形成粒径更大的粒子。随着城市人口增长、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悬浮细颗粒物PM2.5和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增加。PM2.5中可溶性粒子(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有机酸盐等)具有强吸水性,它们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使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形成雾霾天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燃料的大量使用,工业排放量增加,基建规模扩大,集中供暖,机动车数量增加等,导致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PM2.5总是可以容易吸附在砷、铅等有害物质上,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〇(二)气象条件:强逆温、静风等现象增多空气中气溶胶颗粒等污染物的量不仅与排放源有关,还与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沉降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又主咢取决于气象条件,即静风、逆温等稳定气象条件容易导致雾霾天气的发生。大气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反而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聚积。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与风向的关系来看,城市里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使得风流经市区时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并产生了摩擦从而使风力减弱,这种风力较弱•85•或者静风现象太多就不利于悬浮微粒在大气中的扩散直至稀释,最终使悬浮颗粒在城区和近郊区周围长期的沉积。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大气环流稳萣时期,区域大气层稳定,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层,使气溶胶颗粒污染物堆积。逆温是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高的大气垂直层结现象,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极其稳定的大气层。逆温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地形逆温等,在自然界中逆温现象的形成往往是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逆温层就像覆盖在天空中的一个锅盖一样,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非常稳定的空气层,不利于空气中悬浮微粒垂直向高空飘散,使得大气层中底层空气的垂直运动受到了限制,严重阻碍空气对流运动,导致近地层空气中有害气体、烟尘、水汽等漂浮在空气中,形成扇形污染带,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区间内,无法向外扩散,造成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雾霾天气。(三)下垫面属性改变下垫面是指大气层下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大气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垫面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温度的影响。对于底层大气而言,由于几乎不能吸收太阳辐射,而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就成为其主要直接热源。此外,下垫面还以潜热输送、湍流输送的方式影响大气热量。二是对大气湿度的影响。大气中的水气也是来自下垫面,所以下垫面与大气湿度密切相关。城市建筑群密集造成下垫面的属性改变,使大气边界物理结构变化,致使大气温度、大气湿度都发生改变,而且风流经城区时也会明显减弱。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主要作用的有以下八个影响因素:1.大气相对湿度灰霾的出现与相对湿度呈稳定负相关线性关系。环境湿度较大引起细颗粒物和水蒸气同时积累,更有利于雾霾的形成。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40%-70%间有利于雾霾天气出现,尤以50%-60%时出现概率最高。这是由于,当地表面湿度较大时,日照能增加水汽的蒸发上升运动,有利大气对流运动的形成,从而减轻大气的污染程度,降低雾霾天气的出现概率。2•风速风速是大气水平扩散能力的主要指标,它直接$定大气稀释扩散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平方呈反比,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呈正比。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就与风速平方呈反比。但是,风速对TDS的影响则会复杂些,即当风速小于6米/秒时,TDS浓度与风速平方呈反比,而当风速在7-8米/秒时,风会加重扬尘,TDS浓度就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长时间的微风或静风会•86•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抑制污染物的扩散,而使近地面层污染物成倍增加;强大风力将大量地表泥土、沙粒带到空中,形成大风浮尘、扬沙、沙尘暴等天气。3.温差温差是通过影响逆温现象和雾的形成来影响雾霾的。昼夜温差较大时,不仅容易造成夜间辐射降温幅度大,空气湿度的相差大,容易形成雾,而且还会促成逆温层的形成,使得污染物不能有效扩散,积累形成雾霾天气。4•气压有研究表明,灰霾的形成与气压相关性较强,负变压时灰霾出现最多,气压减弱更有利于灰霾形成。气压高时,空气流动性小,使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雾霾天气的产生;气压低时,空气流动性大,易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和转移,不利于出现雾霾天气。5•降水降水会影响雾霾的形成。自然降雨和降雪都会对空气污染物起到清除和冲刷作用,减少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数量和浓度,从而降低灰霾的出现率。降水持续时间的长短对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也有很大影响,降水持续时间越长,污染物浓度降低越多。反之,污染物浓度降低不显著。但是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雨水并不都很洁净。这是由于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混合,并将其溶解、反应,生成酸雨,也使大气质量变差。6.日照强度日照强度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影响大气的污染程度。在晴空少云的中午,光化学反应增强,有利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如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7•大气运动大气湍流运动引起污染物的稀释和再分配。8.地理位置三面环山的地理位置,会使该地区的天气处于中性和稳定状态,空气扰动受阻,污染物不易扩散。而且由三面环山的地理位置导致的气候条件使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山谷上层空气加热,谷底地表太阳辐射削弱。这种现象加剧了逆温层的效应,使近地面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受到抑制,污染不断累积,加剧大气污染程度,致使空气质量恶化,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第二节雾霾的危害一、对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影响雾霾天里高速封闭、机场关闭,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雾霾天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人们无法躲避,因为我们必须要呼吸。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雾霾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其中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总的来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的可吸入性颗粒物会显著增多。这些颗粒中尤其是PM2.5粒径小,表面积大而会携带一些化学物质、细菌、病毒而能直接到达肺泡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系统。由此会引发各种疾病诸如支气管炎、肺炎,促发哮喘,并可能提高肺癌的发病率(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人长期处于雾霾天气中,必然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雾霾天气会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并增加了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影响其心脏的功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导致心衰。原有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加重,严重者可促发中风。对皮肤的影响:雾霾天气时,有害物质是正常天气的50~100倍,如果有害物质被皮肤吸收,可能会出现瘙痒、红斑、丘瘆,发生过敏性皮炎。对眼鼻喉的影响:可吸入性悬浮物颗粒会使眼产生干、涩、痒,出现咽痛或嗓子不舒服等症状。对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说,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等。此外,小孩呼吸道鼻、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常被忽视的是对情绪的影响:在雾霾天,终日雾霾缭绕,太阳光弱,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它使得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就会导致细胞不活跃,人便会处于抑郁状态,情绪低沉,很容易感觉到疲蒼。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等。•88•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二、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飞机也不能在雾霾天气下贸然起降。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2.5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29.5%、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20%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左右。2007年5月,在京珠高速公路的614公里位置处,即河南新乡地段因突发浓雾而导致多起汽车追尾事故,相撞的车辆多达百余辆。2007年12月22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则因强浓雾天气出现,致使水平能见度只有15米左右,为了安全起见,机场关闭长达8小时,延误进出航班125架次,被迫取消航班16架次,在机场滞留的旅客达上万人。三、破坏电力系统雾霾还是输电网路的神秘破坏者。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含有多种化学腐蚀剂,容易导致输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出现断电(雾闪)、跳闸现象。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在1990年2月10-21日伺,华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51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147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四、危害农业生产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带来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3-4小时,严重的可达6-8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第三节国外防治大气污染经验一、美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洛杉肌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从20世纪初就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特别是•89•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943年的洛杉矶雾霾事件和之后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洛杉矶从天使之城变为雾霾之城,城市的天空被讥讽为冲坏了的胶卷。正是1943年发生的雾霾事件,开启了洛杉矶治理雾霾之战。到20世纪80年代末洛杉矶治理雾霾的成果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洛杉矶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此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引入市场机制;开发空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强调企业和公众的社会责任和参与等。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洛杉矶地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其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经验归纳如下:(―)制定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加州的空气质量标准往往比联邦政府还要严格,并授权州和地区空气质量管理机构通过严格的法规和政策来治理空气污染。这些主要法规和政策包括:制定严格的污染源排放标准;严格的空气质量监管;制定清洁能源政策,鼓励使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这些类似于计划经济手段的指令及管控Ommand-and-contml)治理政策,加上市场导向的政策配合,在洛杉矶空气污染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二)建立跨区域治理机构由于空气污染是跨界的,受地理环境、上下游关系的影响,一座城市无法独立做好空气污染治理,必须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跨区域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并赋予强有力的行政执法和监管权利。空气污染监测数据24小时实时地在网上发布,公众随时可以查看。污染监测数据及时、公开的发布促进了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对排污企业构成了强大压力,极大地推动了空气污染的治理,增强了监管机构的权威。(三)强有力的民意支持美国《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也是公众运动的结果。公众强烈要求有一个清洁的环境是洛杉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推动力。公众通过法律诉讼和其他行动向政府施加压力,是迫使未尽全力的政府机构正视空气问题的重要因素。此外,环保运动的兴起和政治领袖的决心也是推动洛杉矶空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美国,公众可以全面参与和监督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如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洛杉矶的传统制造业已基本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近些年来,洛杉矶地区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如电子、通讯、软件、生物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产业兴起,逐步替代了传统机械制造、能源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90•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5)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发布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洛杉矶地区要求使用天然气替代石油或燃煤发电;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发;制定减少温室气体和臭氧排放政策;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为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家庭提供财政补贴等。(六)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用量汽车、港口船舶和货物运输是洛杉矶最大的空气污染源。洛杉矶地区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地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两人以上车辆专用通道,并允许单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使用专用通道;在市区增设自行车车道;要求船舶进入洛杉矶港口后使用岸上电源;设立过境运输车辆专用通道;淘汰高污染柴油车辆等。(七)做好城市规划,提倡居家节能做好城市规划,增加主要交通干道、轻轨和地铁沿线的住宅密度,控制郊区的无限制性扩展;鼓励民众在工作地点附近购房,缩减上下班的距离;大力发展节能住房,修建更加密闭的屋顶和窗户;更新家用供暖系统,提倡使用节能灯,支持节能家电销售等。二、英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雾霾问题的城市之一。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让雾都之名举世皆知。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理效果。1953年以来伦敦60多年的烟雾治理,按照其空气质量的改善趋势经历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1953-1960年)、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年)、平稳改善阶段(1980-2000年)和低碳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现在的伦敦,已经基本拋掉了雾都的帽子,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其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归纳如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雾霾具体表现在:(1)依法治霾。英国颁布了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一■《清洁空气法》。英国相继出台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91•处罚措施,以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英国根据国情,走以立法为主,补贴为辅,全面推进,最终建立低碳社会的模式,把建立低碳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指导治理雾霾。由于英国的大力推动,近年低碳经济的理念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得到广泛的认可。(2)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上追加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3)构建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英国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低碳经济互动体系,促进低碳经济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4)设立各种专项基金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二)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伦敦有关部门勝划定烟尘控制区外,还大力发展监控技术,建立大气监测网。积极推广环保技术的应用,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英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英国的能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疏散人口和工业企业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过于集中,而给市区带来的大气污染等问题,兴建新城(新城距伦敦市中心的距离从80公里到133公里不等),新城的建设为人口和工业外迁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政府对外迁的优惠政策和新城具有的优惠条件,许多工厂纷纷外迁。(四)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综合治理具体举措有:(1)实行向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等节油、无污染的出行方式转变的交通发展战略,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2)扩大交通限制的范围。伦敦所有地区陆续实行了以限制为基础的一揽子方案。词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和交通政策,防止了空气质量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3)政府发布交通状况白皮书。(4)加强对城市大气质量的控制管理。同时,建议政府制定有关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目标及实施细则。(5)加强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改造,设计生产先进的环保型轿车。(五)多措#举,m阃琀理(1)建立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92•(2)科研机构参与治理大气污染。(3)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治理。(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三、日本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初,日本经济取得了年增长率达10%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左右的高速发展,成功地一举扩大了落后于欧美各国的工业生产。但是,伴随着高速的工业化,也产生了不少负面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大气污染。日本的大气污染问题曾一度达到了危机状态。此后,日本通过各阶层的努力和反复探索,走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两难选择的困境,取得了控制产业对空气污染的明显效果,较好、较快地解决了严重的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工业化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典范之一。其主要经验归纳如下:(一)防止污染对健康的损害得到国民的一致同意由于连续发生严重的污染对健康的损害事件,通过民众对污染的示威运动和大众传媒的宣传,民众对污染问题的认识迅速提高,使得污染问题上升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在根除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方面,形成了全民共识。为此,不论是立法、行政部门,还是企业,都一鼓作气采取相应措施。(二)污染者与受害者的关系比较明确日本产生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沿海联合企业等工厂的建设,其污染者与被害者比较明确,国民也是清楚的,企业有责任来解决问题。在执行对策上也达到了全国范围的共识。(三)部分地方政府采取了先进的措施地方政府曾做出了吸引企业的良好姿态。但是,面对严重的公害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等待国家的行动便率先采取了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成为以后国家最低要求措施的先驱。(四)为确保满足国家最低要求整顿相关制度《大气污染控制法》明确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职责,为确保完成国家最低要求的目标,国家未划分控制区域,而是建立一个保护全体国民健康的制度,切实实行了环境监测。此外,国家还规定企业有责任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测定等能够切实防止产业公害带来的健康损害制度。进而,在国家能源政策中,也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推进了低硫化对策。(五)确定了污染者负担的污染对策费用负担原则对于污染对策,不用说环境污染的防治费用,包括环境的恢复费、受害者的补偿•93•费用也由污染者全部负担,这已作为日本的污染者负担原则。除用于《公害健康损害补偿法》等的立法之外,也成为灵活推进地方政府与企业签署的公害控制协定中的公害对策的主要因素。.(六)企业采取了相应的组织上和技术上的对策最初对污染对策未必积极的企业,在接受了民众和地方政府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后,采取了积极的相应措施,对污染控制进行投资,积极进行对策技术的开发、引进。加之由于国家也采取了金融政策和税制上的措施等原因,不仅有力地支撑了高速经济增长所需的高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投资,而且,也支援了污染控制投资。(七)培养了支撑开发、引进技术对策的技术人员具有相应污染对策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必须关注相应的工学研究。在硫氧化物削减对策方面,烟气脱硫技术等的技术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经验的热能管理技术工作者团体的存在,使通过锅炉等燃烧管理的污染对策的实施成为可能。在日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技术对策,与二战前的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和二战后培养造就的众多技术人员是分不开的。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第四节防治对策建议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区域性复合型的大气环境问题给现行环境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考虑单个城市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当前愈加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亟待探索建立一套全新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上取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一些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经验,归纳如下:(一)加大政策、科技与资金投入,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为实现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国家采取了脱硫优惠电价、上大压小、限期淘汰、区域限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环境保护投人,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在主要污染物减排上取得显著成效。(二)深化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实行退二进三政策,搬迁改造了一大批重污染企业,优化了城市产业布局。•94•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积极推动城市清洁能源改造,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淘汰了一批燃煤小锅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启动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加快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城市交通发展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设立公交(快速公交)专用车道,改善居民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加大和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建设,通过错峰上下班、限号限时通行等手段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电动公交车,逐步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实施机动车污染控制工程,不断提高新增机动车排放标准,在全国实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国DI标准,部分城市实施国IV标准;继续淘汰老旧车辆,建立老旧机动车更新淘汰长效机制;对黄标车及其他相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措施,严格监管在用车辆尾气排放。实施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控制施工扬尘,治理渣土遗撒,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创建扬尘污染控制区。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增加城市水域面积,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扩大城乡绿化面积,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煤矿、石灰矿等关停废弃矿区治理,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三)积极探索区域大气浸染联防联控机制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保障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华北六省(区、市)、长三角三省(市)和珠三角地区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领导小组,签署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编制实施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实施省际联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全面开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控制,统一环境执法监管,统一发布环境信息,形成强大的治污合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四)推动公众参与,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宣传引导,弘扬先进典范,曝光污染大气环境的违法行为,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中来。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提升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监测能力,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建立大气污染预警(报)机制。下一步,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f手:(1)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社会关注。美国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使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从洛杉矶雾霾问题出现到初见成效经历了27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跨度在目前阶段的中国是无法承受的,且雾霾又频发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如果任其持续高发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环境经济学中有一条库兹涅茨曲线(EKC),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或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有人以此为由,认为当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所面临的这些环境问题可能会自然解决。然而事实证明,所有这些拐点都不是自然发生的,这些国家在相应时期采取了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有效措施,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努力,推动了环保制度的巨大变革,才迎来了环境改善的拐点。当前,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全球变暖趋势增强、极端天气频发,种种迹象都表明污染和发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展的拐点已经提前出现,应对环境的挑战已经迫在眉睫。当前,由雾霾等环境问题引发的公众忧虑已经直接关系到对发展内涵的理解、对发展成就的评价和对社会稳定的维持。及时引领新一轮环保运动、引导公众意识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融人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把政府主导和社会关注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1)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激励企业研发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力争尽快把包括PM2.5在内的污染排放绝对量降下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品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地降低高消耗高污染排放产业和产品的需求。(2)法制化与标准化相结合,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从洛杉矶的经验看,加强和完善环保工作的立法、执法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应重点细化法规,制定严格的标准,推进法制化与标准化相结合,加强执法和监督,加大环保机构的立法、执法和处罚权力,通过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力量监督环境执法行为、设立举报平台。2014年三月的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三号提案,民建中央建议尽快修订并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案还特别指出,要逐步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到国家约束性指标,出台PM2.5监测统计和考核办法;要制定严格的环境和空气标准,设立空气质量指数,由具体部门监督执行。碳减排标准规范可以为此发挥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一个有效的测量、报告、核查机制对于提供准确标准化的减排数据至关重要。(3)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和协作,共建低碳社会。洁净的空气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关注,使环境治理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事业。政府要营造一个助推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实施绿色采购、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企业要积极跟进,把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低碳生活更要靠人人转变观念,树立环保意识,使日常生产生活践行环保成为一种自觉。(4)充分动员市场力量,引导社会投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污染治理过程中,都十分注重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结合,建立公共一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PPP),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国务院《十二五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充分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资金,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外资投入低•96•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发展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工程的要求,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作为国家层面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基金,应充分发挥其连接政府与市场、结合财政与金融、联系国际与国内的作用,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推进PPP合作,动员更多社会资本、行业力量和国内外资源,参与到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来。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五、加强各方面控制具体举措包括以下方面:(1)农作物秸秆焚烧控制: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法制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禁烧秸秆的自觉性。二是引导农民自觉地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加快稻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的范围和力度。(2)加强汽车尾气污染控制:一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二是积极发展完善优质、低收费的公共交通,从而减少机动车的上路使用量。三是尽快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3)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一是加快出台火力发电、炼焦、建材、燃煤锅炉等燃煤设施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大力加强污染物达标排放检查。二是强制要求所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以减少PM2.5、S02和州)2的排放量。三是在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行业,配套建设有机废气收集和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四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对新建项目严格把关,并在重点区域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禁止新建、扩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五是企业要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努力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排放甚至不排放废气。(4)加强扬尘污染控制:一是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场所扬尘。施工现场必须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杜绝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等。二是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推行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切实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减少道路开挖面积,缩短裸露时间;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减少裸露地面;所有城市渣土运输车辆实施密闭运输等。三是对扬尘污染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将施工企业在一年内未受到环境违法处罚作为在本行政区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标条件。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治理雾霾与环境污染刻不容缓!第二,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理雾霾与环境污染技术。第三,集中力量,万众一心,攻克雾霾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第四,真正治理好中国的雾霾与环境污染,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社会长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97•第六章绿色经济与产业转型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发展,转型发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环境管理制度,优化经济发展为主,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调节器、绿色转型发展的助推器。第一节绿色农业与食品安全绿色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我国是拥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大计,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三农发展政策,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加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双重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任务。为此,需要不断探索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新的、完整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部提出开发绿色食品战略,由概念的提出到产品的产生、标准的制定到管理体系的完善、消费者的认可到全社会的充分肯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和精深加工食品的知名品牌。确立绿色农业新概念,既是农业生产理论上的总结;又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良性经济循环的需要。绿色农业生产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98•持续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必将对社会进步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产业目标的一致性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首要一条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人们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需要安全食品。