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93469
大小:77.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知识]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陈智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一、教材学情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一篇文言文,七年级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着重强调语文素养。《陈太丘与友期》也是初一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因而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及习惯。初屮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课作为占文阅读,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起着极大的作用。同时,初一学生求知欲强、表现欲强,但理解与分析能力较弱,授课时应在此方面多加指导。二、教学目标1•学会正
2、确流利、冇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2•分析元方的人物特点,理解其“入门不顾”的行为。3.学习元方懂礼明义的优秀品格,学会恰当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小冲突。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元方懂礼明义的优良品格,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小冲突。2.教学难点:把握元方的人物特点,理解其“入门不顾”的行为。四、教法学法教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法:口主探究法五、课时安排第二课吋六、教学流程1•故事重述,导入课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具或多媒体使用(1)老师请学生复述故事考察学生《陈太丘与友期》第一课时
3、的课后复习情况,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故事脉络图,请学生口头复述《陈太丘与友期》屮的故事。学生举手发言,根据老师的一幅故事脉络图口头复述这个故事。展示一幅画有文章故事脉络的卡纸图(如下图所示)(2)老师点评,学生补充老师对学生所复述的故事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在复述中所有所缺漏的地方,将请其他同学帮助补充,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其他同学针对发言进行适当的补充,枳极思考。故事脉络图:入门不顾陈太丘该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故事脉络图,学生通过复述《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可帮助其回顾课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4、,做好积极地上课准备,更能够使其在复述中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是口语交际与阅读课相结合的体现。同时,学生的一次复述很多时候并不能到位,通过其他同学相互补充,逐渐加深学生对于本课文的整体感知。此外,老师所提供的故事脉络图直观地展现了《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发展概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感知课文。2•聚焦人物,分析特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具及多媒体使用(1)找出元方的“言”和“行”组织学生找出文屮体现元方“言”和“行”的词句。朗读课文,找出元方“言”和“行”的词句。多媒体播放《陈太丘
5、与友期》朗诵。(2)通过“言”“行”,读兀方引导学生通过元方“言”中的“待君”、“君与家君”、“日屮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等,分析具具有懂礼明义的优良品格。通过元方“行”Z中的“门外戏”,引导学生分析其具有天真活泼的特点。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并适时做笔记。(3)难点突破针对元方“行”中的“入门不顾”,老师将此结尾进行修改设疑,组织学牛.分角色朗读,让其融入其中角色进行对比。根据老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其肓率、有个性特点的休现。分角色朗读课件内容同桌与同桌互为一组进行相耳地分角
6、色朗读,其中的一方为元方,另…方为友人。通过体验两种不同的结尾,感受作者写“入门不顾”这一行为的意图。课件展示被改结尾: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笑F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该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该环节完成的是“分析元方人物特点,理解其入门不顾的行为”这一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学会通过元方的“言”和“行”,学习其懂礼明义的优良品格,同吋,帮助其理解作者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的意图是,真实体现年仅七岁的元方直率、有个性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难点突破方而,老师对结尾进行了另类修改。针对所修
7、改的结尾,组织学生同桌Z间进行分角色阴读,对比两种不同的结尾,在体验中加深学生对于作者写“入门不顾”的意图理解,即真实地反映元方的人物形象。3•联系生活,情景表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具及多媒体使用(1)时光倒流,合理想象老师为学生提出假设,“假设时光倒流,同学们变成了7岁的小孩,而对友人人骂“非人哉”,你是怎么回答的呢?”学牛•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并积极发言。(2)正确引导,情景表演引导学牛学习元方懂礼明义的永修品格,同时也应使其知道元方在这件事情中不太妥当的地方。“那么13、14岁的你遇到这样的悄况
8、,又会怎么做”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根据故事自编一个现代小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间的小冲突。小组合作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根据故事内容用白话的形式自编自导一出小剧。学牛表演时播放音乐该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亮点所在,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此种精彩源于学生对于文本的创造能力。首先,他们时光倒流回到7岁,想象当时面对如此场景是如何应对的,能否像元方这样机智,并还原当时场景。接着,他们又回到现在,面对同样问题将通过小组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