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

ID:35531982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_第1页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_第2页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_第3页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昆阳镇二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毛春松《白鲸》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鲸》教学设计教学H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了解白鲸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感受白鲸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想提个问题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吗?不是大象而是鲸。见过鲸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鲸的图片。出示鲸图片师:我们看到了鲸生活在海里,体型像鱼,所以鲸字的部首是鱼部,右边是它的声旁首都北京的京字,因此它的读咅与北京的京一样是后鼻音“jing”o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吧,一定要把这个字和鲸的样子一起牢牢地装进我们的小脑袋里。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鲸家族中既美丽又聪明的成员一一白鲸。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吧!出示白鲸图片(师述:白鲸在鲸家族中体型较小,通体雪白,生性温和,聪明可爱。)出示白鲸介绍,齐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孩子们,你们喜欢白鲸吗?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吧。选择你喜欢的方法,通读课文,要求:勾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的音,画出段落,想一想课文围绕白鲸介绍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课文2、出

3、示自学牛字提示,学牛自主学习牛字词。3、课件出示生词检查自学情况。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课文围绕“白鲸”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现在能回答吗?4、交流:课文围绕“白鲸”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结合学牛回答出示板书。三、引导自读,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找一找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把握段落结构和中心句的作用。(2)自由读,并结合旁批,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并在旁边做上自己的批注。(1)交流,理解重点词语“成千上万”和“浩浩荡荡”的表达效果,以及拟人化写法的效果。(2)小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4、和步骤。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和方法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出示自学提示),下面请孩子们选择课文二到四段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段,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2、选择课文二到四段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两段,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课文,请喜欢这段的孩子齐读。(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写了什么。(3)交流通过读课文和旁批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交流自己批注的内容。出示写白鲸叫声的句子说说句子的表达特点(拟人和排比),重点理解“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变化多端”等词的表达效果以及省略号的作用。(4)想象白鲸的

5、叫声还有哪些。句子练习,出示并填空。(5)质疑。一边读,一边想:你对白鲸的口技表演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探索白鲸发出叫声的目的,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第三自然段,师范读。(2)说说这段中白鲸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灵巧、聪明、可爱)(3)出示白鲸表演视频,说说你对白鲸的情感。(4)指导感情朗读本段。交流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理解“焕然一新”,并用它练习说话。(3)指导朗读。四、品读全文,体会写法整体感知,晶读全文。引导学牛联系课文体会,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动物,会使文章更

6、加生动、有趣,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五、拓展延伸,作业练习请你也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动物的一个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