从痩肉精风波、苏丹红事件到禽流感蔓延,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全国广大消费者在饮食方面感到震惊与担心,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加敏感。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中水土流失造成的环境恶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中过量使用添加剂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包装物等对食品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在呼唤食品安全的同时,把目光转向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必须首先提供人民的基本食品需求,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向安全、优质、营养食品过渡,不能走高投入高产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效仿近似于纯天然的以减少食物产量为代价的低投入低产出的传统农业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就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全国首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黑龙江省庆安县为例。庆安县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清水秀,土净田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农、林、牧并举,山、特、渔齐进,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较快,全县经过环评认证面积达到99.1%,共认证产品42个,具有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区必将取得明显的效果。绿色农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从环境因子、生产标准、技术组合、产品质量和协调发展等诸多要素方面,两者均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而绿色农业理论的外延,又恰好弥补了农产品质量在某些方面不利于解决的问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食品的生产实践也必将丰富完善绿色农业理论,为广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奠定坚实基础。农业部于2001年4月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在全国推行,收到了显著效果,既强化了安全消费意识,又增进了消费者健康;既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既培育和壮大了龙头企业,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绿色农业理论和生产模式的成功实践,佐证了绿色农业符合我国国情,其终端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要。二、生产标准的相同性绿色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诸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系列替代农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维护和建设产地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稳产、髙产、高效、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相促进的农、林、牧、渔、工(加工)综合发展的施行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食品安全首先强调的是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使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控制工业三废排放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通过检测,使水、土、大气达到规定标准。在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及其它化学物质的无节制投入,严格执行产地环境标准,实行洁净生产。在技术应用上,根据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山特产品以及食品加工等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做到有章可循。在产品加工上,使用合格原料、加工厂址远离污染源,卫生条件良好,按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实行清洁生产。在产品包装、运输、St藏、销售上,按照标准进行,避免二次污染,真正体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无论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还是有机农产品均有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有肥药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有种、养、加各业的详细技术操作规程;有运输、贮藏、包装、标志使用等标准规定;有完善的定点检测机构;有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有严格的产品认证程序和专门的承办委托机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条和市场销售体系,达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是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所应遵循的标准依据。在农产品安全工作中实施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抓好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储运三大环节;执行标准、检测、认证三大监管体系,既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安全质量,也为绿色农业创造了必备条件。食品安全工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实施,强调的是提高领导者、管理者、生产者及消费者的生态环境意识,转变以物为本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执行产品标准,规范使用标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这完全符合绿色农业理念。三、绿色发展的协调性绿色农业所倡导的,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特别强调农业发展的终端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我国一项开创性事业,要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推进。品牌代表质量和服务,品牌是事•100•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业发展的核心。绿色食品是代表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精品形象的国家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三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优质性;在追求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体现高效性;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使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体现持续性;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产能力,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体现先进性。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确定了各自的基本定位,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保持协调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我国政府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健康的一道基本安全底线;绿色食品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有机食品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以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成为国际目前最高的安全级食品。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发展策略是三位一体,整体推进。一是各级政府参与实施。从基地建设、生产条件、产品认证、组织管理、市场建设,都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制定出长远发展计划。二是先进生产技术支持。从良种选育、高效生物肥研制、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病虫害生物防治、产品保鲜及加工、龙头企业建设都予以支持扶持。三是政府职能部门指导服务。各级职能部门、认证机构及企业管理人员、种植户、基层干部都必须接受培训教育,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全面提高素质。四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认证体系。制订各项标准并形成完整体系,使农产品安全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安全食品作为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已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整体推动绿色农业向前迈进。绿色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达到预期目标,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快速发展,是实施绿色农业最为实际的一步,也是绿色农业最好最有效的实践,更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总结、继承、完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绿色农业理论上更加完善提高,实践上更有建树,操作上更加科学,生产上更加规范。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通过绿色农业这一载体,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目的。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二节低碳经济与新能源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要求,也是适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的能源体系时代特点。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而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哥本哈根气候理事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开发和使用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能够创造商机,带来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上,低碳经济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当今世界,讨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不能单一地考虑某种新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为经济增长点,不仅要对持续的经济增长有贡献,而且要对提高劳动就业和降低二氧化碳有重要贡献。二、新能源的含义及开发状况(一)新能源的概念所谓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102•(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1)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2)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三)新能源的种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1)大中型水电;(2)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3)传统生物能。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四)新能源开发前景看好长期以来,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一直使用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不可再生能源储量却逐渐减少,能源危机的幽灵不时闪现,世界已经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问题成了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外,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环境污染、碳排放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环境恶化,这是人类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寻求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日显迫切。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从美国,到日本、欧洲各国,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是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由于新能源造成的污染少,被誉为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新能源中的太阳能等是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对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被各国普遍看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09年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报告称,近几年清洁能源投资迅猛增长。2008年,全世界对其投资高达1550亿美元,首次超过对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111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以风能居首,投资金额为518亿美元,太阳能位列第二,投资额为335亿美元。2009年,对新能源及其技术的研发投资成为一些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纷纷抢占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部分新能源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取得长足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五)新能源发展困境与其他各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行业十分倚重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其自身竞争力往往难以承受市场考验,而经济压力又让政府补贴不可能长久进行下去。有经济学家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此外,为了使用新能源,汽车、供暖、电力设备等都需要改造。因此,新能源泡沫一旦破裂,所导致的社会影响将不亚于房地产等泡沫的破裂。它将波及政府、企业、民众等各个层面,影响金融、基建、电力等相关行业。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称,整个可再生能源部门仍属幼稚工业,目前很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与传统的能源行业进行市场竞争。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3~10倍,如无强制性规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麦肯锡咨询公司统计,平均每个可再生能源技术企业的创业资金约需1400万美元,中期投资约在1亿~2亿美元,且需要更大规模的基建与之配套,很多一窝蜂上马的企业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令人担忧。要警惕深层次危机,主要体现在:第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的市场规模还很小,发展空间受限。这就意味着,国家财政补贴还要支持一段时间。由此人们不免担忧,我们的财力是否能长期补贴新能源。第二,基础研发领域投入明显不足,关键技术瓶颈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既无法掌握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国家级的研发机构来从事产业共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研究。第三,同质化严重,优质产能紧缺。产业潜在的安全风险巨大,市场扩张远远超前于技术成熟。今后再发展新能源,审批项目的时候要设立一定的标准,避免无序竞争。政府还需明确向企业告知项目上马的潜在风险,给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让企业在信息透明,有充分风险估计的氛围中竞争和发展。目前,对新能源及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仍是其成本太高,投入太大。三、走好低碳发展之路(―)转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构建低碳社会作为长远的发展目标。要接受低碳经济的概念,在低碳发展的基础上收获GDP,实现经济发展和GDP增加的双羸效果。低碳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是全球问题,也是区域问题。目前,人们正在倡导四倍跃进,即资源使用减半,人民福祉加倍,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同时,实现低碳发展决不只是宏观层面上、全球的事情,它在微观层面也是可以操作的、可视的。只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消耗限制在资源再生的阈值之内,把对环境的损害限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就可以实现低碳发展。低碳发展已经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许多地区开始自觉地进行低碳发展示范和实验。比如,广东正在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减少能耗,降低C02排放水平,珠海正在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河北省保定市也在试图推进低碳经济,提出了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思路,要建设中国电谷。在国家层面上,国家科技部将根据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等现实条件,推进低碳发展科技示范区工作,在示范区推行低碳发展理念,选择不同类型的区域、行业、领域等进行试点和示范,按照点一线一面模式推进,通过低碳技术集成,开展技术推动和完善推广,通过可复制的模式探索,最终实现更广阔区域的低碳发展,支撑推动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二)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彻底转型。从经济结构上看,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体系,用低碳农业替代高碳农业,用低碳工业体系替代高碳工业体系,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之路。从能源结构上看,要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能源供需形势相对缓和,为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我国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淘汰小火电、小煤矿、小炼油等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三)传统能源也要绿化在国际上掀起发展低碳经济热潮之后,我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这样的减排目标,不仅需要发展新能源产业,还要大力对传统化石能源进行节能减排,后者的潜力更大,需要付出的成本则更低。目前,我国的电源结构仍以^C,电为主,预计未来传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大有可为。此外,我国工信部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由头,我国众多传统产业都有望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思路的转型,转向绿色发展'(四)从低碳经济到你碳社会低碳发展之路固然应该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构筑新型的经济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构筑一个低碳社会,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要发展低碳交通。这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而公共交通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其次,要构建低碳政府。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不仅在许多领域作为投资的主体形成国有资本,还作为消费的主体改善着公共服务的能力。再次,要发展低碳社区。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居民有共同的认同感。发展低碳社区,不仅非常必要,也具有可操作性。第四,要发展低碳校园。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运行系统,学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机构,具有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意识的职能。学校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一批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在学校推进低碳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要倡导低碳消费,人人都为构筑低碳社会做贡献。第三节循环经济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明确了提高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具体目标,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行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努力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106•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髙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的系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威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髙人民生活质量。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三、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使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第一,减量化(reduce)原则。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这就能在源头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大改善环境污染状况。例如,使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使包装简单实用而不是奢华浪费;使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废弃物排放量最少。第二,再使用(删e)原则。要求生产的产品和包装物能够被反复使用。生产者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应摒弃一次性使用而追求利润的思维,尽可能使产品经久耐用和反复使用。第三,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另外加以利用。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108•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一)发展的三个组织层面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集中区域内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中循环,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1)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构筑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为主要目的,构建循环经济微观建设体系。(2)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构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生产区域之间的中循环。以生态园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为主要形式,通过产业的合理组织,在产业的纵向、横向上建立企业间能流、物流的集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在废弃物交换、资源综合利用,以实现园区内生产的污染物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形成循环型产业集群或循环经济区,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3)以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构筑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通过建立城镇、城乡之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循环经济圈,在整个社会内部建立生产与消费的物质能量大循环,包括生产、消费和回收利用,构筑符合循环经济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二)发展的三条技术路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无害化生产三条技术路径来实现。1•资源的高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在农业生产领域,一是通过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等。如推广套种、间种等高效栽培技术和混养高效养殖技术,引进或培育高产优质种子种苗和养殖品种,实施设施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生产,提高单位土地、水面的产出水平。通过优化多种水源利用方案,改善沟渠等输水系统,改进灌溉方式和挖掘农艺节水等措施,实现种植节水。通过发展集约化节水型养殖,实现养殖业节水。二是改善土地、水体等资源的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持续力和承载力。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先进实用手段,改善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元素等农作物高效生长所需条件,改良土壤肥力。2•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本身就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通过先进技术实现有机耦合农业循环产业链,是遵循自然规律并按照经济规律来组织有效的生产。包括:(1)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根据草本动物食性,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在养殖业中的天然伺料功能,构建种养链条。(2)养殖——废弃物一一种植产业链。通过畜禽粪便的有机肥生产,将猪粪等养殖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农田、果园、茶园等地的种植作物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发酵后的沼渣还可以用于蘑菇等特色蔬菜种植。(3)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开展桑蚕粪便养鱼、鸡粪养贝类和鱼类、猪粪发酵沼渣养蚯蚓等实用技术开发推广,实现养殖业内部循环,有利于体现治污与资源节约双重功效。(4)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可以促进种养兼得。(5)废弃物■~能源或病虫害防治产业链。畜禽粪便经过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用于照明、取暖、烧饭、储粮保鲜、孵鸡等方面,还可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二氧化碳气肥、开展灯光诱虫等用途。农作物废弃稽秆也是形成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原料,可以加以挖掘利用。3.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通过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生产和生f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农业生产领域,主要是通过推广生态养殖方式,实行清^养殖。运用沼气发酵技术,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进行处理,化害为利,生产制造气和有机农肥;控制水产养殖用药,推广科学投饵,减少水产养殖造成的水体污染。探索生态互补型水产品养殖,加强畜禽饲料的无害化处理、疫情检验与防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采取生物、物理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土壤的农药毒素的积累;采用可降解农用薄膜和实施农用薄膜回收,减少土地中的残留。第四节生态产业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要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努力发展好生态产业,为祖国的低碳、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一、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奠定物质基础,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在建立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以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它把国民经济的产业活动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形成了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化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〇.(―)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开发和利用对象。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广大的生态资源,如森林、草地、滩涂、海洋、沙漠等。林业。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陆地上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是自然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其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90%以上。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森林为133万平方千米。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制氧、吸尘、隔音、消毒、杀菌)。森林的经济价值也很高•_提供木材、木本粮食、油料、药材、纤维、野生食品等。林业要从传统的采集式林业向现代的栽培式林业转变,包括选种、育苗、栽树、管理、采伐、综合利用等环节。草产业。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全世界草地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1%,除森林以外的农用土地中,草地占70%。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草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我国有45亿亩草地,占国土41%,位居世界第二,但草地生产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以上。钱学森院士于1984年提出创建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设想,认为:草产业就是要运用生物、机械、化工、信息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地开发草地上以牧草为主的共生资源,在种植优良牧草、改良土壤、建立优化生态系统基础上,发展草、牧、林、渔、工、商、旅等连锁产业,建立起高度综合的、能量循环的、科学管理的、生态优化的、多层次、高效益的产业巨系统。沙产业。面积辽阔、干旱少雨的荒漠和半荒漠,占陆地面积近1/3,这些地带植被稀疏,是所谓术毛之地。我国北方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共150万平方千米。钱学森提出:把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作为发展沙产业的方向,利用现代化技术(如塑•111•料膜、温室技术、滴灌、渗灌等)、新材料、新工艺,人工改善植物固定、转化太阳能的生境。总之,沙产业的根本含义是最大限度地采收太阳能,它的关键技术是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和降水变成的径流以及渗人地层的地下水。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海洋业。海洋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我国海岸线总长达18000千米,水深200米以内适宜捕捞的大陆架面积为43万平方海里,约22亿亩沿海滩涂适宜水产养殖的面积有2000万~3000万亩。鱼类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之一,鱼类的繁殖力极强,有巨大的生产力,是供给人类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渔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养殖种植、河湖养殖种植及其水生动植物食品加工业等,它的生物基础是水生动植物,其饲料来源于农业废弃物,也可用各种人工牧草组合或发酵而成的饲料。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1)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第一,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地是它的生产资料,阳光、空气、水分、气候、地理环境等是它的生产条件。第二,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衣、食、住、行)的最终来源。第三,农业是其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向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提供生活资料与原料,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就不能发展。(2)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的根本特点。第一,农业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工业生产过程是单纯的经济生产过程。第二,农业资源是可更新资源,是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生物资源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牧草等植物;鱼类、家畜、家禽、野生的兽和鸟类等动物以及微生物,还包括由它们组成的各种种群和生物群落。工业的资源是不可更新的,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金属矿产(如金、银、铜、铁、锡、锰、铝等)和非金属矿产(如煤炭、石油、金刚石、石膏、水晶等),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第三,生态农业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根本道路。早在1984年,钱学森在《工业革命的挑战和我们的对策》中就已经提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将引起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要考虑它对我国农村的重大影响。这就是仿照工业加工的办法,延伸它的价值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农业变成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效能的大农业,中间插人一些环节,如中和伺料,发酵饲料;利用牛粪种蘑菇,养蚯蚓;把饲料投入池塘养鱼;等等。把现代科学技术用到农业、林业,就形成一个大的综合性农业,它包括:农、林、牧、禽、鱼、虫(蜜蜂、蚯蚓)、菌(蘑•112•菇)、微生物(单细胞蛋白)、副(副业)、工(加工业),这十项产业并举。十三五是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部将以《规划》出台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生猪生产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健全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策框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生猪生产转型升级,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到2〇2〇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农业,要按照市场化、信息化、集约化、生态化模式,走农业一体化与农业生态化之路,逐步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在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和工业、信息业、服务业,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与互相促进的,农业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所以,农业一体化就是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因而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是一个包括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教在内的一体化体系。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宏观上对农业资源优化配置,Xt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因此,农业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农业有它自身的产业结构。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它是由土壤、养料、水分、空气和热量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进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活动的地壳表层,它具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培育的能力。生态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把生态农业的三大产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结合起来,应用生态技术、生物工程、改造传统的农业大田耕作制,形成种植业——畜牧业一食品加工业为链条的产业结构。(二)生态工业工业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必经的历史阶段,但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改造为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就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它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力求把工业生产过程纳入全球生态系统中,使得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系统:(1)充分、合理、节约地利用资源;(2)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3)多层次利用废弃物;(4)把传统工业中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治。1•生态工业的生产方式从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的系统原则出发,把传统工业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入环境这一单向的开环的线性过程,即:投入(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生产最大化——污染——废弃物导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枯竭GNP的最大化——消费最大化改造成原料——生产一一产品使用一一废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的闭环系统,即:投入(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生产最大化——污染最小一一废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弃物有效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注重产品的质量消费导向循环使用注重生产的效率2•生态工业的原理生态工业按照自然界再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增长的规律,把工业生产过程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安排,力求节能、减排。投入——生产——产出一循环使用3•生态工业的目标(1)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2)节能、省料、节水。