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

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

ID:3552706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_第1页
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_第2页
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_第3页
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1国内外高速线材轧制技术发展及现状1.170年代前后高速线材轧机简况(简单介绍)自1966年8月第一套高速无扭轧机在加拿大钢铁公司投产,直至70年代末,精轧机设计速度为50~70m/s,钢坯断面为80~130mm方,盘重800~2000kg。1976年以后,出现了原西得得马克型,意大利达涅利型,得英财团的阿希洛型等高速轧机,单摩根侧交45°轧机占有绝对优势,在1966~1979年世界各国已建成投产的137套机组中占80%。高速无扭精轧机组是高线生产的关键设备,它集中了当代线材生产

2、工艺和设备的新成就。该阶段的高速无扭轧机实现了高速、单线、连续无扭和微张轧制,采用Æ150~Æ210mm碳化钨辊环,采用了快速换辊和换导卫装置。高速无扭轧机机架数量的选择和工艺布置特点如下:(1)本阶段的轧制速度一般为60m/s,最大为75m/s。为提高生产能力,一般采用粗、中轧机组多线轧制,精轧机组分线布置的方式。在1978年前建成或改造的66家高线轧机中,24家为4线轧制,6家为3线轧制,二者约占总量的45%。(2)机架数随钢坯断面和成品尺寸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是粗轧7架、中轧8架、精轧10架布

3、置方式,全线25架轧机,仅在精轧入口前有一活套,成品尺寸精度受连轧张力影响较大。1.280年代高速线材轧制技术的发展(重点讲)80年代后,由于以连铸坯作为坯料的比例增加,连铸坯的断面尺寸趋于增大,及用户对小规格、大盘重线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因而线材尺寸范围已扩大到Æ5~Æ25mm,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发展,线材终轧速度已达到100m/s,设计速度达到120m/s,相应的钢坯断面尺寸均在Æ130~Æ160mm。其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方面:(1)为实现无扭精轧机增速,原侧交45°轧机改为顶交45°V型

4、轧机,向下旋转90°,设备重心下降,两根传动轴接近底面基础,机组重量较轻,倾动力矩减小。同时轧线标高下降450mm,使设备重心下降,因而具有刚性增大,振动减小,运行稳定,噪音低,视野开阔,换辊检修方便等优点[1]。1981~1990年摩根公司提供精轧速度超过100m/s(包括90m/s保证速度)的高速精轧机28套,其中1986年以后提供的100m/s10套无扭精轧机均为V型结构。其中较为典型的使1990年8月投产的巴西贝尔戈厂高速线材轧机,该套轧机共28道次,使用150mm×150mm×12800mm坯料

5、、轧制Æ5.5mm线材时,终轧速度120m/s,单线年设计产量达60万t[2]。与此同时,德马克由原侧交45°改为75°/15°,向下旋转30°,如酒钢、唐钢高线轧机;克虏伯公司将原侧交45°改为平-立交替,向下旋转45°,均向原阿希洛、达涅利公司的低重心方向发展。(2)为实现控温轧制和生产高硬度合金钢产品,轧机承载能力逐步提高,超重型轧机(VHD)被应用。此时的摩根V型轧机除有重心降低的优点外,还将同架次的轧辊中心距增加(Æ200mm机架增14mm,Æ150mm机架增6.4mm),从而增加了轴颈尺寸,辊

6、轴抗弯强度提高25%,减少了辊跳和断轴次数,轧机向重型化发展,新型超重型轧机的承受能力时普通型的1.8倍。(3)为提高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除日益完善轧后控冷外,开始采用控温轧制技术,一是降低开轧温度,二是精轧前强迫水冷,降低轧件进入精轧机温度。对于高、低碳钢,粗轧开轧温度分别为900、850℃,精轧机入口温度分别为925、870℃,出口轧件温度分别为900、850℃。为降低精轧机开轧温度,国外新建轧机分别在中轧机组前后增设水冷箱,以保证精轧温度为900℃;在无扭精轧机架之间设水冷导管,以使线材终轧温度为8

7、00℃,超重型轧机可以满足700~750℃的轧制要求。国外较为典型的控冷生产线为日本君津厂、巴西贝尔戈厂和韩国浦项线材厂。为实现无扭机架之间水冷,摩根轧机间距由710/630mm逐步改为800/750mM,V型轧机有的增至1200/820mm,摩根机组总长分别为5895、6850和10100mm,这与超重型精轧机结构的改进是一致的。(4)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和单线生产能力的增大,不仅新建长淘汰了多线轧制方案,而且一些多线生产厂家,也改为双线或单线方式,以获取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效益。例如,1991年乌克兰Mae

8、ewka冶金公司建成了双线、年产120万t的高线厂;澳大利亚BHP公司,与1988年将1975年建成的4线50m/s轧机,改为双线100m/s轧机,钢坯断面由90mm×90mm方增加到120mm×120mm方,最高机时产量达140t/h;“七五”期间,我国首钢第二线材厂、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4线轧机,也分别改成双线和3线轧机。(5)为减小连轧张力对成品尺寸精度的影响,减少精轧工艺故障,出现了单线悬臂式平-立交替的4架活套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