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66105
大小:57.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随着新世纪的到來,学生群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单亲家庭子女增加、城市流动居民子女增添、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再加上来自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影响,使得学校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教育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简单“管、压、卡”的效果已不再明显,积极探索和寻求“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势在必行。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差生”,这些学生在行为、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厌学逃学、迷恋网络、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情绪困扰、学习焦虑、意志薄弱、性格缺陷、行为怪诞等等。这个群体的学生,他们具备有一个正常学生所具备的基本条
2、件,有别于由于遗传或生理缺陷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青少年群体,更有别于已经走上犯罪道路、有“反社会行为”的青少年群体,可见,问题学生依然具有“可塑性”,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可将其转化。教育工作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份日常工作,也是i份责任工作,更是一项最艰巨、最具反复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下面,本人就工作实际,肤浅地谈谈转化“问题学生”的几点体会。一、摆正心态、降低标准面对问题学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在其教育上能获取成功。要获取这种成功首先要保持一种冷
3、静、平和、自然的心态,还需不以同一尺度来衡量学生,因人而异、因材定标。1、教师要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架子,教师才能做到:心态平和,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有效地交流与沟通,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找到教育的对策。现实中,很多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要学生有一点不服从,就表现出不高兴甚至以脾气,大有恼羞成怒之态。之所以这样,也是师道尊严在作祟。2、教师要控制好口己的情绪。“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不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把控自己的情绪,积愤的情绪导致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而不理智的行为又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张、问题更加升级。3、改变他们的欲望不要太过强烈。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个性的人
4、,要完全按照你的意愿去塑造和改变几乎不可能,更何况还是问题学生。可是,很多教师都在做这不可能的事,他们总是希望学生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稍有瑕疵就严词批评,反而使得学生的逆反心理暗地滋生,最后的结果是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4、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与标准。教师对学牛•的期望值越高,就越会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是因为要求太高、太严产生的。因为高标准、严要求往往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学生不能够达到这种高标准和不能适应这种严要求时,他就会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出现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学生有恰当的期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心理学家罗
5、森塔尔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所以,指望一个“问题学生”立马成为品徳楷模和学习尖子很不现实,不仅要降低对“问题学生”的期望,还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改变自己来实现你的期望,这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二、注意观察,发现“问题”研究表明:当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要求改正的心理愿望决心最大,当第一次受批评时的心理承受力是最小的。因此,我们要注意了解和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笫一起违纪,及时给了批评教育和适当的处理,使其能下定决心立刻改正,以求教育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必须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严厉的深刻印象,从而不愿也不敢去再违抗。对于发现了的第一起违纪,决不可“宽宏大量”,如若出现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
6、,形成习惯后的批评教育就会显得疲软无力、事倍功半,不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当然,首次违纪的处理也不宜过重,超过学生的承受力,会产生逆反心理或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三、倾注爱心,感化“问题”对于“问题学生”,最忌讳的莫过于“放弃”和“歧视”。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用爱心精心阿护。许多“问题学生”恰恰是因为缺乏“爱”的产物,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无异于“久旱逢甘露”,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有的老师是以注入式的教育或以说教和管制为主,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地根据学主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习惯于对学生管、卡、压,极尽挖苦、讽刺Z能事
7、,往往收效甚微。应该要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多次与问题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技巧。因为“问题学生”总还不至于是不近人情的“冷血动物”,在给问题学生以思想、学习上的关心和教育的同时,也在生活上多多过问,甚至还帮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学校生活的温暖,另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因其是“问题学生”而置之不理,照顾了自尊心。另外可将乡情、亲情、友情用来激励“问题学生”,让其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