把工业生产过程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以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使工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协调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4•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把传统工业的线性生产过程,改造为物质闭环流动型或资源循环。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低熵化发展模式,它在工业f推行的清洁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i。清洁生产概念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推广。清洁生产实质上就是在工业中进行生态化生产。清洁生产的基本内涵是:(1)目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2)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和Replace(替代化),即4R原则。(3)特征: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4)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工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传统工业的线性生产有•114•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两个弊端:一是末端控制,把保护环境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生产过程与生活活动已造成的污染治理上;二是废弃物丢弃,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生态工业针对传统工业的高消耗、高污染,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进行根本改造,把传统工业线性的开环模式,改造成生态工业循环的闭环系统,BU:传统工业:原料一-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入环境生态工业: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废品利用(二次原料资源)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既满足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生产的最优化模式。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生态工业,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生态工业的指标,是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的质量和程度的基本标志。生态工业的目标在于: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多层次利用废弃物。要把终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治。(三)生态信息业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对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生态信息业提供资源控制与管理的强有力的手段。国土资源包括土地、矿产与海洋等自然资源。国土资源管理则是它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政务管理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促进国土资源髙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国土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必然选择。目前,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三者与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相结合,是资源环境观测的通用技术。200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网络。通过金土工程的实施,建立起涵盖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国家级信息化体系。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主要有:(1)环境、灾害方面的信息系统或数据库;(2)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3)有利于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以下三个系统:(1)环境保护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信息共享系统;(2)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系统;(3)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在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生态信息业是最强有力的手段。从生态信息业对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来看,在生态信息工业中,按循环经济的原理,采用清洁生产,有效地节约能源;将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的回收与处理有效地纳入信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息工业生产过程中。在生态信息服务业中,建立农业网站,提供与农业有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包括种植、畜牧、水产、林业、加工、销售、生产、生活等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统筹区域发展。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态系,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的生产体系或环节耦合,建立区域循环生态经济系统,使得:(1)自然界再生产过程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2)经济再生产过程形成区域、企业之间的循环途径,形成地区、企业之间原材料、能量及水等资源梯级利用,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网络,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气象信息、农业政策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1)建设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农业资源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农业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农业生产总的自动控制系统,等等。(2)建立农业信息网络。这是农业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支柱。通过它可以远程直接存取大型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共享主机系统软件资源,在作物栽培管理、设施园艺管理、禽畜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育种以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四)生态服务业1•环保产业这是为生态化生产服务的产业,它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以及工程承包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水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治理设备、新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及环保服务体系等。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技术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化技术,它依据物理、化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应用全部现代高新技术(包括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对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三废综合利用等进行设计,提供设备。2•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于1983年首次提出。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116•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它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多学科的论证,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方能投产。否则,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要规划内容: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二、生态产业建设的内涵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进行生态产业建设,包括以下重要因素:在发展理念和制度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合理;以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要素上,投资和资本形成依然非常重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产业组织和制度创新因素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既要加大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投入,也要格外重视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发展模式上,既要注重增长速度,又要注重发展效益;既要增加投资规模,又要优化投资结构;既要加大生产要素投入量,又要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注重提高生产要素产出效率;既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发展,又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优先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手段上,既要眼睛向外,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外部资源,又要眼睛向内,扩张现有企业规模,激活和提升内部资源;既要孵新扶优,培植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加强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既要招大引强,发挥大项目、大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又要转变观念,用产业集群理念合理组织中小企业,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发展动力上,要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好政府规划引导、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发展环境上,要抓好硬件环境建设,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要注重服务软环境建设,想方设法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还要注重金融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发展保障上,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参与到生态产业建设中来。既要注重理念和观念更新,又要注重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三、生态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是由现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代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工业和现代生态服务业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种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大,而第二产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体系,是各产业之间合理组织、比例协调、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的动态体系。在建设生态产业体系中,应当按照生态园区的要求做好产业规划,以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多个企业或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生态网络,实现能量梯级利用、物质闭路循环、不向体系外排出废弃物。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应当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点,主要包括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会计、信息咨询、人力资源、产权交易等方面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现代服务业应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协调,实现四高互动、三大转变: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集聚髙层次人才、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互动发展,实现生态产业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制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第五节生态旅游业一、生态旅游业的定义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是生态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而旅游服务体系是借助旅游设施和一定手段向生态旅游者提供便利的活劳动,为利用和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效用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一定的旅游经济实体和生态旅游政策的实施,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服务而实现其旅游、保护、扶贫及环境教育等功能。二、生态旅游业的特点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业是整个旅游行业的一个分支,它除了具有旅游业的依赖性、敏感性、带动性和涉外性等一般特点外,显著特点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一)综合性生态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这是由其生产、产品及效益的综合性决定的。生态旅游业的生产是综合的,需多个相关部门或相关因素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既涉及旅.118•游部门的旅行社、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又涉及国民经济中的一些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如轻工业、建筑业、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和一些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如文化、宗教、园林、卫生、科技、邮电、教育、商业、金融、海关、公安、环保、保险等部门或环节。生态旅游业提供的生态旅游产品也是综合的。所凭借的资源既有人文的,又有自然的,既有历史遗留的,又有今人创造的;所需要的设施条件,既包括旅行社设施,又包括以饭店为代表的餐饮住宿设施和交通客运设施;所提供的服务不是某一单项服务,更不是某一具体物品,而是由吃、住、行、游、娱、购等多种服务项目构成的综合体。其产生的效益也是综合的,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及游憩等四大效益的综合。(二)动态性生态旅游业的动态性表现在空间与时间的动态变化。空间的动态变化主要是指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活动与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即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认识这种动态关系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作用,以便及时调控;时间的动态变化是指生态旅游业的季节性,这是由生态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所决定的,而生态旅游活动的季节性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条件所造成的。旅游目的地的纬度、地势、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会引起生态旅游资源的观赏利用价值随季节变化,形成生态旅游产业的旺季、淡季和平季,如滑雪运动一般在冬季才能进行,生态旅游者的增减,造成旺季旅游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而淡季却闲置。只有设法缩小淡旺季的差别,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和设施,才能有效地提高生态旅游业的效益。(三)可持续性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机会。由于生态旅游方式首先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放在第一位考虑,重视旅游环境容量及其维持措施,强调生态旅游者、社区居民及从业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奉献,注重旅游发展与社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这是达到旅游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三、生态旅游业的性质传统旅游业是文化性的经济事业,生态旅游业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强调了生态性,是兼有经济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事业。(―)生态旅游业的经济性经济性是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生态旅游业是一项高度分散的行业,它由各种大小不同、地点不同、组织类型不同、服务范围不同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是以盈利•119•为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收人、回笼货币,而且能促进轻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对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生态旅游业的文化性文化性是生态旅游业的基本性质。从生态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在整个生态旅游过程中,他们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得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到精神享受,在精神追求中得到物质享受,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因此,生态旅游者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社会文化活动,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增长见识。(三)生态旅游业的生态性生态性是生态旅游的关键性质。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协调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经营理念,其产业具有生态的性质。生态学的思想是产业运作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相关行业部门的管理与运行都要求生态化,如生态旅游区要实行功能分区管理和旅游容量限制原则;旅行社的导游要有专业知识、环保责任感;绿色食品生产、设施的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的原则等。四、生态旅游业的主要内容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与之相对应的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企业以及以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中介服务企业共同构成了旅游业在常规模式下的基本产业结构。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在基本组成上与常规旅游业大致相同。但生态旅游业在利益目标和运作模式等方面与常规旅游业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因此在生态旅游业的各组成部门之中体现出来。(一)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是生态旅游开展的主要区域,可以把这些区域统称为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景区与常规旅游景区有较大的差别。常规旅游景区的建立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为其主要目标,景区的功能也主要是围绕为旅游者服务这一主题来设计的。而生态旅游景区则是以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旅游和娱乐只是景区的多种功能之一,除此之外生态旅游景区还具有科学研究、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的保存、环境效益保持、自然和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教育等多种功能。另外,生态旅游景区并不像常规旅游景区那样全方位向游人开放,其开放的范围是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来确定的。例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古老的国家公园,总面积达8910平方千米,但有99%.120•的面积没有开放,任其保持原始状态,目的是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二)生态旅行社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主要作用,一是对各种旅游资源、旅游交通设施和各种食、宿、娱设施进行组合、设计、加工,使其成为旅游包价线路产品;二是招徕、组织和接待旅游者,也就是对所加工出的旅游产品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事实上旅行社提供的旅游线路产品只是对一些旅游服务产品所进行的简单组合和包装,是一种低附加值的生产。在信息自由化、电子商务普及化以及旅游者重游率提高、旅游经验日益丰富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旅行社的工作很容易被旅游者通过技术手段轻松完成(如网上自由预订机票、饭店,甚至景区门票),旅行社业务的这种低门槛性质使得旅行社的地位趋于下降。在旅游业生态化的大潮下,生态旅游活动应该是小规模、多批量、分散化的,这既符合生态恢复规律,又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这正好与旅行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传统业务所要求的大规模、集体化旅游活动相悖。而且在未来的旅游业中,真正稀缺的生产要素既不是中介服务也不是交通食宿,而是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谁能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谁就能成为旅游业的龙头。从这方面讲,生态旅游景区将比旅行社更具优势。虽然旅行社在生态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但若旅行社能把握住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脉络,主动调整业务范围和运作模式仍然可以大有作为。首先,旅行社的重组将不可避免,一些仅靠订票、接待为生的小旅行社将面临生存困难的窘况,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将是旅行社发展的方向;其次,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投资将成为旅行社的重要业务。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不仅仅是对原有资源的组合和包装,而是要有较多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旅行社与生态旅游景区的资本融合、业务融合将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生态旅游饭店(绿色飯店)1.生态旅游饭店的产生饭店伴随人类的旅游活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在现代意义的旅游业出现以前,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饭店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非常有限,并不足以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从19世纪末起,随着大众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饭店也告别了简易客栈阶段而进入大饭店阶段,并迅速经历了商业旅馆阶段和新型旅馆阶段,在20世纪中期进入了现代饭店时代,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这时的饭店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巨大、内部装修豪华,已经成为能提供众多设施和服务的旅游接待综合体。同时,现代饭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越来越明显。据统计,一座建筑面积在8万~10万平方米的大型高层饭店,全年能源的消耗大约为1.3万~1.8万吨•121•标准煤,其能耗量并不亚于一个大型工厂。同时饭店每天还向外界排放大量的烟尘、污水和垃圾。在我国目前还有60%以上的饭店使用燃煤锅炉,一座中等规模的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一年会向大气层排放50吨烟尘、24吨二氧化硫和3000吨左右二氧化碳。饭店排放污水,除了生活污水外,还包括含油量很高的厨房污水以及含有多种有机物的洗衣房污水,这些污水都将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饭店还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若不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会造成一些严重污染的废弃物(如各种不能降解的塑料袋、塑料制品和废电池等)也混入普通垃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20世纪后期,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觉醒,现代旅游业的常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旅游业的生态化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80年代末期,一些发达国家的饭店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加强环保意识,实施环境管理。1993年,由世界11家著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组成的一个委员会召开了旅馆环境保护国际会议,通过了实施环保计划,改进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的倡议,并出版了《旅馆环境管理》一书。从那时起欧美许多国家的饭店纷纷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服务程序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着手改进经营和服务方式,极力塑造绿色饭店的企业形象。此外,由于近年来旅游饭店的有效供给能力的增长大大快于旅游住宿需求的增长速度,饭店业的竞争日趋激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烈,于是许多饭店在积极招徕客人做好开源工作的同时,也开始在如何节能、降耗、减少开支等节流工作上下工夫,以便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正是在多种内外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充分利用能源并提供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饭店产品,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作为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的绿色饭店便应运而生了。2•生态旅游饭店(绿色饭店)的标准绿色饭店不仅是一种新的饭店经营理念,而且还应有具体的评定标准和运作模式。浙江省旅游局率先制定出我国首部《绿色饭店评定标准》,并以该标准为依据在全省旅游饭店业倡导开展了创建绿色饭店(以下简称创绿)的活动。《浙江省绿色饭店评定标准》分为必备条件和备选条件两大类。其中必备条件有五条:其一,参加创建绿色饭店的活动,建立创绿组织,主要领导分管,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各部门设有负责创绿的分管人员,形成管理网络。其二,制订本饭店明确的创绿目标指标,建立健全有关节能、环保和降耗的规章制度,按要求准确、及时地填报有关报表。其三,饭店领导每季度定期检查创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记录、有整改措施,并有成效。其四,自觉遵守国家各项有关节能、环保、卫生、防疫等法律法规。•122•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其五,饭店主要公共场所和部门有创建绿色饭店活动的气氛,饭店装饰体现生态内容,有倡导绿色消费的告示和文字说明,有相关的报纸、杂志展示。这一评定标准的备选条件包括节能管理、环境保护、降低物资消耗、提供绿色产品、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等5大项74个分项。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产业支柱,旅游饭店的生态化也是旅游业生态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之一。由于有社会舆论的支持,有饭店业内在利益的驱动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其生态化进程比旅游业的其他组成部分更容易,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四)生态旅游交通1•生态旅游业中交通的特性生态旅游交通是一个交叉产业,而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既有与国民经济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共有的某些特性,又有区别于传统旅游业旅游交通的显著特性:(1)环保性。生态旅游业交通工具的环保性是指生态旅游业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交通工具。传统的交通工具对环境影响很大,如传统汽车,每燃烧1千克汽油,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0.15〜0.2千克的一氧化碳、4~8克的碳氢化合物、4〜40克的氧化氮及少量的四乙基铅,这种铅的毒性要比无机铅大100倍;又如以前火车采用煤燃料,这些对环境危害都很大。因此,要采取措施减少交通工具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一方面减少机动交通工具进入生态旅游区,另一方面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防止四乙基铅的污染,用电力作交通工具动力,减少机动交通工具尾气。(2)自然性。生态旅游业交通工具的自然性是指在生态旅游区内,尤其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提倡畜力、人力、自然能(风能、漂流)交通工具或徒步旅行,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污染,贴近大自然、贴近百姓生活,以方便旅游。即使是由于某种原因需要符合环保要求的机动车辆,在色调与风格上也应与该区域的自然文化环境相协调,避免产生视觉污染,而且在线路设计上要考虑生物生境,不靠近、不干扰珍稀濒危物种的正常生存。(3)地方性。生态旅游业交通工具的地方性是指使用的交通工具符合生态旅游区及其社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特点和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特色。比如,在云南迪庆香格里拉,马是当地藏民传统的交通工具,养马是他们的传统习惯,因此在碧塔海景区把骑马作为一个主要交通方式,不但生态旅游者有纵马高原的豪壮之气,而且社区居民也乐意参与,主动把自家养的马加入到旅游服务行业中去。2•生态旅游业中交通的基本构成根据使用地点,生态旅游业中的交通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生态旅游区外交通工具方式和生态旅游区内交通工具方式。(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生态旅游区外交通工具方式。生态旅游区外交通工具方式也就是生态旅游者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到达生态旅游区,这主要取决于生态旅游区外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该网络由公路、航空、水运和铁路等四大现代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构成。生态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常常是上述四种方式的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综合运用。(1)生态旅游区内交通工具方式。生态旅游区内交通工具除运输功能外,还有旅游参与功能。从运输功能考虑,应满足环保性的要求,而从旅游参与功能出发,应有地方性,也就是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因此,交通工具方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旅中有游,旅、游结合,对生态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最大限度满足生态旅游者的不同需求。生态旅游区内交通方式主要有陆运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三大类。(五)生态旅游商品购是生态旅游业六要素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可以增加旅游收入,繁荣市场,传播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促进轻工业水平的提高,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1.生态旅游商品的概念及类型生态旅游商品,专指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实物商品,这些商品一般具有纪念、欣赏、保值、馈赠意义或实用价值。生态旅游商品主要包括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及其他商品五大类。2.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生态旅游商品要突出其特色,也即突出说明其特点的四性。(1)地方性。地方性是体现生态旅游商品特色的关键,地方性越强,越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其纪念意义就越深远。主要表现在地方性的原材料、地方性的设计、地方性的文化内涵、地方性的艺术风格及地方性的包装。(2)环保性。传统的旅游商品有些在原材料利用、加工过程或包装材料上并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生态旅游商品的制作及包装要求在保证特色的前提上加以改进,使之无污染无公害,符合环保、卫生的标准,品质更加优良。(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生态旅游商品做到实用化,能够满足生态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如旅游食品要软包装,洗刷用品小型化、系列化,旅游鞋帽要舒适、轻便、安全等。(4)方便性。生态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是短暂的,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购物,所以小巧玲球、包装精美的商品容易引起旅游者注意,而且旅游者旅途劳累,为避免负重累累,迫切希望旅游商品小型化,包装牢固又轻便,以便于携带。•124•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六)生态旅游康乐生态旅游康乐即指旅游企业为生态旅游者进行健身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它与其他生态旅游业要素有机结合,构成生态旅游业体系。1•生态旅游康乐活动的意义在吃、住、行、游、娱、购这个旅游活动模式中,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意义有:(1)满足生态旅游者求乐、求新、求知、健身的心理需求。生态旅游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能否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为条件的。生态旅游者来到大自然,除了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外,还要以大自然为舞台,进行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娱乐活动,以满足其求乐、求新、求知和健身的心理需求,如参与当地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晚会、攀岩、登山探险、漂流、滑雪等。(2)用来调动客流、调整客源结构。生态旅游业具有动态性,在时间上有淡季、旺季和平季之分,在空间上有热点和冷点之分,而康乐活动的安排可以增加或减少生态旅游者在一地的逗留时间,在全局上起到均衡客流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季节对生态旅游业的不利影响,在旺季加速客流,在淡季吸引客源。如以文化交流为主旨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大会连续几年安排在冬季举行,就起到补充淡季客源的作用。(3)增加旅游收入。生态旅游者参与生态旅游康乐活动,一方面有些活动本身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直接增加了旅游收入,比如滑雪活动出租滑雪工具;另一方面延长了生态旅游者在目的地的逗留时间,对增加旅游收入有间接的作用。2•生态旅游康乐活动的种类生态旅游康乐活动可按活动场所分为旅游饭店的康乐活动、游乐园的康乐活动、专项旅游的康乐活动三类:(1)旅游饭店的康乐活动。三星级以上的旅游饭店和旅游度假村一般都有比较完备的康乐设施,作为配套服务设施提供给生态旅游者,主要有歌舞厅、健身房、桑拿浴、保龄球、桌球、壁球、游泳池、网球场、冲浪等。生态旅游者在旅游之余,可借助上述设施选择自己喜欢的康乐活动。(2)游乐园的康乐活动。在一些生态旅游区,设立了游乐园或游乐场,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需求来设计活动设施,如适合儿童的童话世界、秋千、转盘、滑梯、跷踐板等,适合青年人的攀登人工岩壁、模拟野战、飞越太空等惊险项目。(3)专项旅游的康乐活动。生态旅游活动由丰富多彩的专项旅游构成,如自行车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登山探险旅游,这些专项旅游中,不乏康乐活动。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例,可以在森林生态环境中进行野营、野餐、钓鱼、篝火晚会、野外生存、体能训练、滑雪、溜冰、骑马、划船、团体聚会、高尔夫球等活动。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展理念之一,充分表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十八届五中全会不仅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而且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後,并为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引领行动的作用。第一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一重要论断解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同志还就生态明制度建设做出了清晰的战略部署,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根本保障和现实路径。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顺利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全面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反思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详细研究具体建设的道路、目标及手段、方法的选择。这是一个再反思、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根据十八大以来以及几次中央全会的精神,这些制度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的好坏,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好的生态文明制度将能使建设事半功倍,而坏的制度则能使建设半途而废。各种•126•制度的完善以及各制度间的相互配合、整合是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正常运转和发挥预期作用的根本依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制度的有效监督和检查才能确保其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切活动需要对制度负责,需要做到规范优先,需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检查,了解制度落实的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纠正实际存在的问题,避免建设中的偏差,解决和处理建设中违反制度的各种情况。科学、合理、正确的生态文明制度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的根本保证,如果缺少制度的约束,将会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矛盾和挑战。这些矛盾与挑战既可能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能来自既得利益的阻碍,还可能来自于技术条件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章立制。我国环境容量有限,且十分脆弱,我们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但是目前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一些领导干部还没从唯GDP的思想桎梏中跳出来,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其内涵和本质缺乏深入的思考。公众的生态意识还很欠缺,过度消费、高碳出行、甚至破坏环境等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盛行,如捕食野生动物、偷排污水废弃物、市民生活垃圾不分类乱堆放等行为还时有发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不改变广大干部、公众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二)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中国现代化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大多数百姓摆脱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已从追求生活水平提高转变到全面提升生活品质。