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

ID:35490909

大小:94.92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3-25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_第1页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_第2页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_第3页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_第4页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LocatingShengjinginQingPoliticalCulture:ThePosting,CirculatingandReadingoftheImperialPoem"OdetoShengjingv作者:张一弛作者简介:张一弛(1988-),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yczhang@ruc.cdu.cn原文出处:《清史研究》(京)2018年第20181期第37-51页内容提要:乾隆八年,皇帝东巡谒陵

2、,撰《盛京赋》,将“盛京”这一地理概念从三个方而与清代政治文化相联系:优厚的自然条件,象征着大清得自天眷;淳朴的社会礼俗,展现着满人道德风尚;肇基建都的历史,启示后人不可“忘本”。继而,皇帝通过行政体系与文教组织的渠道制造、传递诗册,促使臣僚阅读。在传阅《盛京赋》的过程中,读者的关照不仅在于文学品鉴,更在于政治意涵。整个过程展现出盛清朝廷影响精神世界的渠道和能力。InEmperorQianlong'sfamouspoem"OdetoShengjing”,whichwaswrittenduringhisfir

3、stimperialtouroftheancestraltombsatShengjingin1743,theemperorassociates“Shengjing”withthreefeaturesoftheQingimperialpoliticalculture:GodJsblessingfortheadvantageousnaturalenvironment,Manchumoralkindnessfromthepurelocalcustomsandetiquette,andthehistoricalme

4、moryoftheinceptionofQingstate.Throughthepublicationandcirculationofthepoemamongofficialsandliteratithroughadministrativeandculturalchannels,theQianlongemperorsucceededindisscminatingtheideologybeyondliterarycirclesandthushadpoliticalimplicationsaswell.This

5、microcaserevealsthattheHighQingstate'sapproachesandabilitytoinfluenceeliteconsciousness.期刊名称:《明清史》复印期号:2018年06期关键词:盛京赋/东巡/商业出版业/阅读史/政治文化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14ZDB038)成果。冲图分类号]K2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87(2018)-01-0037・16〃政治文化〃指特定时空中形成的群体政治心态与

6、意识,是一国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政治权威的构建,是国家政治机器得以运行、统治精英得以凝聚的原理所在。举凡中国历代强大王朝,几乎都将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完善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①具体到清代,特别是在"乾隆盛世〃中,清高宗以〃敬天法祖"为口号,同时从上天受命、祖宗统胤两个角度汲取政治合法性,并将这两个概念与清王朝起源史事、满洲传统习俗、汉人儒学思想和文词书写等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②这是清朝能够成功统治广袤国土的重要原因之一,余荫直至今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这一政治文化

7、构建并非朝夕之间通过一纸命令完成,而是通过多种方式、经历了许多具体历史过程,在"自上而下"的推行与民间对官方的呼应中才得以实现。这些具体机理,常常不为人们所知。近距离观察盛清时代涉及政治文化建构的事件与举措”对于理解清朝文化政策的手段与意义”进而明晓统治者如何提升国家凝聚力,者0不无裨益。本文即通过剖析一个微型历史事件——乾隆八年(1743)《盛京赋》的创作、传播与阅读——来考察乾隆时代政治文化建构的方式及意义,思考清人如何通过文化传播的媒介绘制政治文化的图景。仅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盛京赋》只是一部御制诗

8、赋体裁的文学作品,然而这一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承载了清朝皇帝以"盛京"作为符号书写〃敬天"、"从俗"与"法祖"的政治文化,具有特殊意义。③不仅如此,在诗赋创作之后,皇帝将其制成数种图书,并且在具有政治属性的渠道中进行分发;不同的读者读到书册后,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这些都关乎政治文化的建构,体现了权力对观念世界的影响。近年来,围绕书籍流通与阅读的“书籍史"硏究逐渐兴起,学界对书籍传播与知识接受这一〃媒介的政治史〃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