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供给不足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长期重点关注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制度建设更是滞后,目前还无法满足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诉求。人们期望吃得绿色、穿得绿色、行得绿色、住得绿色、用得绿色,只有体验到绿色,才能感悟到幸福、美好。但目前状况是人均绿地不足、分布不均,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城市建筑密集、房价过高、土地短缺、交通拥堵、空气不达标、水质令人担忧、垃圾占田爾城,等等。如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现状不能尽快改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就会化为泡影。(三)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目前,长期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环保投人、重经济发展轻生态建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始终没有提到重要议程,使得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如土地开发的刚性需求与城市土地存量不足的矛盾、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垃圾围城处理技术和能力不足的矛盾、工业增长中废水废气的增长快于处理设施和能力增长的矛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私家车数量的剧增,道路资源供给与机动车保有量的矛盾,等等。诸如土地瓶颈问题、垃圾问题、空气、水质问题等,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三、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要把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融入各级政府的决策、评价、考核之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基础文明建设来实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方式四大转变。(一)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相应的发展规划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国家层面上,要制定长远的国家级的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和制定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国家级的规划应以原则性为主。各个地方的生态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规划的精神,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二)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重新确立指导思想,按照防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确立生态文明地位。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现有环境法律体系,加快环境法制建设。首先,要加快我国的环境立法,针对环境资源中的新问题,加快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新理念和新的立法手段。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其次,要抓紧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逐渐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现有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修订,使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能够做到相互衔接。再次,要在法律法规上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坚持受益者或破坏者支付,保护者或受害者被偿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最后,要完善地方的环境立法,地方环境的生态立法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方面。坚持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超前立法,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有关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将在下一章重点讲解。总之,我国的生态立法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来加以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进而构建一个标本兼治的大环境立法体系。(三)转变政府职能要强化政府的能源及减排和任期绿化目标等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需要把推进各级政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或规划的项目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要进行专家论证,重大污染环境项目要立即停止。要自觉公开环境信息,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开听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态行政能力,打造生态型政府,建立有关政策体系,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根本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问题。第二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129•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务必从改革发展全局高度,深刻认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这个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改革要遵循六个坚持,搭建好基础性制度框架,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于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公有性质,湖泊、山川、空气和水,都是大自然的赐予,属于全民所有。有了产权公有这个前提,就可以建立起一个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交易制度。实施生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的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殖。自然资源资产受到重视,是因为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资源浪费、破坏、流失严重,所以重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问题,就要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核算。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要特别防止和遏制城镇污染向农村扩散。一是把统筹城乡环保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三是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在农村大量兴建固废与污水无害处理设施;四是创建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五是增加农村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明显。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就是具体的约束措施,•130•将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产生很大约束力,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近期已经施行,明确提出对官员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终身追究,构成了各级党政领导者的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制定责任清单,实现精准追责,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对领导干部的环保工作泛泛要求、笼统评议、法不责众的问责机制。责任清单不但可以用来对党政干部进行环保追责,也可以作为各级党组织提拔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清单也是对各级党政干部的一种激励机制。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施: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一系列制度将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就是要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第三节完善公民环境权利与公众参与机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即是一次积极回应。在这个绿色循环发展体系中,不仅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更要完善公民环境权利与公众参与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J质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使生态文明建设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相契合。一、公民环境权概述(―)公民环境权概念的提出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环境权的具体主张是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位医生在I960年首先提出来的。1969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位教授以公共信托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公民享•13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有环境权的SB仑。197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有13个国家参加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将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人人有在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二)公民环境权的内涵环境权应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人权。首先,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肯定。除《人类环境宣言》明确宣布了环境权外,其他如《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内罗毕宣言》等都对环境权作了阐述。其次,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生存权。环境是公民作为生物个体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空间场所的提供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保证人类的生存繁衍,环境权始终以环境作为权利媒体,要求实现人类价值观的彻底转换,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新型权利。二、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现状(―)我国有关立法缺陷1.宪法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蔡守秋先生就指出我国法律有与环境权相联系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第一章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主要是阐明了国家的环保义务与立法目的,并未将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加以确认,没有实体权利性质,致使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姿态,不可能实现对公民环境权的充分保护。只能从相关环境资源的立法中推导出公民环境权。2.环境法方面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已初成体系,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这一体系呈现出较强的政府管制型立法特点。虽然在《环境保护法》第6条、第11条第2款,《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1条中体现出了公民环境权的内容,但这一体系是建立在非持续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呈现出的特点是预防和救济少、管制多,过多地强调国家的环境保护权利和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而忽视了公民的环境权利,具有鲜明的政府管制型特点。其缺陷在于,既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防止污染发生,同时公民的权利得不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3•行政法方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环境行政法治的保障。主要表现在公民的环境知情权的规定上缺乏强制性和具体性,对公民环境决策参与权的规定不够完善,以及现行法律对环境请求权规定存在缺陷。4•民事法方面现行民事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缺乏明确规定,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在民法上,公民环境权受到侵犯时是依照《民法通则》第83条和124条的规定,即通过物权和债权的请求权来保护的。环境侵权有间接性,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提起诉讼。这就限制了原告的诉讼资格,不利于保护环境侵害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这样的原因而不能请求公力救济,X才受害者是不公平的。5•刑事法方面从我国目前公民环境权的刑事立法、司法现状看,关于环境权的刑事保障,集中在我国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中对危险废弃物管理、森林破坏、水生生物保护、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犯罪的规定及其落实,还远远不能满足保障公民环境权的需要。6•程序法方面按照目前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公民对环境侵权行为人不是都有起诉资格的。一方面是因为实体法中没有明确确定公民的环境权,另一方面是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也限制着公民的起诉权。如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就限制着公民的起诉权,而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大自诉范围里也找不到关于环境污染破坏可自诉的相关规定,因而环境权受损害的公民就不可能用《刑事诉讼法》来维护自己的环境权。(二)公民环保意识淡薄,漠视环境权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现状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民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由于公民环境权不是一种法定权利,只是一种自然权利,公众漠视其所在地区、国家的环境状况,漠视自己的环境权益的现象相当普遍。三、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实现形式公民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公民环境权只有为立法所确认后才能从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而且只有通过充分有效的实现方式和救济途径来保障,公民环境•133•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权才能成为公民的实有权利,为公民所真正享有。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鉴于法律调整对权利保障和实现的基础性地位,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途径也应当是通过立法和法律的完善调整来实现。(一)完善各类立法,保障公民环境权1•宪法保障首先要在总纲中确认公民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其次,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享受健康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环境洁净的义务。只有这样,宪法规定的公民环境权才是一项独立的具体的权利。这会使环境权的法律保护获得更为具体明确、直接的宪法依据,并为其他部门法更为细致地规定公民在环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2•环境法保障环境法应当是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基本法。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对行政机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初步的规定,但过于强调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公民的环保义务,对公民的环境权缺少规定。要改变这一政府管制型的模式,确保公民环境权的实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落实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原则;政府的行政行为要以维护公民的环境权为首要的价值取向;政府适当介入环境侵权中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行政救助;具体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立法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行政法律保障(1)确认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在法本位上确立民本位观,整个环境行政管理都应以公民的环境权利为中心。同时,行政主体必须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形成服从法律、信仰法律、尊崇法律的思想。教育公民,树立权利意识,使环境意识深入人心。(2)健全公民的环境请求权。*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实现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积极解决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和不作为。4•其他立法保障(1)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增设侵害公民环境权罪,,。所谓侵害公民环境权罪指侵害公民环境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刑法中增设环境保护自卫行为,加强对公民环境权的充分保障。环境保护自卫行为是为了使环境权免受正在发生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侵害的行为,它是基于实现环境保护自卫权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而实施的一种彳了为。(2)建立环境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环境损害行政赔偿制度。应当建立专门的补偿基金。同时采取有限度的补偿制度,可以兼顾公民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要放宽环境侵权案件的起诉资格。环境民事诉讼中有起诉资格的原告,不仅包括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而且还要包括与本案有间接利害关系的人;在环境行政诉讼中有起诉资格的原告,除行政管理相对人以外,还应包括与该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把轻微的环境侵权案件纳入刑事诉讼的自诉范围,并在相应的环境保护单行法中明确公民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有起诉权。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二)从公民自身出发保障公民环保权1.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将保护环境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政府将规划相关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并通过听证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公民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的立项、环境影响测评报告的制作过程中,充分行使环境监督的权力。2.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教育手段,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让广大公众认识到公民环境权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高度结合,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高度统一,环境和资源不仅仅属于我们当代人,而且更应属于后代人,我们当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不公正地甚至是自私地只是追求当代人的利益,而漠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3•建立环保性非政府组织行政规划中不可能听取每个个体公民的具体意见,在尊重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给公民自卫的权利来主动保护自己权利。公民自卫权利最好的表现就是组织形成各种非政府组织来反映社会上不同利益的呼声。非政府组织通过与政府平等对话,与其他强势资本对话,使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包括公民环境权这种特殊的权利得到重视与维护。公民环境权的存在,要求人们必须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多元考虑,合理分配不同利益团体对环境资源的价值需求。在行政规划中要确立以预防为主、持续发展的观念,促成政府与公民间的平等交流,构建现代公共治理服务理念。政府需要科学的精神,需要听取非政府组织的声音,将民意的表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在此基础上,•135•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再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保诉讼制度,最终较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四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阐述,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指明了方向。新《环保法》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强调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我们必须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的部署,发挥好市场配置自然资源的作用,逐步完善自然资源权益交易相关的法律制度。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原则,根据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责任保险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并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修复制度、天然林保护制度等制度建设。一、生态补偿机制概述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成为制约我国生态维护与建设的关键因素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我国的生态补偿有所成就,但生态补偿机制仍落后于生态补偿实践的要求,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生态维护与建设的需要。对生态资源的无偿使用与搭便车行为经济制约不足,刺激了恶意的掠夺性生态资源利用;同时挫伤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限制了公众对于生态建设投入的努力,直接导致了生态利益的失衡和生态状况的恶化。近年来,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一定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催生下,生态补偿立法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与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我国生态维护与建设的关键因素。(二)生态不到位,生态利益失衡,滋生不满情绪,影响社会安定由于生态补偿法律和政策的不到位,我国生态建设中出现了现有法律无法解决的新的问题,发生了一种利益失衡、不公平状况,即生态建设者、保护者的投入无法得到回报,其权益得不到维护。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在生态系统各个要素的领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领域,也发生在流域内上下游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这样产生的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利益失衡、不公平状况,容易导致生态维护与建设者的心理落差,滋生不满情绪,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三)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危机迫近,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如果生态安全问题不解决,不仅造成当代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安定无法保证,还会造成生态问题的代际转嫁,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逆的深重灾难,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我国人口多,人均生态资源较少,且生态破坏严重〇生态破坏严重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惩罚,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危机的迫近引起人们对生态安全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生态补偿促进生态维护与建设,不仅是为增强自身综合国力,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重要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世界生态安全、对全人类环境事业负责的切实行动。二、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一)公平理论真正的和真实意义上的公平乃是所有法律的精神和灵魂。实在法由它解释,理性法由它产生。但关于什么样的公平才是科学的公平观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总体而言,就目前关于公平的争论,主要形成了三种公平观:第一种是起点公平;第二种是过程公平(即通过规则约束以实现过程公平,亦称规则公平);第三种是结果公平。《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结果公平,即以现实的不平等为基础来建立公平体系,在承认市场主体资源禀賦差异的前提下,给每个主体以相对特权'追求结果大体公平。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基石即在于公平理念,即利益共享、风险分摊、平等地分配利益、公平的承担责任、公平的履行义务,受益者或施害者公正地回馈或补偿受害者。从公平观的角度来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在生态保护者和生态受益者之间寻求一种结果的平衡。(二)公共物品理论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般认为,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对它的消费都不会€致别人对该产昴消费的减少。它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公共品,增加消费者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增加,或者说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削减可供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量。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品时,不能同时排除其他人也消费这种物品。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137•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Tragedyofthecommons)和搭便车(FreeRider)问题。生态环境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的属性。一方面,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产品,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即过虔使用,资源耗竭;另一方面,当环境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恶化时只要有人付费来改善环境状况,那么所得的利益都是由公众一起来分享的,即其他人可以得到生态环境改善的收益而免于为此支付费用。这种情况下,个体对环境状况的改善支付代价所带来的惠益将由公众所分享,个体则面临着私益的受损。这就使得经济主体不愿主动为公共物品付费,而希望做一个搭便车者由他人支付环境物品的消费成本自己来坐享其成。如此一来,现实中既没有人支付生态环境改善所付出的费用,也没有人愿意从事生态建设,导致渴望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补偿制度,给予那些为保护生态资源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们一定的补偿,同时调动他们从事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最终保证全体成员的利益不受损失。三、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总体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138•(二)基本原则权责统一、合理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科学界定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参与。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补偿渠道,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统筹兼顾、转型发展。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逐步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其转型绿色发展。试点先行、稳步实施。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有机结合,大胆探索,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成效。(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分额埏重点任务森林。健全国家和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合理安排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奖励资金。草原。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适时研究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加大对人工饲草地和牲畜棚圈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根据牧区发展和中央财力状况,合理提高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充实草原管护公益岗位。湿地。稳步推进退耕还湿试点,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率先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开展补偿试点。荒漠一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将生态保护补偿作为试点重要内容。加强沙区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管护机制。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相关权益。海洋。完善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助政策,提高转产转业补助标准。继续执行海洋伏季休渔渔民低保制度。健全增殖放流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研究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水流。在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139•理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大江大河重要蓄滞洪区以及具有重要饮用水源或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力度。耕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研究制定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毒生物农药的补助政策。(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资金,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中央财政考虑不同区域生态功能因素和支出成本差异,通过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予以倾斜。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支持力度。完善森林、草原、海洋、渔业、自然文化遗产等资源收费基金和各类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征收管理办法,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允许相关收入用于开展相关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在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为扩大资金来源,还可发行生态补偿基金彩票。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的安排使用,应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S然保护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性、流域性重点环保项目,加大对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防治,以及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生态治理与土地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采取以能代赈等措施,通过货币帮助或实物补贴,大力支持开发利用沼气、风能、太阳能等非植物可再生燃能源,来保证休樵还植,以解决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燃能问题。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人,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140*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的投资。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土地开发中积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开发性贷款,以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格局。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增收生态补偿税,开征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将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增加水资源税,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通过税收杠杆把资源开采使用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同时,加强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增强其生态补偿功能。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税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各项资源税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并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制。继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统筹各类补偿资金,探索综合性补偿办法。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研究制定相关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各类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将青藏高原等重要生态屏障作为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重点区域。将生态保护补偿作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从体制、政策上为欠发达地区的异地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加大生态脱贫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生态移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程。加大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发展环境力度。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鼓励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种污染危害或威胁严重的典型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在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探索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支援、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推动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广西广东九洲江、福建广东汀江一韩江、江西广东东江、云南贵州广西广东西江等开展跨地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141•映它们的稀缺程度,可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应,积极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完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水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逐步推行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降低治污成本,提髙治污效率。引导鼓励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合理的生态补偿。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根据各领域、不同类型地区特点,以生态产品产出能力为基础,完善测算方法,分别制定补偿标准。加强森林、草原、耕地等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跨省流域断面水量水质国家重点监控点位布局和自动监测网络,制定和完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效益评估,积极培育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机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生态保护补偿理论和生态服务价值等课题研究。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形成损害生态者赔偿的运行机制。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保护者通过生态产品的交易获得收益,发挥市场机制促进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完善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平台。探索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等水权交易方式。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排污权交易,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落实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要考虑贫困地区实际状况,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实施范围。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有量——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加快推进法制建设。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鼓励各地出台相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142•1•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只有明确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宪法关于生态保护的规定,是生态补偿的立法依据。在对生态危机的法律对策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生态保护条款列入宪法。我国《宪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所以,建议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应在原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的分散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将因生态保护所得的补偿直接分配给自然资源经营者和管理者,并建立起责权利相协调的竞争和激励机制。2•完善相关部门法由于我国各政府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纷争,生态环境建设地区与生态环境受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日益扩大,所以还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法律与非环境资源法的法律共同形成的法律体系。建议制定关于生态补偿的行政法规,使参与生态补偿工作的执法者的行为和行政执法过程受法律约束,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生态补偿的程序化和法制化,还有利于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对于《民法》,其作为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应建立适应生态补偿的物权制度。建议在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如我国西部地区,实行特殊的物权制度,特别是土地、草原、山林、水面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如延长森林和草原的承包期,将承包权物权化等。对于《刑法》,按照生态补偿的要求,主要是完善其立法目的,要从保护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转向包括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如果法律中对破坏环境的处罚规定没有达到一定的威摄力,就难以预防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而生态资源的效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问题的今天,其作用不容置疑。3.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对生态补偿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对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忽视。目前,作为综合性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其实际上是防治污染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关于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规定更不够具体明确。由于当时的立法背景,《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143•都偏重于污染防治,只规定了对排污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进行收费,而没有考虑对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所产生的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因此,要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作必要的修改:对《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进行更新,引进生态保护的思想。将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上升为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的范畴,使国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法制化。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相关内容,增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比重,改变其偏重于污染防治的现状,从整体上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强调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和整治。4.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建立起一套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相统一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如: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生态效益价值,对开发利用者应承担的保护环境的义务未作规定;有的单行法未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其立法目的;有的法律立法措施过于抽象化,法规之间缺乏协调性,存在立法空白;另外有些法律规定偏重于经济利益,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充分实施。生态补偿法律应与其他环境资源法形成体系,建立起一套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相统一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减少各部门法之间的适用冲突。对《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自然资源法已确立的生态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其它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要增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加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生态补偿要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因为环境影响评价能解决和满足生态补偿融入环境保护实践所需各种条件,又具备独特的优势和便利。同时,修改环境保护标准中的某些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生态补偿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5•制定《生态补偿条例》针对目前我国具体的生态补偿办法、法律缺失的状况,应尽快加强关于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专项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各生态补偿主体及其义务、生态补偿责任、补偿形式、补偿标准的制定方法等等,对一些成熟的政策及时在法律上予以规范化,使之实质上具有法律的地位,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避免政府不合理的滥用补偿费用,并可以对市场机制下的生态补偿纠纷进行及时的处理,为生态补偿制度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建议制定《生态补偿条例》,使这一制度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条例中可以对生态补偿的目的、原则、具体制度、标准、程序、途径等以及补偿的主体、对象、范围、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6.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政策的法律辅助手段作用现代行政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打破政府的政策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之•144•间的泾渭分明的状况,政策与法律相互渗透与配合,趋同作用,这在环境法领域更显特色。在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政策的灵活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与不足,且具有因地制宜的优势,它可以结合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多样的生态补偿方式,使生态补偿能满足多层次和全方位现实或潜在的需求,可以成为推进生态补偿的法律辅助手段。(六)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部际协调机制,加强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指导协调,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解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各项任务的统筹推进和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补偿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奖惩制度。及时总结试点情况,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加强督促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每年向国务院报告。各级审计、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审计和监察。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督察行动和结果要同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有机结合。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落实不力的,启动追责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产品有价、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营造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i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技和理论支撑。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很多重大问题急需深入研究,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例如,需要探索加快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及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制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提出资源耗减、环境损失的估价方法和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三废排放总量等统计指标,使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性得到显现。还应努力提高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利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第八章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它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的生态准则,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的增长需求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限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题,将法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法治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重要性,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设计不同的目标,通过法治手段,运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很多,具体问题及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法不健全,相关法律协调性差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以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正在积极开展中。我国相关生态保护的很多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多年,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实际情况。法律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已经大大超出了旧的法律调整范围。虽然我国有一部《环境保护法》作为环保基本法,但实际上,其基本法地位并不牢固和强硬。同时,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也在其体系之中。但是相关法律之间却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一些法规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这对执行环境保护的部门带来很大不便,在处理相关案件中得•146•不到同一的处罚标准,也造成了立法与刑法的衔接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现极大困难。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差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良性发展。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背景下,构建一个新型的、系统的、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时机已经到了。二、预防打击和执法强度不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总是在危害产生以后才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显然是有害的。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国环境立法理念开始转变,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我国2002年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2002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虽然立法理念开始转变,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规范,但在具体的法律法规执行中却不尽如人意。对于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种预见性的结果无法作出相应的法律判定,始终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一个难题。政府在具体实施行政执法的时候,往往对企业、个人网开一面,从轻发落。因为生态安全,不像其他安全那样,一旦被侵犯会马上看到后果,生态的破坏往往是个长期的结果。而政府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一方面无法界定其最终影响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又因为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执法不力,达不到震慑作用。一个项目运行初始要做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过很多项目在没拿到环保部门的审批的情况下就悄悄上马,被发现后,只是需要补办相关手续即可。因为执法强度不够,这种现象必然杜绝不了。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就运行的项目,环保部门就不给补办手续,同时项目负责人几年内不允许从事相关项目——如果能达到这种执法力度的话,相信禾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环境影响评价还存在监管不利的问题,对已经运行的项目没有跟踪监管,最终造成环境破坏的时候,只是罚款了事。单纯的罚款不具备震慑作用,只有法律在项目全过程逐一约束,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三、生态环境法律诉讼环节存在缺陷虽然我匡2012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我国在法律上承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环节上,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重重:一是难以举证。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后果都不是能够立刻显露出来的,往往是在污染发生一段时间后才显现出污染问题。•147•废水、废气和噪声都是迅速变化的,无法等到事后取证采样,加上群众缺乏保全证据的意识,等到需要取证时,往往为时已晚。二是难以起诉。污染直接受害者大多数是普通民众,高昂的诉讼费用、律师费、鉴定费用使他们难以支付;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另一方面,污染企业都是当地政府的利税来源,有的甚至是支柱企业,地方保护使得诉讼难上加难。资料显示,环境诉讼案件中,大部分是本应得到赔偿的污染受害者败诉。这使得民间诉讼很难实现。三是难以鉴定评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产生和后果以及危害程度的计算,都是很复杂的。目前我国还缺乏有资质的生态环境污染鉴定评估机构,一些有资质的机构大都是事业单位,通常不愿意接受普通受害者的委托。加上环境污染评估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不同的机构对于同一个案件做出的结果可能不同,有的甚至相反,让法院难以判定。近几年来,随着公益诉讼的案件不断增加,法院对公益诉讼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重视,特别是2015年1月1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使环境公益诉讼相关法律制度得以保障,但是上述三个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法律诉讼依旧存在较大缺陷。四、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欲也在不断膨胀。在个人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也渐渐凸显出来,这也使自然的承受能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大环境中被忽视。在现阶段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之下,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显然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公众心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想要使环境得到保护,就必须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垃圾投放不分类甚至乱丢乱弃,不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铺张浪费的餐饮习惯,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水资源的浪费使用,等等。有些人的消费观念,甚至极具享乐主义之风。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不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使浪费之风横行,这也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枯竭,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我国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度低。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维护和处理,环保公众参与特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维护和参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生态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和实施过程,表达关切并施加影响,从而有效地结护自身环境权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就公民参与和法治的关系来说,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为:•148•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公民环境权不明确,公民参与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公民环境权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在国内法中,很多国家将环境权保护的内容写进了宪法或组织法,有的国家更是明确地将公民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我国《宪法》有对于公民环境权方面的规定,但不够明确和具体,在绝大部分环境法中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公民环境权规定,公民环境权的性质、内容模糊,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难,只是近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才有较明确的公民参与和监督的规定。现行的环境立法中虽然有了一些公民参与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以致缺乏可操作性。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此条便是原则性的条款,缺乏具体的条文支撑。再如,《噪声污染防治法》第13条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此条也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的途径、形式和程序,有关单位、主管部门以及公民都会因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而无法参与。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中的公民参与原则,其原则性的规定虽然有利于在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其适用方式,但鉴于我国公民参与的条文太少,因而对公民参与的要求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实现。(二)环境法中规定的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环境保护中的公民参与需要健全的机制来保障实施,而现行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的形式、途径和程序缺乏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由于没有经验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仍停留在宣传教育阶段,缺乏专门的公民参与保障制度,更没有激励公民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另外,我国的公民大多都是在环境污染与破坏发生后参与,并没有涉及整个环境保护的过程当中,这就导致环境保护的公民参与困难重重。(三)我国政府实施公民参与原则存在不足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长期以来都强调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核心地位,这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形势。目前,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已经进行了一些立法实践,这表明我国已开始重视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强大力量。但就公民参与原则实际执行情况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对公民参与原则认识不到位,思想上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地区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对本区域破坏环境的状况视而不见,有法不依,从而束缚了公民参与原则作用的发挥。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法律作为后盾。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正是基于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产生的法律制度体系,体现为具体的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并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来实现。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以原有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基础,以各种相关法律为补充,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制度。生态文明法律建设是实现依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一)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并不断完善,人们逐渐对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进而重新重视起生态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也要看到,这种经济髙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〇〇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经济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还要差很多,再走下去不仅影响世界和谐,还会造成内部不和谐。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重视生态平衡和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以往任时候都更加迫切。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是只靠专家的呼吁以及公益广告的播出,或是企图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来约束自己的实践行为来实现的,它要协调全社会的行动和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只有全民行动一致了,目标一致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落实到实处,才会实现社会的和谐。而这些都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调控、规范、引导和保障,只有通过法律,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行而有据,使司法机关裁而有度。(二)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产生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丨皆相处,即生态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尊重人权,崇尚法治,反对无序的状态,•150•但是和谐社会并非是没有矛盾的社会,也不存在没有矛盾的社会,有矛盾才有进步。只要存在自然资源有限这一限制条件,人们受自身个人利益的驱使,社会就会存在分歧、矛盾。而法治,正好是通过调节各种社会关系而调节利益冲突、解决矛盾、实现最终和谐的重要手段。实现生态文明,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借助于法治。(三)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屆当前突出的现实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恶化,人们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许多发达国家将高污染的产业逐渐转移到急需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据有关人士统计表明: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已将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美国也将39%以上的高污染、髙消耗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的博柏尔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导致50万人中毒,20万人受到严重伤害,2500多人死亡,这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的一个典型事例。除了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发展中国家广阔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等因素之外,他们国家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用法律的方式迫使这些高污染、难治理的厂家迁移到境外,其中就包括中国的许多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资或合资项目的引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其中的许多项目,虽然带来了短期利益,但是带来的严重污染也是需要长期治理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不止如此,在我国国内,许多污染企业也在向老少边穷的地方转移。一个典型事例是,内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中的排污大户、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的石药集团,就是在遭到抵制后,搬迁到了托克托县。石药集团距离最终端的污水湖约23千米,而其间埋下约23千米长的地下排污暗道。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管道和蓄水池竟是政府给污染企业专门量身定做的,叫人彻底领教了什么是宁可毒死,不能穷死。所以,尽快建立起生态文明的法制体系,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和引导国内外高污染企业的排污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用立法的方式严格规范我国引进外资项目的关口,细化条例,让每一种项目的引进都有法可依,以切实维护国家的利益。(四)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法治和法制不同,法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则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状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指在立法方面,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有良好的法律可以依据和遵循;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遵照法律的规定办事;执法必严,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违法必究,是指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所以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将生态文明的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生态法规、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护。若把因生态治理产生的社会关系遗漏于法律之外,那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是不完整的。吴邦国委员长在2011年全国人大年度例会上说:到2010年年底,我国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是生态文明遭到了破坏,而且这个破坏正在继续发生。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阻止破坏造成的影响继续扩大,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民的健康。所以,生态环境的立法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倶进。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执行的时间是1989年,虽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在1972年就已经提出,但遗憾的是,当时我们国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并没有成为该法的立法目的。所以,我们应及时修正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基本原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为所有相关法律的指导思想,使生态环境立法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指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同时也要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财产安全。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除了像排放髙浓度的污染物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之外,大多都是在人们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污染物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显现出危害,而且这种危害一旦发生,就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永远不会恢复。像许多矿产资源,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导致资源的枯竭,使之无法恢复或永远消失。这样,不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更是对后代的不负责任。如果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那耗费的费用甚至比毁坏生态环境•152•所取得经济利益更大,所以,事后治理的方式是不合算、不合理的。因此,釆取预防措施,同时积极治理已经产生的危害,做到防和治相结合。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便已经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防治工业污染的方针政策。1978年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进《宪法》。在1979年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时,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作为立法指导思想之一,并且为之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及防止自然资源破坏的措施。在此之后中国制定的所有环境法律也均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三)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运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何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毕律时,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环境立法指导思想,要把生态保护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列为同等重要的目标,采取同等有力的措施。在一些环境恶劣脆弱的地方发展经济,更要将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摆正态度,坚持先进的立法指导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法律的正当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加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四)坚持明确责任归责的原则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成为社会各界不断追求的目标。广大民众都知道谁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都要受到惩罚,可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来惩罚,惩罚的程度又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惩处。通过立法来确立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确立生态补偿制度,把责任具体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责任人。(五)坚持人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的原则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生物物种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各个地区之间的区域环境差别很大,各自面临的环境问题也都各具特色。因此,想找到一个统一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是不现实的。我国目前的有关生态环境的立法比较零散,不全面,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导致生态环境建设的收效甚微。所以,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在紧密联系本地经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区域的具体生态状况,针对重点生态问题确定立法重点,结合国家有关法律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第三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新秩序,用法律的武器保障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为以下几点: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文明是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明形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验告诉人们,文明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需要修正法律或者是用新的法律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来,承接文明的果实。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就是连接生态文明与法律的桥梁。法治是依良法而治,在制度实践上,它表现为法治观念、法治载体、法治运作三方面的良性互动。这其中的起点即为合理有效的立法及其运作制度,即立法的可依性为其实施之本,一些新型权利的创设、立法规范的建立成为必然要求。生态化的社会需要生态化的法律,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必要对我国现行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确立生态文明的宪法地位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所作的一系列规定,是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活动的基石。《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该条规定表明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宪法在生态法治中仍有以待改进的地方。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的主要依据是为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限制个人利益,确保人类的健康发展。为了突出环境教育和法制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将环境教育也列入宪法的各教育体系中,对全体公众,特别是在校学生开展从小做起的法治理念教育,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此外,我们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收入宪法,为生态法治提供坚实依据。现今社会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需要在生态法治的建设中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宪法地位,改变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衡量尺度的做法,保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154•和谐发展。除宪法外,部分国家的一些部门法为适应生态法治建设所作出的改进与发展也都值得我们借鉴或利用。(二)加强生态文明法治的立法体系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是生态已经遭到破坏或受到威胁,要修复遭破坏的生态,解除对生态的威胁,维护生态的应有状态。这个文明的建设是顺从,是适应。那么,生态文明下的法律也应当是适应性的法律。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时可持续发展未能成为其立法目的。而生态文明条件下的立法首先要协调的是人类惯常的开发自然的活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应及时修正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基本原则,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使生态环境立法紧跟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将立法重心由现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转变。倡导人口与生态相适应,经济与生态相适应,把生态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严厉法治重拳出击%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公益诉讼、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杀手锏,成为沉重打击环境违法者的有力武器。据环保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611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3697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2511件;环保与司法部门通力合作,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478件。《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并开始施行;立法机关正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加严。督促地方推进环保环保部约谈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要求坚决制止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以敦促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为目的的综合督查及环保约谈,在过去一年备受瞩目。河北廊坊市、江西九江市、安徽铜陵市、云南昭通市等地的党委一把手,先后出现在当地的综合督查情况反馈会上。从督企业到督政府,综合督查及环保约谈推动各地加强环境治理,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困扰河南焦作市民十余年的山阳区龙源湖公园养殖场污染彻底消除,呼和浩特市查封了沙尔营煤炭物流园区内56家无证照、无环保设施的煤场。治污攻坚初见成效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被称为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发布实施,各有十个方面35项具体措施,为打赢治污攻坚战提供了充沛弹药和真金白银。各地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提升了气质,减轻了公众的心肺之患。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38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4%;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各地以水环境质量考核为抓手,突出重点流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一些地方一度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的河流,水质改善,恢复生机。(三)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加强协调性立法理念,直接影晌着立法活动和具体法律制度设计,任何一项法律创制活动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立法理念的影响。生态立法应以保证人类社会賤永续生存和发展,保持生物圈的完善和健康为最高准则。生态环境立法的创新需要制定一部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环境基本法,为其他专门性立法提供立法基础。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扩展到相关的刑事法律、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和其他相关法律之中,促进相关法律的生态化。特别是刑法作为其他法律的保障法,最具有强制力,但刑法中没有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的生态犯罪惩罚措施。要充分发挥刑罚手段使其成为生态文明的最坚实的防线,在刑法中规定生态犯罪显然是必要的。同时,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该更详细更具体,明确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要则,使环保部门在具体案件操作中能得到更充分的法律支持。将生态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对比总结,将具有分歧的法律条文进行完善。根据实际发生的生态犯罪案件随时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生态犯罪的刑法标准加大力度。改变目前生态犯罪以结果犯和情节犯为主的结构形态,增设潜在危险犯。这样有助于将此类犯罪行为在初始时期消灭,预防生态犯罪,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二、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执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多年以来,我国生态执法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行政主导不仅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司法的地位和功能,影响了执法与司法的合力。因此,在加大环境立法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的投入,强调违法的制裁性,使通过立法确立的法律能真正发挥它的约束作用。执法工作是法律的生命,也是法治的生命力所在。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实行环境事故问责制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绝不能仅靠领导批示和专项行动,必须建立起一套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各种软策和措施制度化、规范化。为强化环境目标责任制,提高地方政府领导的环保意识,需建立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和环境保护行政不作为的环境问责制度。重点要将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之中,并将环保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和干部升迁的重要参考指标,帮助地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减少地方政府和领导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避免环境底线竞争。环境事故问责制可以督促领导干部在做重大经济、发展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要通过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境执法人员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明确政府和相关环保部门之间的权责是第一要务,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环境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身的工作态度,既考虑眼前利益更注重长远利益。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保护主义,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二)完善生态行政执法手段为确保破坏生态的犯罪案件得到及时查处,有必要建立起以检察机关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赋予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因此,要在立法上把诉讼主体扩大,不仅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诉权,而且人民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也应享有一定的公益诉权,并建立一种适合公益诉讼的特别程序,使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既有立法依据,又有司法程序保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生态执法的质量。(三)完善生态执法的监督机制生态执法的监督就是要发挥我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各政党以及新闻媒体监察和督导生态法治的建设和实现的作用,特别是监督政府是否严格贯彻执•157•行生态保护法律,认真履行生态保护职责。当前我国生态执法的法律监督体制已基本具备,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现有的监督往往表现为事后监督,都是等发生了问题,各个监督部门才履行职责,不能从执法开始前、执法过程中、执法结束后三个环节上下工夫,不能保证监督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各个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完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三、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障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此可见,我国解决环境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机关根据行政程序进行处理,二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审理。其中,诉讼是解决环境纠纷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尽管各种诉讼外解决环境纠纷的方式纷纷涌现,协商、调解、行政处理、仲裁及其混合机制在现代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就诉讼方式本身以及环境纠纷的特殊性而言,作为一种最后的、最权威的救济途径,诉讼在环境纠纷解决中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优势。因此,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诉讼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提高,要求人民法院在环境司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确立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针之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国内外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作为生态环境纠纷的解决方式之一,环境诉讼和环境审判工作也走上了专业化和专门化的道路。环境纠纷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传统的诉讼制度在解决环境纠纷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为此,有必要通过与民事案件相分离等途径,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有效保护公众的环境权。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该结合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诉讼的审判庭,明确环境诉讼案件的主管范围,把环境诉讼与民事诉讼分离开来,由经过生态环境法律专门培训的法官担任审判员,并由最高人民法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二)培养和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审判人员生态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158•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知识。要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公正的、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为了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组织处理生态案件,以提高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的质量。法院在审理专业性很强的案件的时候,也可以视案情的需要,聘请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担任人民审判员,这样,更能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公众参与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上,大家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法制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公众参与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的法律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调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则要求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刑法、民法、行政法等调整人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因为直接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所以人们对于守法的问题比较重视。任何一个企图违反法律规定的人,都会对违反法律之后的处罚后果心存顾忌,在这种情况下,守法有比较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是间接地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和利益,没有直接的触犯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关系,所以在人与自然的法律关系中,守法更依赖的是自觉而不是国家强制手段的压力,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增强公众的环境守法观念则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之后,人类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是自然的主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而且,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把环境保护这一全社会均有责任、均应参与的事业,认为主要是政府的事,过分地依赖政府。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以及政府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而对于远离自己生活的环境问题,公众就缺乏足够的关注。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上,公众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更重于对环境的保护,甚至认为为了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我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状况看,如果公众还继续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看做是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软法,那么,再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东西,而不可能铭记在公众的心里并且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要大力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第九章政府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既是现代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财力与精力去应对的治理客体,同时还是政府等治理主体存在和开展行动的场域。适宜的生态环境无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往往昭示着衰落。对于理解政府的生态管理,我们应从其管理逻辑的演变切入,分析当前的管理困境以及成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第一节政府生态管理的逻辑演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政府的生态管理,将其视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亟需公共部门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利用上的广泛性、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①黄爱宝教授则将政府生态管理的研究进一步聚焦到政府行政模式的具体问题上,赋予了政府环境和生态职能以更明晰的内容,在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下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是在于首先要建设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而这种政府即引导型而非干预型政府。②张康之教授肯定了这一研究趋势,并将近年来学界涌现而出的聚焦于政府生态管理领域的研究称为发掘了政府职能的新亮点,这是对公共行政理论的完整性建构以及实践新趋向的展开大有裨益的。③依循政府对生态环境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我们可以清晰的梳理出具有继起关系的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的无为而治阶段,工业社会中期的全面规制阶段,以及工业社会晚期、后工业社会初期的多元参与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在同一管理逻辑-①高小平:《我国政府生态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5-9。②黄爱宝:《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生态管理职能》,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0-14。③张康之:《开拓公共行政研究的新领域-—评高小平的〈政府生态管理〉》,载《新视野》,2009(3)〇'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谱系上的两端,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在不同管理维度上的探索。由此不难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演变,政府对待生态环境这一领域所持的迥然不同的管理思维以及由此引发的自身行政模式变革,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生态管理所呈现出的复杂性、流变性和紧迫性。通过解构无为而治、全面规制和多元参与三个阶段,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政府的管理逻辑,继而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态危机表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一、政府生态管理的无为而治期人类的农业社会虽然并非一派田园牧歌,但其生态管理却是长期以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现代政府从未将生态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之内造成的。换言之,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统治集团(亚洲的集权君主、官僚士大夫以及胥吏阶层;欧洲的君主、封建领主、世袭贵族和骑士阶层)利用宗教和皇权统摄社会,无论是在认知结构还是技术能力上都不足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改造,他们只是将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视为变幻莫测的神的意志,是超出其统治权力之外的神秘领域。其中,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表达了一种朴素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虽然农业社会的统治者普遍实施重农政策,但均秉承耕种的农时,并未在人工改造自然环境以求农业增收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也正是得益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尚未大规模改造自然、使用化学肥料、兴建水利工程、开采化石燃料,自然生态所拥有的自净化能力使其在人类漫长的农业社会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宜居,人类对生态的理解是与纬度(尽管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纬度、降水量与光照时间等现代农业概念)、农时历法以及作物生长相关的,并发现了同纬度地区可以很好地移植作物种籽。人类由狩猎采集走向定居农业,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发现,大约始于公元前9500年至公元前8500年,并非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地,而是出现在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中国的农业启蒙是在诸子百家时期完成的,这是一次意义重大但进程缓慢的变革,即使到了今天,虽然人类已拥有了诸多先进的科技,但食物热量超过90%的来源仍然是来自人类祖先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间驯化的植物: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①。虽然,这一阶段人类的刀耕火种会出现为了垦荒而放火烧毁森林与灌木的事情,但因其规模实在不足以破坏总体生态环境,所以前现代政府始终未将生态环境纳入必须约束臣民不得破坏的禁区,反倒是将许多生产工具(如耕牛)视为重要的资源,严禁民间私自宰杀耕牛,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影响绵延数千年,时至今日印度依旧将牛视为神圣的动①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77-78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6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物。当然i并不是说农业社会的牛、马、驴等已被驯化的家畜过着无忧的生活,为了将它们训练成听话的役用动物,人们不得不打破它们的天性和社会连接,抑制它们的侵略和性能力,并通过枷锁、兽笼、篱笆、围墙等限制它们的行动自由,同时强迫它们生活在人类共同体之中。这种大规模的集中混居的农耕畜牧生活,与狩猎采集社会的辽阔生存空间和相对松散的社会结构大相径庭,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就是极大地增加了动植物之间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频率,并使得在疫病中幸存下来的人们拥有了抗体。这些幸存者的可怕之处在人类的大航海和殖民时期才得以表现出来,举例来说,当欧洲人在美洲与印第安人第一次接触时,他们携带的病菌(天花、霍乱和鼠疫等)就导致对大陆病菌毫无抵抗力的大量印第安人迅速死亡,许多部族甚至就此消失、无人幸存。①这不得不说是两种生态环境下的物种相互交流所产生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无疑是政府应当介入管理的领域。即使如此,农业社会时期的政府依然没有将生态管理纳入其职责范围之中。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回望时不难发现,政府的这种无为并不仅仅是因为生态问题表现得并不凸显,同时,还由于统治者们没有认识到生态问题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维系统治权力的稳定上,已无暇他顾生态问题这些当时人们所认为的细枝末节。值得庆幸的是,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可以说,这其中确实拥有着部分幸运的成分。正如高小平所言,在生态自身演变的历史上,人力既有可能是幸运儿,也有可能是受害者®,截至工业社会前夕,总体来看人类是算得上幸运的。然而,这种幸运在人类开启了工业化进城之后,就戛然而止了。二、政府生态管理的全面规制期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社会这个历史阶段时,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尤其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使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受惠于这一场工业革命。与此同时,在人类陶醉于所取得的那些征服自然的成就时,自然却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今天的学界普遍将马什于1864年发表的《自然与人》视为生态研究进入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的时代标志。马什在其著作中清晰地阐明了危害生态、打破平衡的罪魁祸首即人类,然而这一重要思想并未在当时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引发相应的反思和行动,直到1962年另一本关注生态问题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才使人们①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②高小平:《政府生疾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从懵懂中警醒,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然而,此时距《自然与人》的出版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人类真真切切的错过了在工业社会治理环境问题的黄金时期。雾霾、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臭氧空洞、酸雨侵蚀、森林减少、资源瓶颈、多物种瀕临灭绝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政府的觉醒是迟钝的,当20世纪中期的行政官僚们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时,已到了不得不立即采用严刑峻法来全面遏制环境恶化的紧迫时期。即便是在政府中的环境以及生态管理机构出现十佘年之后,专门研究政府的科学(即行政管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理学)在关于政府生态管理职能及其现实问题上的探讨,依旧是一片空白。这一阶段内行政学对现实生态问题所表现出的滞后性,看来是极其不可思议的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欧洲和北美,民众高举标语和横幅,自愿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声势浩大的社会环保运动,如地球日示威游行、明智的利用(WiseUse)运动、郡县至上(CountySupermacy)运动、财产权利(PropertyRights)运动①、巴登一符腾堡州抗议核电运动②,等等。大量民众的愿望即要求政府出重拳惩治造污者,关停造污企业,政府出于经济发展和工人就业的多方面考量,并未采取民众希冀的果断措施,仅出台了限制排污的法令。®然而,立法过程的冗长和现实生态危机的紧迫形成了鲜明对比,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髙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开始了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当然,政府对待生态管理领域的这种逻辑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其中仍可大致细分为四个阶段:立法限制排污阶段、三废专项治理阶段、跨域跨界防治阶段,以及最终的政府全面规制阶段。事实上,工业化导致的生态问题早在19世纪就已初现端倪,如在老牌工业国家英国泰晤士河出现的污染问题,以及快速工业化时期的日本组尾铜矿污染事>牛,等等。20世纪50年代前后,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爆发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多诺拉镇烟雾、日本水俣病和骨痛病,以及最为臭名昭著的、持续五天并相继夺走8000余人生命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等。由于当时人们尚未厘清这些生态危机与人类工业化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所以仅针对危机表征采取了限制和应急处置措施,并未就其本原采取治理行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生态问题E1严重到任何形态的政府都无法忽视的程度,在纷纷着手组建环保机构的同①侯文蕙:《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主义》,载《世界历史》,2000(6):11-19.②江山、胡爱国:《二战后德国环保运动之肇端与演进》,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69-78。③高国荣:《美国现代环保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4):47-56。时,政府进入了针对工业三废开展专项治理阶段——通过颁布法律、提出排放标准、补贴企业减排净化、征收排污税等方式,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终端生态管理,基本上都是在最终的排污环节上做文章,总体效果并不理想。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各国政府的生态管理也突破了以环境论环境的线性思维,将环境与人口、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相继进入跨域跨界防治阶段,开始了由专项治理向综合防治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遭遇经济萧条和能源危机,政府的生态管理也在不断转型以求协调发展、就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政府的政策也逐渐向全面规制倾斜,通过制定全面的规划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注重开发和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走一条经过精密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政府生态管理的多元参与期杨启乐认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可划分为命令控制、经济刺激和劝说鼓励三个时期。①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这种分类方式与我们的划分方式相近,其中的劝说鼓励阶段既包括政府对企业减排的劝说,也包括对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鼓励,这一趋势也正#合我们对工业社会晚期、后工业社会初期的生态管理多元参与阶段的定义。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政府均感受到了来自生态危机的压力,纷纷通过制度变革和组织变革来不断调整自身职能,以求转变工业社会对生态进行全面规制的管控思维。2007年2月,全球生态管理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就气候反常、促进生物多样性、污染与健康、水资源、城市与人口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等问题展开研讨。®同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来,表明了我国政府进一步强化生态管理的决心。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为适应生态管理的新情况、新发展而进一步作出的自身组织架构调整,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管理向多元参与的生态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时期,人类世界交织出现了如下几种趋势:贝尔所谓的后工业化、弗里德曼所谓的世界扁平化、哈贝马斯所谓的市民社会崛起以及图海纳所谓的行动者归来。政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已无法独自应对生态问题,必须向其他领域的治理主体寻求合作,即在总体上呈现出政府生态管理的多元化参与。①杨启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②黄勇:《各国倡议成立联合国环境组织》,载《中国环境报》,2007-02-27,4版。宏观来看,政府的生态管理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态而渐进的协调过程,它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维持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避免竭泽而渔的开发和寅吃卯粮的消耗。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人与社会实现良性的互动,通过建立合作的、互信的、协商的伙伴关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实施对公用生态资源的合理使用。一般来说,生态环境治理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的基础之上,这并非是资本主义的拜金思想渗透到环保事业中,而是环保事业的开展必须建构在充裕的财富地层之上这一规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很难绕行的。毕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做支撑,生态管理就是空中楼阁。生态管理的多元参与期,是在协商民主的政治维度上对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展开协商的管理模式,它主张参与协商的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生态社会资源的相互协调,在对话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体利益分配格局的有序化,并通过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生态社会利益需求的合理分配。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本质在于,它能够让公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发展的决策和行动,政府生态管理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公共事务,无疑需要纳入民主政治之中,成为一个多元参与、协商治理的范本。①就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元参与的协商治理符合现代政治民主精神,然而其在运行时同样也会遭遇民主制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陷入多龙治水、问责困难的泥潭。以加拿大环境与经济圆桌会议为例,这是一个由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政府、工业界、环境组织、劳工、学术界和当地原住民代表组成的多元参与式协商组织,这些代表在其各自部门都有一定声望,具有相当的决策或发言权,其目的是会聚社会各个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借助成员的广泛性解决跨部门协调问题,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决策,促进加拿大的持续发展。②圆桌会议提出了包括经济措施、林业计划、纸浆和纸制品计划、持续发展评价、持续繁荣计划等在内的12项计划和任务。其中,明确提出持续发展渔业计划:由于加拿大海岸线长达243792千米,占世界各国海岸线总长的25%,为世界之最,其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天然的优势。但是经过近年来的过量捕捞,加拿大东部海岸一些经济价值高的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政府本想通过持续发展渔业计划结合限时、配额制度来抑制过度捕捞现象,保护海洋生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仅公共部门就有DFO、交通运输部、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防部、印第安事务及北方发展部等多个部门涉及渔业监管。为了阻止偷捕,海岸警卫队船舶飞机全天候在管辖海域巡逻,但往往数月都不会发现一起违法行为。加之各种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到①申振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17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②毛中颖《加拿大实施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计划》,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3):55-58〇持续发展渔业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之中,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渔业发展受到抑制、渔民幸福指数下降。为了挽回大量渔民的选票和政治信任,政府又不得不开发游钓渔业、补贴水产养殖业。尽管加拿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在不破坏海洋生态的前提下保障渔民利益,然而事实却是,鳕鱼等人类嗜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持续在减少。①加拿大政府所面临的生态管理多元参与困境并非孤悬的个案,可以说目前全世界各国都未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生态管理受制于三重困境,即市场竞争的伦理困境、社会参与的行动困境、政府规制的发展困境,这三重困境的成因正是下一节要分析的内容。第二节政府生态管理的现实困境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政府作为最强大而完善的治理主体,其主要负责生态问题的环保部常常被讽为没有实权的(toothless)。尽管政府持续关注生态管理问题,印发了诸如《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等多份文件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然而总体上来看,生态危机并未解除,甚至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并非政府不想对国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监管,而是由于在该领域遭遇了多重困境,导致政府的行动成了戴着枷锁的舞蹈。高小平在《政府生态管理》一书中,将目前生态管理的困境归为传统制度框架的困境,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三大制度问题:第一,政府职能的设置和工作实践对生态管理的因素考虑不够;第二,生态管理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和有效的信息系统的支撑;第三,生态管理职能法制化水平较低,生态与环境立法和执法出现条块分割现象。®黄爱宝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研究》一书中,则将目前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困境总结为:经济至上的资源环境行政理念、效率中心的资源环境行政目标、法治为本的资源环境行政方式、市场机制的资源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环境行政方法、层级控制、分工明确的资源环境行政体制、先浪费、后节约,先破坏、后保护的资源环境行政策略,并认为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在后工业社会服务行政的框架下建构两型政府。③我们采用一种不同于高小平教授、黄爱宝教授的新视角,从参与生态管理的主体类型划分,大体上可辨析出三种主要困境:第一,市场竞争遭遇的伦理困境;第二,社会参与遭遇的集体行动困境;第三,政府规制遭遇的国家发展困境。下面剖析这些困境的具体成因和表征。①潘绪伟、程家骅:《加拿大渔业政策与管理的研究载《现代渔业信息》,2010(06)3-5。②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③黄爱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研究》,235-2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一、市场主导下的困境: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与环境伦理的两难1979年至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即便考虑后发经济体的追赶效应,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奇迹。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生的是工业病问题,而且我国的这一病症较西方国家更猛烈,因为欧美工业化发展历时百年徐徐释放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却是在近30年集中爆发出来的。基于此,国家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观发展战略,力求在保障国家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业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然,在一个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国家中,能够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提供保障的无疑首推公共部门。虽然,有许多学者支持将环保事业放权给私人企业来操作,政府只作为一个生态管理的元治理者而出现,但就我国的If况来看,短期内是不现实的。这种放权的观点主要来自对政府主导的工业社会发展初期生态严重破坏的反思(无论是60年前的伦敦,还是今天的北京,都遇到了同样的环境问题),在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视阈中,企业作为造成生态破坏的罪魁必须承担起环境治理的责任。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点,即使在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育的西方国家中,两型社会的建设也不是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和自由竞争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学倡导的竞争范式下,也许市场可以促进生产部门通过资源节约降低成本,但是在环境友好方面,就是一个市场无能为力的外部性问题了,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去保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得到控制。事实上,从西方近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市场竞争不仅使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循环升级,而且在资源节约方面,也存在着现实与理论推测相反的情况。市场竞争并不必然导向资源节约,而是促使市场主体去破坏性地开采资源,即通过对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去降低生产成本。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实际情况,决定了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中国不能够步西方后尘,而是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确立起新的治理模式举例而言,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在排污许可证之前,最常见的生态管理制度是类似于计划经济的限额制,由政府给企业排污定价,主要的定价方式就是向企业征税——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而非作为一种罚款。这不仅是20世纪末中国政府采取的方式,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环境法实施期间亦是如此,即由政府强制规范企业排污和税收标准,但由于这样做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报告。②张康之:《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新话题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研究〉之序》,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的监管的难度和政治成本都很髙,导致偷排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政府不得不改变生态管理的家长式思维,转而采取更加亲市场的解决方案——排污权交易。政府通过对满足资质的企业发放排污许可来进行污染总量监控,超额排放辦遭到严厉处罚,同时政府允许企业之间可以就排污额度进行交易。用不完的企业可以将其排污指标以交易的形式出售给不够用的企业,实现排污权的流转,这样看来既解决了排污上限问题,又合理地分配了排污指标,是一种政府与企业双赢的政策。然而事实上,在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背后,真正受到伤害的或者说受到贬损的是社会的环境伦理——允许某大型排污企业向其他企业购买排污权,正如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所言的,这样做就好像允许人们付费乱丢垃圾一样。我们应当竭力强化而不是弱化破坏环境所应背负的道德耻辱①。同时,如果允许企业跨域恣意购买排污许可证来免除他们所应负担的环保义务,将付出金钱的多寡与应负担责任的大小画上等号,那么这无疑将会侵蚀未来在生态治理问题上的多方合作精神和共同牺牲意识。大企业会再次通过游说甚至贿选的方式去逃避他们应负的责任,因为这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次购买,需要股东们再多掏点钱罢了。从合作的维度审视排污交易,如果允许资金充裕的企业通过从其他小型企业那里购买排污权而使自身获得了某种减排豁免,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对自然确立了一种工具性态度,或者说,是将自然界视为一种可以模型化、指标化的简单系统,只要对其造成的污染不超过某一阈值,那么自然界就有自愈的能力,生态环境会自动借助森林、海洋和湿地来净化人们造成的污染,就像汽车的过滤和润滑系统会自动清洁并保护发动机一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将自然界工具化的陈旧的观点,在其底层的哲学本质上与自然神学派的钟表匠理论以及机械论学派的设计论并无二致,都是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为精密的机械,用牛顿的力学定律就可解释万事万物,全然无视社会和自然这些巨系统不同于机械秩序的高度复杂性特征。同时,让大企业通过购买的方式可能使其摆脱排污负罪感,认为这是自己花钱购买而来的权利,并将自然界看作只要负担了费用就可随意污染的领域。因此,通过引入市场的竞争逻辑来管理生态问题,其最终结果就是产生一个排污权交易市场,而这个市场越完善,则会使社会越难以培养环境伦理所需的精神与态度。经济范式下,市场引导着社会走向有效率的生态管理,但无涉生态道德问题,正如列维特和杜博纳所言,道德所代表的是我们希望社会运作的方式,而经济学所代表是则是世界实际运作的方式®。但是,对典型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所开展的管理,如果缺乏基①迈克尔*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72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Steveni'KLeiltandStephenJ.Freakonomics:ARogueEconomistExplorestheHiddenSideofEverything.Dtihnar.journalofPopularCulture,2006,39(4):679-680.本的道德约束,我们很难确保实现良好的生态管理。前人的智慧阐明了一个道理:当道德缺位时就需严刑登场,而前人的经验同时也证明了用重典以治乱的效果是极差的。考虑到经济学范式下的竞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争逻辑存在着这一瑕疵,那么无论这个排放交易市场多么高效,都不是我们期许的那种指向公共善好(publicgood)的生态管理路径,必须另择良途。二、社会维度下的参与困境一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的困境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为我们阐明了集体行动所面临的困境,简言之,即集团中个人的理性将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奥尔森基于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的冲突提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开创性理论,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奥尔森的理论为我们解读当前社会参与生态管理所遭遇的行动困境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他在对大组织的集体行动论述中,先从组织目的入手引出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的概念,随后在对传统集团理论的反驳和批判中提出自己的集体行动理论。其所反驳的传统集团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为: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相反,奥尔森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集团中理性的个人总会权衡自己做出行动时所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但是由于搭便车的现象,少数人总要支付髙昂的成本去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却会无条件地被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享用,因此,当一个行动者发觉自己的付出总会被集团中其他的成员坐享其成时,他的理性选择就是停止继续行动。最终,集团中全部理性的个人都不会自愿地为集团共同利益而采取任何的个人行动,使组织在总体上发生行动停滞。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无论是提出核心观点还是论证观点,抑或是解除集体行动的困境的畅想中,都自始至终贯穿着搭便车这一中心的线索②,紧紧围绕大集团和小集团的不同展开对比论证,这是对传统集团理论假设一一参加自发的社团实际上具有普遍性,而且小集团和大组织都出于同样的理由吸引成员——的质疑和反驳。大集团和小集团的对比包含了二者运作原则、个人在集团中的收益份额、组织成本、成员对组织的影响力、实现组织利益所要跨越的障碍、成员之间的接触机会以及激励方式等各个方面。奥尔森教授的结论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①高春芽:《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6〇②蒋文能.•《搭便车、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载《学术论坛》,2009(11):75-79。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即便是作者强调论述过程中引入小集团只是为了与大集团形成对比,强调大小集团运作上的差异以此来研究大集团集体行动的困境和搭便车现象,但是有学者认为集体行动理论的核心观点仍然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有力量,并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动机选择、制度形式两方面对小集团比大集团有力量这一核心观点进行重新解释。集体行动困境出现的重要原因即为搭便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指出:这些模式中(集体行动理论和囚徒困境)的每一个,其中心问题都是搭便车问题®。它们都说明,在自愿供给集体物品的条件下,不合作是自利者的理性选择。但是同时,搭便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不参与集体行动,要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个人有其他人供给集体物品的预期,自己采取不合作;二是供给某些集体物品需要满足一定规模的资源条件,个人认为自己即使采取合作也不能影响集体物品的最终供给,所以决定不参与集体行动。只有第一种情形才是导致集体行动困境的搭便车。但事实上,这两种情形均存在于大集团之中,或许在现实的生活中,第二种情况,即自暴自弃的状况反而会更多,因此要理解和试图解决实际中集体行动的困境,或许需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来共同分析。诚然,个人理性不能导致集体理性,而且集体规模越大这一趋势则越明显这一悖论,则是集体行动理论所揭示出来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是否意味着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不得不保持体量巨大的组织,就一定比小组织弱呢?或者更具体的来说,政府部门的生态管理组织,是否在集体行动中不如规模较小的企业?我们在奥尔森的研究中继续寻找就会发现,他在大小集团的对比过后,为了有效地解决大集团中集体与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问题,奥尔森提出了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selectiveincentives)这一动力机制,要求对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具体包括正面激励和反面惩罚,其中,激励又包括了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大集团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们是否具有行使强制性措施的权威和向个人提供积极诱导资源的能力。因此,在解决组织成员搭便车行为倾向的问题时,具有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selectiveincentives)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但是即便如此,这种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也仅能适用于小集团中,其原因在于集团规模越大、成员越多,赏罚分明就要花费更高额的成本,而组织成本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而剧增使之难以为继。因此,运用集体行动理论来分析政府生态管理问题时,所揭示出来的与其说是集体行动的逻辑,不如说是政府行动的困境,包括决策的困境、执行的困境、反馈的困境以及激励的困境。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27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三、政府管制的困境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洲的崛起均始于成功的工业化发展,以至于在近代世界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工业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经济体量、人口总量与国土面积均排在世界前列的大国而言,它的崛起必然无法绕开工业化,中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决定集中力量快速完成国家工业化建设。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为了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并不断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一直在实施追赶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因此,可以说一部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工业化赶超史。®在改革开放和政府持续投入的推动下,中国工业化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在越过劳动密集程度相对高的轻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后,直接优先发展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重工业,且在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并行中更多侧重于产品输出,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然而,国家快速发展工业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获得的幸福感被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所剥夺时,是否继续快速工业化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国家要通过工业化发展走向繁荣,而生态在工业化中又会遭到破坏。同时我们也无法放缓工业化进程,否则在屆际世界中将被其他国家甩在身后,拉美国家遭遇的迷失的十年之窘境时刻警示着中国。当我们深入剖析政府在生态管理中所遇到的管制困境时,会发现这其实并非发展正义与生态正义之争,而是政府通过何种方式获得合法性之争。综观各个形态的政府获取合法性之法,大致可分为农业社会的身份荫袭、工业社会的契约代理和后工业社会的治理行动。②当前政府要获得持有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就必须让人民在一个宜居的环境中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持续福利增长,但是具体到究竟应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发展工业化,还是保障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清洁生产或先污染再治理,人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扩日持久的争论。我们认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政府应当对重视工业化发展与强调生态环保孰主孰次作出阶段论的回应,即国家发展与生态环保不可偏废,但在不同阶段要注重不同的方向。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财政空虚、国力孱弱、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在我们尚无法生产出一件国际贸易市场认可的工业产品时就要求政府去追求一种清洁生产,这无异于痴人说梦。相反,若在我们国家工业化发展突飞猛进、GDP跃居世界第二之后,依然忽视.①姜爱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特征》,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3):82-86.①柳亦博、李倩:《由幻象到真实:社会治理权力正当性的嬗变》,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2):28-33。国内生态破坏的严重性,试图继续粗放式的发展工业化,利用经济上取得的光环来遮蔽环境问题的阴影,则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清晰地认识到国家正处于哪一个阶段是困难的,因为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这就给政策制定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惑。目前中国政府所遭遇的管制困境正集中表现于此,我们难以通过隐匿在表象之中的各种指标来给出现在必须转变发展逻辑的确定判断,而转型的最佳时机往往正是在犹豫不决中错失了过去。另外,政府在生态管理中的规制行为还面临着一种源自家长制(patriarchism)的行政家长作风的垢病。家长制意味着一种社会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序,在此秩序下,家长有权决定个体的权利、义务以及与整个社会的关系。①当政府的主要行政目标是为了防止民众的行为会伤害到自身时,就自然而然的带有一种家长作风。此时,政府会将国内民众视为需要通过立法等手段来监护和照顾的孩子,运用公权力替他们做出各类事物的安排,民众只需明白政府的苦心并默默接受,不需要拥有质疑或反对政府的权力。生态管理中的家长作风就是政府为了保护民众的生态环境而限制民众的自由,这也是一种与社会自治、自我判断与自我管理相对立的管理逻辑。不难想见,在人的自由意志已然觉醒、公民社会发展日趋完善、社会组织不断成长的时代大背景下,这种家长作风的生态管理将遭遇越来越多的阻力,政府无论是在行政逻辑层面还是在管理路径层面,必须尽快追赶上社会转型时期的末班车,尽快完成自我变革。而这种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政府管理变革,我们认为是朝向合作治理维度的。②第三节走向合作:政府生态管理的未来指向生态危机倒逼着政府反思和调整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方式,这种反思则引导着社会重新看待曾经备受追捧的工业文明发展路径,最终肃然惊觉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发展,早已和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背道而驰。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分,着力变革受工业文明主导的那些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以一种新的价值观,即生态价值观,以人与自然共同可持续发展,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一自然一社会的相互关系。®要注重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社会力量互补配①吴坤津、刘善仕:《家长式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73-79。②参见张康之:《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③杨启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0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笫九幸政濤生4螯理置。®有的学者将其归纳为建设两型政府,在把握社会治理模式历史转型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建构法律制度、道德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等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制度,打造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事实上,我们认为这些思想皆可划入建设合作治理的总体战略之中。我们必须看到自20世纪后期席卷全球的后工业化浪潮,这标志着我们的世界以及相应对其开展的管理都进入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不仅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诸种管理体系反复失灵,更导致了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时的频繁失控。因此,必须在政府的管理逻辑上发生转变,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场超越既有法制框架下的治理变革运动,即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由管制向合作转变、由依法治理向以德治理的转变®,这一点在政府的生态管理中尤为关键。具体来说,建设一种朝向合作治理维度的生态管理,需要紧紧把握以下要点。一、开放式合作:由分工一协作走向平等合作的生态管理生态管理领域存在着多重困境,其具体表现就是在进行生态管理时往往出现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的交叠发生。最终政府将会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生态管理的发展终将指向多元合作,通过多元主体的差异互补和整体性的治理来弥合彼此短板,从而实现一种生态善治。追求开放式的合作,要求传统治理主体正视并承认自身不是全能的,并强调补拙而非藏拙,这不但体现了传统治理主体对自身在生态治理领域的重新定位,同时更彰显了对其他具备环境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合作伙伴的尊重。在理论上来看,这种治理变革的指向性是正确的,然而在竞争逻辑高扬的工业社会中,为了合理分配稀缺的资源,工业社会造就了一个竞争的社会,希望通过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来减少由分配不均引发的冲突和矛盾。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竞争行为,这是因为,只要人是以个体的形式而与他人共存,就会为了个人的目的和需要去与他人开展竞争,不管这种个体是自然的个体还是社会的个体。人们的社会生活也表现为竞争,社会的各项制度设置也主要是为了规范人的竞争行为,是出于把人的竞争行为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的需要。也就是说,竞争是处在工业社会中的原子化的个人无可逃避的命运,竞争的逻辑已经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覆盖了整个人类世界。然而,竞争这一本属于市场的逻辑,不但在工业社会的市场中大行其道,甚至侵蚀到了社会生活和公共领域之中并一跃成为主导逻辑,其后果就是竞争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时时刻刻都处于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敌对状态,极难产生合作行为所需要的信任与依赖。同时,竞争要求一种自由状态,而竞争所①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②黄爱宝:《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③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1、2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导致的结果却又使垄断不断破坏和瓦解这种自由状态,最终走向自反的结局。在竞争的思维中,政府很难将其他治理主体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视为潜在的竞争者,政府需要在确保自身中心地位的前提下让其他主体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协助自己,而束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缚其他治理主体行动在可控范围的具体方式就是设计一系列的制度和法令。所以在工业社会中,那些曾经出现的指向合作的变革行动最终都未能成功生成合作,并不是因为人们不想实现合作,而是因为在竞争逻辑下的合作行动只能异化为对协作制度的精心设计,最终诞生的就是建构在各式各样分工和拼装基础上的协作社会。协作制度要求各主体明晰权责,然后根据各自治理的特点划定治理领域,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协作基础上为治理树立界碑——它的作用在于提醒其他人某一治理领域的产权归属,任何试图跨界跨域的治理行为都会被视为一种侵权而遭到激烈的抵制。可想而知,这种工业化流水线思维的治理供给模式在高度复杂的后工业社会必然深陷各种治理陷阱之中,因为后工业社会涌现出的新公共问题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关联性,很难在第一时间就能拨开迷雾直达问题本质,因此也就很难厘清对应的治理主体。更多的情况下,这些生态问题需要各主体进行联合治理,因为污染是不断扩散的、生态危机也是不断蔓延的,这些问题均不会因行政区域或行政界碑的存在而停止下来。然而那些界碑的存在使生态管理的联合行为变得极为复杂冗长,需要进行新的协作制度设计以及一系列由联合行动引发的授权、协商、游说、博弈、权责划分、绩效考核等等冗长的程序。可见,这种官僚作风极重的协作性治理是非常低效的,会错失很多稍纵即逝的治理机会,更多的情况是使治理出现缺位或错位现象。在竞争逻辑高扬的中心一边缘结构的社会中,控制思维和竞争逻辑在相互纠缠和拉扯中形成了一个无法逃离的黑洞,将所有指向合作的行动都迅速吞噬掉了,那些被制度所结构出的行为只能称其为合作的低级形态-—协作。事实上,真正的合作是一种以互助利他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但是在工业社会的竞争逻辑和控制思维下,合作被异化为一种在预设制度框架下的标准化协作行为,有着严苛的流程、具体的执行标准和清晰的奖惩规则。从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角度来看,xt破坏协作者进行惩罚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包括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惩罚后承担被报复的风险等。根据博弈论对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没有人会主动去担任惩罚者的角色。从演化均衡角度来看,不论惩罚者在人群中的初始比例多大,他们最终都将被更具演化适应度的合作者(事实上是协作者)所取代。但当一个族群全部都由不做惩罚的合作者组成时,背叛者就可以轻易侵入进来取代合作者。®这就意味着必须要通过一种分工的制度设计指定一部分人扮演惩罚①张私:《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演化》,载《南方经济》,2014(6):93-98.•174•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者,否则协作系统就将崩溃。现代科层制就是这种由人类创造的用以结构协作的制度建构,通过一系列去人性化、标准化、等级化、专业化的组织安排,将一整套治理活动拆分成无数个零件交予组织内部的成员,而这些成员只需要按照制度设定好的具体角色和分工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即可实现精密的组织内部大规模协作。虽然在流水线作业下实现了高效的拼装工作,但是这要求治理系统相对稳定封闭且只适用于公共问题复杂性较低的条件下。而后工业社会既具有开放性特征又具有高度复杂性特征,这就使得现代科层制及其协作制度均无法顺畅运转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府需要尽快在生态管理领域用合作逻辑置换当前的竞争逻辑,用服务思维代替当前的控制思维,唯此才能从根源上使被异化的合作(分工一协作)转变为真正的合作(开放合作)成为可能。二、动态调节:实现生态管理制度的持续演化生态管理需要制度化和标准化,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保留制度主义的生态管理。制度主义对应的是静态的治理,行动主义才与动态的治理相对应。现代性的社会治理虽然摆脱了长期以来束缚她的国家主义,却又被制度主义完全禁锢住了,所有治理行动都要在制度化的框架下展开,甚至在任何行动之前都首先想到的是建构一个制度然后在进行实践,而不是通过行动去发现适当的制度。在制度主义中,制度之于行动有着巨大的优先性,这即是说当制度与行动发生冲突时,制度之于行动的优先性使行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制度安排,任何逾越制度框架的行动都被视为违规或叛逆而遭到制止。近代以来,通过制度建构去规范社会和个人行为,通过制度去型塑社会生活模式,都是我们这个社会运行时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在人类的任何一种共同体生活中都包含着制度,或者说,人类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共同体生活都必然拥有相应的制度框架,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也就无所谓共同体及其生活了©。在人类所有的管理实践中,人们对制度有非常强烈的路径依赖,这是由于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为这种制度主义进行了成熟的理论建构。例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山洞隐喻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山洞中有许多囚人被限制行动、套上枷锁、固定头颈,在摇曳的火光照射下,他们只能看到投射在墙上的不停晃动的影子,只能听到墙壁反射回来的嘈杂回声。毫无疑问,柏拉图所描绘的这种对囚人的束缚状态就是一种异常强大的先在性的制度预设,那些虚无和飘渺的影子和回声是囚徒们一生中所感觉到的唯一真实,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这些影子和回声就是全部的现实,他们①张康之:《公共行政的行动主义》,20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②张康之:《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16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能够谈论的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对这种现实的经验。①又如,罗尔斯在论述其著名的正义理论时,就将无知之幕作为先在性的制度预设,使人们处于一种原初状态从而实现公平、正义、道德化和合作。从这一点来看,桕拉图、罗尔斯对于人类合作的生成问题应是更偏向于制度主义的,认为需要进行制度预设才能实现稳定合作。我们无意驳斥或推翻先贤们的理论深度和超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前性,然而这毕竟是在千百年前提出的,当时的社会、政治与生态环境较之已经历工业化数百年的当今世界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制度至上的思维定式会使生态管理画地为牢,但这并不是任何人或组织的固执导致的,更不应苛责柏拉图、罗尔斯或其他思想家,而是长期以来被环境倒逼的结果。必须承认制度主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合理性正在逐渐消退。在复杂性较低的环境中(如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也部分满足低度复杂性特征),尚可通过制度去计划和管理,一旦突破了制度所允许的复杂性阈值,在制度预设下所进行的治理就会频繁陷入困境之中。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动态的、不断演化的、行动主义的生态管理,需要将制度演化和行动理论引介到参与生态管理的诸多主体之中。图1生态管理制度演化模型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对制度演化的研究均有建树,其中,诺斯所提出的制度演化理论是运用较为广泛、体系相对成熟的一套分析理论。根据诺斯的研究,制度是一个社会运行的规则,它构造出了人们在社会、经济或政治方面发生交易的激励结构,制度演化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制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相互交易的困难,因此,需要一些制度来形成稳定的结构,以弱化环境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_斯在制度研究的早期(North,1973;1981)通过修改理性人假设,成功地将制度范畴纳入新古典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提出了包括产权、国家、意识形态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解释制度变迁时,诺斯基本遵循了标准的供求分析框架,假定存在一个制度供给方和制①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②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载《教学与研究》,2004(4):63-70。•176•度需求方,通过制度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制度均衡,制度变迁就表现为从一个均衡状态向另一个均衡的调整过程。①20世纪90年代之后,诺斯发现基于新古典范式的制度演化理论无法合理地解释现实世界的制度演化活动,无力解决动态制度变迁所面临的一些理论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它忽视了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不确定性及制度的复杂性问题,也缺乏对学习过程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诺斯(1990)指出,经济主体的想法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是起作用的,而制度则决定着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想法和意识形态决定了主观的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是经济主体用来解释他们身边的真实世界并采取决策的基础。②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诺斯的制度演化理论中,最为核心的三个概念可以概括为认知、不确定性和学习,制度的演化过程就是演化主体在不确定的现实世界中通过不断共享学习来完成对认知的更新,从而使得制度相应地不断更新演化。我国生态管理制度的演化过程,是从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式转变,帮助制度演化主体完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因,是社会层面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认知改变。初期们并不了解三废、重金属、核废料、过量碳排等工业污染带来的生态危害性,所以制度演化相对缓慢、滞后。在自然科学进步之后,通过共享学习,人们对污染问题有了新的认知,生态管理制度也随之演化。另外,制度主体的构成也应赋予他变化的弹性,而非固定下来仅允许某几个主体具有参与管理的资格,唯有各主体力量时刻变化,才能使得制度主体处于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之中。从制度的客体来讲,制度客体的构成也处于不断变化中。首先,由于制度主体具有能动性,制度主体在确立制度客体和制度内容上有相当大的自主性,不同的制度主体必然会选择不同的客体。其次,由于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使社会成员的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第三,由于制度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导致制度的变迁,最终也会引起制度客体的变化。从制度的形成来看,制度终是由人通过不同的顶层设计完成的。由于人所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其对社会、自然运行规律认识的有限性,即使是最高明的制度安排也不可能面面倶到。作为人为制定的制度,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影响制度绩效®。因而,我们只有将制度设计为动态的、演化的,才能有效应对时刻变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三、跨域协同:打破科层制的条条块块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主导者是公共部门,而政府的科层制又将生态管理这一跨①刘和旺:《不确定性、学习与制度演化一■论诺思的制度演化理论》,载《生产力研究》,2006(6):27-29〇②章华:《认知模式与制度演化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4):52-58。③柳亦博、李倩:《我国铅排放制度的演化分析:基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视角》,载《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3):1-6。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资鱺管葱籐a综合协调都门专业监督部门部门、跨地域的复杂问题拆解为三大条、多小块的结构,其中三大条是指负责专业监督的部门、负责资源管理的部门以及负责综合协同的部门,专业监督部门是独立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承担了主要的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也肩负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科研工作;综合协调部门则是主管综合经济管理与行政事务,其职责覆盖面更广,包括整个国家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改善、开发等等;资源管理部门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主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利用。在三大条之中,每一条又包含了诸多小块结构,既包括发改委、环保部、农业部、水利部、财政部等单位,也包括国家海洋局、各级地方政府环保局等下一级行政单位。从公共部门生态管理的权力分配格局来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行政监管权,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和改善,自然和资源保护、建设和利用等行政调节权;从公共部门生态管理的行政方式来划分,则又可分为制度规划与具体实施两种,如发改委、环保部、林业局等部门属于制度规划,而财政部、科技部等则属于具体执行。举例来说,科技部需要复杂组织研究与推广环保技术,展示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科技成果,利用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工艺、节能减排;而财政部负责把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和改善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与生态有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杠杆调整企业行为。具体的管理系统条块划分详见图2。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农业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司法部各级地方政府环保局国家发改委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国家海洋局监察部J图2我国政府生态管理行政系统由此可见,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存在着机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条块分割等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展开行政体制变革,主动去适应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新时代。在这一变革中,树立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可持续优先的伦理型管理理念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一味要求政府去进行德制建设而忽视了其他主体参与进来之后,所能为生态管理公共场注入的新能量一■其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就带来了一种道德和民主维度的管理力量。如何让社会组织以及其他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到生态治理之中,就成为政府生态管理行政体制变革、打破科层制条条块块的关键。多元合作的生态管理体系生成,需要差异化而非同质化的多元主体以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在当前的生态管理网络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治理地位难言平等。尤其是在制定生态政策时,政府拥有的公共权力与市场所掌握的大量资源优势,都会对公共议程具有极大的影响,而社会组织只是被边缘化的管理参与者、政策协商者。在追求控制或崇尚竞争的治理环境中,社会组织难以获得成长的空间,但在追求合作的治理环境中却能够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合作是人类社会构成和存在的最深层基础,而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和互信。合作治理的生成,必须要求政府和市场充分信任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帮助并引导社会组织快速成长为一个成熟完善的社会自治力量。在工业社会追求管控的生态管理中,政府与社会存在三种关系:(1)政府放权,向社会组织转移某些监管或研究职能;(2)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实现共同管控;(3)在政府主导下,培育出具备专业生态学知识的社会组织。这三种模式都是在分工一协作思维逻辑下的主体间互动,这种相互补拙的伙伴关系只能划归为合作治理的一部分内涵。因此,如何正确认知社会组织在后工业社会治理网络中的身份,对于建立治理主体之间的信任以及合作的生成至关重要。社会组织不是连接政府和市场这两个引擎的联动杆,也不是粘合两个零件的万能胶,更不是补全治理画板的最后一块拼图。在合作治理中,社会组织本身就是治理主体,而非过去的连通各主体与社会的桥梁,亦或消弭治理失灵和治理缺位的救火队员。社会组织的治理使命在于重塑治理网络结构,使其从蛛网状(单中心化)向蜂巢状(去中心化)转变■—这也就意味着长期占据社会建构话语权的中心一边缘结构即将成为历史,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虹吸效应也将随之消退。在后工业社会中,社会组织是使治理变革指向合作维度的催化剂和助燃物,是一种整合社会网络中大量行动者的组织载体。社会组织的治权并不是任何人授予或行动者们让渡的集合,而是在治理行动中获得的,并通过这种治理实践摒弃制度之于行动的先在性,促使治理系统由制度主义走向行动主义。生态管理的主体多元化、社会的崛起和环保行动者的归来现象是相伴而生的。在传统生态管理领域,寻找到各主体的权力清单是管理行动开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习以为常的分工逻辑要求先厘清权责界限,为各个主体所负责的治理领域立好界碑,然后分别由不同主体供给服务,最后再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服务拼装组合起来供应给社会。这种工业化印记明显的流水线式供给模式在后工业社会是失效的:因为后工业社会的复杂现状要求人们颠覆这一延续了数千年的社会习惯,不再着力去探寻更细致的分工机制,转而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创制进步的空间。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网络已经不再是结构洞数量众多、密集度较低、具有明显脉络的树状网络结构,也不是•179•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焉有单一明星点、权力集中、等级分明的蛛网状结构,而是个体相互联结、结构洞稀少、信息更加对称、没有治理明星点、交易费用低、资源流动快的蜂巢状网络结构,公共生活不再只是精英阶层活动的空间。与工业社会原子化个体在治理洪流中的无助感不同,后工业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对公共生活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可以为争取自己群体的利益而清晰发声,再细腻无缝的分工一协作也无法应对如此庞杂随机的公共问题。合作治理的生成预示着治理范式的转变,将会打破这种长期固化的分工一协作逻辑和中心一边缘结构。合作的去中心化特性会不断形塑和推动蜂巢状治理网络的建构,并促使传统意义上的治理主体概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治理行动者系统。这个系统与科层组织不同,并不要求抹平甚至会主动寻求合作者之间的差异性,正因为合作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合作效能才会得到放大,因此社会组织并不会成为政府的治理竞争者,更不会控制或压迫政府和市场,因为它们都是治理的共同体。合作导向的生态管理不再将控制和分工一协作奉为圭臬,而是遵循多元合作的理念,使各主体能够平等的协商、积极的互动,将治理视为他们的共同责任和荣耀。®同时,随着合作导向的生态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演化,各主体之间边界会相互融合最终实现网络的去中心化,形成一个弹性迅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平等协商的合作系统,共同为维护生态平衡提供公共服务。①柳亦博:《论合作治理的生成:从控制、竞争到合作》,载《天津社会科学》,2015(3):92-95。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十章走向生态文明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阐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体现了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刻思考,显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第一节生态文明与文明体系一、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历程早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他提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当年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现代文明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十七大报告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两个月后,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181•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由此,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加快,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就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主要工作作了具体阐发,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生态文明建设至此还没有明确地与其他四项建设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十七大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上作了一些探索,成为党中央后来相关思想的重要起点。在十七大上,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他还详细描述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8卩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实际上已经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同等的地位。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对比2007年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相关内容,在表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与其他四项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此后,类似的提法一再出现。2008年9月19日,他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加快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2008年12月15日,他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2009年9月29日,他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上,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显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加快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82•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用五个建设统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非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是简单的并列关系。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对群众健康的危害等问题,从反面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其他四个建设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自觉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宣传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着力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在于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律来保护生态环境。四中全会同三中全会确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相配合,从产权、开发保护、生态补偿、污染物防治的全过程,提出了建立生态文•183•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S卩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定完善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在于用严格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的法律制度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二、从文明体系看科学发展观从文明体系的建设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以及人的文明建设的观念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发展的体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其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多元性或多组分性、相关性、统一性或一体性、整体性。总体性也即整体性,指着眼于事物或系统的总体、全体,事物的诸属性、要素、方面、关系、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属性、作用大于其组成部分功能、属性、作用的总和。总体性方法就是在把握对象和客体的过程中确立全局和总体的观点,将对象和客体置于多重结构和复杂关系中,避免片面性、孤立性、单一性,力求总括、全面、系统。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狭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发展并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与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总体性方法密切相联的,构成了整体的系统的发展理念。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将不同领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规划和布局,形成社会整体性发展的格•184•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局。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社会构成的系统性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性决定的。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解释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主要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彼此互相作用、互相适应,形成整体合力,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全面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围绕着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形成了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其积极的、进步的成就的总和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支撑,广义的社会文明是这几个文明的总称,狭义的社会文明主要指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文明。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有序运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强调协调发展,是克服以往发展顾此失彼、对立冲突的不协调性,矫正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失衡现象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失衡状况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的失衡、区域之间发展的失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人与自然的失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失衡。要矫正失衡,就必须统筹兼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统筹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好各种利益要求。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社会各阶层、各种关系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是内在统一的,相辅相成。全面发展主要是从范围、内容上考虑,侧重广度和周全;协调发展是着眼于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结构均衡,侧重从动态上考虑如何在运动中实现平衡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涵盖全球和全人类,在时间上强调着眼于未来。确立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当做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整体。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世界趋势的准确了解、对中国国情的恰当把握、对发展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机遇和前景的科学分析等方面。其中的科学概念不是从学科划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意义上去理解,而是注重其符合规律、观念正确、思想清晰、方针对头、方法得当、具有可行性等方面去理解。科学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文明发展的含义。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是同野蛮和愚昧相对立的范畴,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发展中各种相互关系的高级属性和积极特征的复合体系,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文明发展观。第二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龜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关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很多,各有千秋。最初是一些地方与学者或研究部门结合,根据本地的特点,而制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各有特点。2008年7月,中共中央编译局课题组公布了由其和厦门市委、市政府共同研究制定的《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这是国内出台的第一个生态文明指标体系。2008年10月,贵阳市发布《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该指标体系对西部乃至全国很多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示范和先导作用。随着国家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推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的热潮也随之高涨,一些城市结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制定了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如无锡、深圳、张家港、杭州、江阴、韶关、丽水、常熟、昆山、江阴、江宁等。各地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因城市发展的特点不同而各有差异,各具特色。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在操作层面上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而且可以使决策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对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的协调发展起导向作用。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测量生态文明状态、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和对生态系统平衡进行预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综合的社会实践过程,不能把它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因此,必须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量化,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不断使科学理论逐步拓展为具体的现实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与监控标准体系。•186.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任务进行主体指标化,使目标明确,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同时也为组织和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绩效状况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并着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化、制度化、自觉化、长效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成金华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和资源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环境状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以下三方面的要求:其一,生态文明评价要体现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导向。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承载力不断接近极限。我国人均水资源缺乏,水体、土体和大气污染严重,大型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绿化率和湿地面积偏低,有些地区森林覆盖率偏低、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这些问题危害到我国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生态文明评价必须将生态系统健康作为基本内容。、其二,生态文明评价要坚持资源环境利用总量和强度控制的双重约束。未来20-30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必须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措施,改变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不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道路。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繪耗总量,倒逼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既要显著提高人均、单位土地、单位水资源、单位能源的GDP产值,又要显著降低单位GDP的污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强度。其三,生态文明评价要推动各地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观念滞后、制度体系不完善和政策措施不协调等问题。生态文明评价要考查各地k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条例的完整性、针对性和落实情况与效果,并把它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评价标准要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有利于树立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在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要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考虑不同主体功能区资源环境问题的差异性。由于我国资源环境存量、开发强度、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存在区域差异,所表现出的生态系统特征,自然资源存量、矿产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在生态文明指标选取与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例如,对森林资源充裕的山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林木、水资源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对水资源丰富的沿海及江河流域,防止污染和保护水资源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187•点;对西北干旱地区,提高生态资源存量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对制造业集中的大中型城市,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是其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要考虑评价对象的城市化程度。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群越集中,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强度就越高,绿地和湖泊存在的机会成本也更高。这不仅导致环境排放的集中发生,还使得绿地和湖泊被限制在很小的生存空间,而这些都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从而使大中型城市和城市群更容易爆发生态环境事件。因此,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考虑人口集中的大中型城市和城市群对生态系统健康和居民健康的影响。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要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环境影响。由于各地资源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依存性和流动性,评价对象与临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会相互影响:某一区域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会对相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正的影响;某一地区粗放发展和生态不文明行为会对相邻地区产生负的影响。在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中,应当反映这些影响,以便为政府制定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国土资源规划和空间开发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依据。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严耕教授主持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2011)中提出五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生态活力(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环境质量(地表水体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水土流失率、农药施用强度)、社会发展(人均GDP、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农村改水率)、协调程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转移贡献(农林牧渔业人均总产值、煤油气能源自给率、用水自给率、人口密度)。刘伟杰、曹玉昆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李媛媛、何志云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中,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综合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础,提出围绕一个中心一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意识文明等4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共30项指标。第一类指标一生态经济文明:主要从经济结构和低碳化发展等方面来构建。生态经济是一种绿色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它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双贏发展的根本途径。该类指标主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文明程度,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这是•188•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物质文明的主要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第二类指标——生态环境文明:主要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两大方面来设置。其中资源节约主要从保护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来构建;环境友好主要从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污染防治和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来构建。倡导资源节约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和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维护环境安全、促进环境友好是实现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人类的行为文明程度,切合生#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第三类指标——生态社会文明:主要从增强民生福祉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来构建。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民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该类指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了社会保障问题,体现了生态制度的文明程度,符合生态文明的内涵。第四类指标一生态意识文明:主要从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构建。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文化基础。该指标综合反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现了生态意识的文明程度,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相一致。也有人从生态物质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等方面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从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实践来看,很多版本过于偏重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对经济、民生、文化、社会进步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指标考虑得不够深入,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把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很好地量化表现出来,未能较好地达到促进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指标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的缺陷。迄今为止,国家尚未正式出台一套统一规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各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仍处于不断摸索和实践中。第三节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生态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一)生态和谐的内涵生态和谐就是生存的文明、健康状态,就是天地人之间构成客观的机制化内在自•189•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组织调节动态均衡系统,通过公正、公平的参与博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避免矛盾的x才抗,从而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生态社会和谐包括•.社会生态和谐、自然生态和谐、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系统机制的健康是生态和谐的基础。所谓健康机制就是通过程序实现维持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消除对抗矛盾的状态。问题的解决是靠内在非对抗自组织调节机制实现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发展的和平非暴力。(二)生态和谐社会的内涵生态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一体化,追求发展过程的程序化完美的最优化发展形态,就是过程与未来目标有机统一的社会。把追求未来理想的完美,转变到追求当下发展过程的最优化,实现生存最优化与未来发展目标的过程完美结合。凡是保持系统稳定状态就是生态和谐状态,凡是打破机制平衡,造成系统动荡的状态就不是和谐的生态状态。生态和谐社会是天地人关系协同演化的成熟发展社会形态。它是发展中的高级社会形态,是广义的、全面的、科学文明的社会,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作用构成的天地人关系协同演化的成熟发展社会形态。生态和谐社会就是生态民主社会。凡是系统的机制动态均衡形成的状态就是和谐状态,就是生态民主状态。所谓生态民主就是无论是社会和自然都遵循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实现生存及参与的平等,既尊重人的生存权,又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实现和谐发展、非暴力发展,避免矛盾的对抗,实现生存的双赢。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生存权,这就是生态系统民主。生态民主包括社会生态系统的民主、自然生态系统的民主与社^和自然构成的大生态系统的民主,三者共同构成了地球生物圈的大生态民主系统。过去我们只强调人的民主、社会的民主,没有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的民主,没有强调和自然系统的生态民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在维护和谐中的重要性,结果造成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秩序的混乱,使社会内部对抗性矛盾激化,社会与自然大生态系统的对抗性矛盾激化,遭到社会的报复和自然的报复。生态和谐社会是逋过遵循程序而实现动态均衡的社会,是人类内部均衡与自然均衡和谐统一于大生态系统下的社会。它由生态社会内部系统和生态自然系统以及社会与自然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在大生态系统下,实现社会的政治生态和谐化、文化生态和谐化、经济生态和谐化、社会生态和谐化、人与自然关系生态和谐化的有机统一。生态和谐社会是自我完善的社会。生态社会所追求的自我完善是由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到整体的自我完善,及至与自然关系的自我完善。生态和谐社会是和平非暴力低成本进化的社会。生态和谐社会把发展看作是动•190•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态的、不沉积矛盾、不激化矛盾的自我完善纠错机制下的渐进性进化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与时偕行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客观发展过程。生态和谐社会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社会。表现在社会领域是遵循社会生态发展规律,是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宪政、公平、效率、秩序等社会价值观的实现。表现在生态自然领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在维护自然生存的同时保证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价值观的实现。社会和自然发展要按照社会生态发展规律、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严禁破坏生物爵的平衡,以保证自然和人类协同进化。文明非暴力进化,包括政治生态和谐文明、生态经济和谐文明、生态和谐文化文明、生态和谐社会制度文明、生态自然和谐文明等。五大文明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进化和人类社会和谐自由。总之,生态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想和现实高度统一的历史发展形态,是人类对未来理想追求与现实生存的优化统一,是当前历史条件下可追求可实现的理想发展状态。生态和谐社会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矛盾的最终归宿。(三)生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与时倶进、遵循程序、优化发展、生态和谐、自我完善是生态社会的基本特征。系统的非暴力动态均衡机制就是生态民主运行机制,就是生态和谐机制,这就是生态和谐制度的根本特征。对生态规律的准确把握,生态科技高度发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高度和谐等是生态社会的应有之义。通过不断改革,构建健康发展机制,以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发展的与时倶进;通过遵循程序,公平参与,实现优化发展;通过保持系统的开放性,达到生态和谐;通过系统内生动力实现自我完善,共同构成了生态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二、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人类进化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人类内部生存矛盾及人类社会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矛盾。通过动态均衡机制制度的构建,如保持自然和谐系统、自然补偿机制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及人自身进化系统的创新,综合处理好人类社会内部政治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人与自然相联系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问题,解决人类社会内部对抗性矛盾和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再造并修复自然的、社会的、人与自然的机制化动态均衡系统,化解矛盾的对抗为和谐相处,实现机制化动态均衡与人造生态平衡的有机统一,实现理想与现实、当下与未来发展的高度一致性,达到和谐发展状态,从而彻底解决生存危机问题,是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系统的动态均衡机制运行制度设计,是实现人类内部控制及人与自然关系控制的生态和谐社会的解决路径。系统的健康的动态均衡机制的构建,也就是生态社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会运行机制的构建。当前,具体说就是人类同时面临协调自然关系和改造人类社会自身两大历史任务:一是通过构建与自然生态的健康机制系统,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也就是解决人对于自然系统破坏的矛盾;二是通过构建生态社会健康运行机制系统,处理好人类社会内部对抗性矛盾的任务。通过改革及其补偿机制,消除对抗性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如着力进行民主改革、社会保障改革、分配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等。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场复杂的生态社会系统和生态自然系统有机统一的综合性系统改造工程,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三、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辩证的系统论宇宙观是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观,就是生态系统和谐的宇宙观,就是追求程序性过程完美的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大厦的哲学基石。系统论宇宙观是机制化动态均衡的宇宙发展观,是人与社会自身及人与自然生物协同演化的宇宙观。宇宙处于永恒的动态协调机制中,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是宇宙生命、宇宙矛盾运动的共相和本质。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包括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和谐生态发展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等。生态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动荡是暂时状态,也是矛盾对抗状态。当前的危机是矛盾激化动荡、平衡机制破坏的结果。生态和谐社会是与时倶进、有机进化的天地人关系和谐的发展形态。生态社会把人与宇宙关系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构成的人与自然日益统一的历史过程。对矛盾问题解决的开放性是生态和谐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思想特征。生态社会价值观,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而是要妥善地处理矛盾,避免矛盾的激烈对抗,使其处于和谐的发展状态。x村it性矛盾解决方式是采取堵压方式,是激化矛盾的方式。生态社会的矛盾处理方式是采取疏导的方式,通过机制程序,用和平的方法处理矛盾。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核心灵魂。四、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和谐社会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马路宽•192•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这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吗?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十八大以来,无论考察调研,还是重要会议,大江南北,国内国外,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讲到哪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一)构建以生太和谐文化理念为主导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在核心价值观问题上,过去我们强调了社会的和谐,人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观,而忽略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谐及其秩序稳定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内涵、观念内涵。现在应该进一步发展为包括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在内的以生态和谐文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消除对抗、生态和谐,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生态和谐文化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乃至未来的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诉求。构建生态政治制度、生态经济制度、生态文化制度、生态社会制度、生态自然制度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实现社会内部和谐,是消除社会内部对抗性矛盾及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的根本途径。这里重点分析构建健全的生态文化形成机制。从生态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机制及制度构建上找出路,从文化传统上、制度上和文化上理顺党和人民的关系,实现政党文化、民族文化的生态和谐。构建先进的生态和谐文化发展机制,包括建设包容性多元文化发展激荡内生动力机制、生态民族软实力形成机制,形成我们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建设包容性文化发展机制,在有序的相互激荡内生机制下,形成民族特色的最先进的民族生态和谐文化。繁荣民族生态文化,关键在于能否摈弃过时的腐朽的文化传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在现实中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性多元价值观,切实保障公民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构建先进的生态文化发展机制,要有恰当的文化发展理念,吸收采纳西方一切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文化发展建立在内生动力机制基础上。通过构建健康的多元文化博弈机制,把文化的发展纳入自由开放、健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康有序、内生性发展动力充沛、法制完备的生态发展轨道。要吸取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创新现代生态文化。在继承人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塑造生态和谐的哲学价值观和民族灵魂、精神支柱,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未来的新方向。(二)构建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统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1•构建生态政治制度,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成熟的系统动态均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就中国目前来说最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党的领导与体制改革的矛盾,即政治生态和谐问题。需要探索平等参与、自由竞争、民主选举、阳光运行、权力制衡、法律规范的政治运行机制制度。构建生态政治制度,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以维护和谐发展局面。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利益多元化已成社会现实,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升级且呈现复杂化趋势,人民对民主的诉求越来越高,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在日益增长。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空间空前扩大,言论控制、言论封锁已经不可能,也为民主的发展创造了空间。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变控制言论为引导言论,发挥文化民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构建新的不同社会阶层、公民社会团体利益博弈整合机制,通过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构建,充分调动潜在的社会各阶层力量,有序推进我国的民主生态化改革进程。2•确立生态系统和谐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确立生态经济GDP增长机制。生态经济是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行综合治理,向整体生态效益要经济增•194•长,不能片面发展经济,要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之下,向生态经济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逐渐解决经济增长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探索谁污染、谁治理、谁负担为主和政府综合治理为辅的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制度。通过正确处理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构建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环境治理修复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度,污染治理决策评价监督机制及补偿机制。制定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从水资源、可再生资源布局,山区的开发规划、生态工业、农业、林果业、养殖业的宏观规划,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加快山区生态农业、生态经济林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步伐。加快山区生态林果业和退耕还林还牧的步伐,促进生态农业林果业及特种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大户和工业资金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对其进行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发挥工业资本和种植业大户及科技能手的龙头带动作用。实施对外开放。实施村村开放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引进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发展高科技高端生态农业,加快生态林果业发展,形成收益增长与生态恢复良性循环互动机制。,3•以生态文化理念为指导,建设生态和谐自然系统构建生态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人生存方式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必然选择。通过优化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与自然矛盾的对抗性。注重环境道德,强调产品的耐用、简便和易于回收,使废弃物尽可能减少;反对高消费,提倡新的简单朴素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4•构建健康的社会分配及社会保障机制制度在生产力没有完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健康的社会分配机制制度,保证物质分配的公平合理,维持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构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形成机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促进生态科技的发展等革命性变革,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科技及提高人类修复自然平衡的能力。5.把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到系统的动态性生态制度设计的高度首先,坚持改革,革除片面的索取自然观,构建生态自然和谐制度。构建科学的•195•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发展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人到生态人的转变。过去在制度设计上,只要求自然适应人类,没有把人类适应自然的因素考虑进去,片面的索取自然、掠夺自然,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历史的教训要求人类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进行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动态均衡的社会发展机制的探索。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政府自然环境修补与治理保护专项基金,用于自然环境恢复、污染治理、监督检查等。其次,进行生态和谐法制机制建设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通过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等动态运行机制建设与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和谐经济立法。坚持谁生产、谁占用资源、谁消费、谁主要负担相应环境治理成本的原则,制定资源占用税、遗产税、消费税、环境污染税的立法。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资源科技进步立法、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生态化科技进步立法等。加快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矿山资源开发、自然生态恢复立法等法治手段修复自然生态,加快沙漠化治理、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进程,打造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天高气新的绿色自然生态环境。坚决遏制自然环境的恶化进程,逐步缓解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总之,生态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为此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