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

ID:35441632

大小:60.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上传者:U-991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_第1页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_第2页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_第3页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_第4页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教育观: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二)素质教育观: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党的教育方针核心部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发展、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劳动、创造、生活、健体、审美,成为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个性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时代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素质教育是终身的:纵向一一幼儿小学中学高等教育;横向一一普通、职业教育《决定》的产生标志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系统的思想1999.6.29(三)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心理成熟化;造就平等公民;培养个体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法律意识;科学精神和态度(四)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面向全体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⑤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五)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一一①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②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③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中④教育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⑤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教育目的、对象、方法、学生评价、教学内容、能力培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途径第二节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概念:人的劳动能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人的道德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①人的发展同其所在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②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③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三)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①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②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教育根本属性:以人为本。(五)中学生发展特点:①中学生在生理上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全成熟,自控能力较差②中学生的主体发展特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叛逆)③在德智体美有着鲜明的发展特点(六)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①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②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③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要求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七)有差异学生的共同发展: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身心发展水平。第三节教师观(-)教师职业基本特性:有一定的职业声望;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有自己的专业标准;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二)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三)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①复杂性:教育目的全面;教育任务多样;劳动对象的差异性②创造性: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育机智(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③主体性和示范性。④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⑤长期性和间接性。⑥个体性和群体性。(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①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②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③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④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的转变①对待师生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对待教学:帮助、引导 ①对待自我:反思②对待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合作(五)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①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②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③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④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⑤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教育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人格的形成;知识的拓展与深化;能力的提高(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态度和动机的完善;自我的形成(自我意向和尊重)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要素: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表现教师专业活动的动力基础:教师专业态度和动机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4•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乳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呈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b.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6•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发展的意识(自我诊断、自我规划、寻求支持)(六)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②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和放飞学生。③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相互支持、配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高度自觉,自我监控;身教重于言教。热爱学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2•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本体系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实践性知识(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方法);文化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本的艺术素养)3•教师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②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人才观③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4•教师职业心理素养:连高的情感特征;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七)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1•教师职业的责任:根本职责——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师职业的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师德2.教师职业道德品质:①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核心一一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认识,包括思想、政治、职业内部活动的要道德求,践行职业道德是教师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②教师职业道德情感:重要范畴——爱,教师爱。③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基本范畴——责任。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3.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①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②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③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内容,是直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资源。4.教师职业道德表现①爱岗敬业,现身教育事业②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③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的核心。④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学习和对待自己的学习。⑤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1.具体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②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③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④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⑤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2009.8.121.具体内容与解读: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力;培训与培养;考核与奖惩。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①教师思想行为:教师的思想境界水平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要热爱祖国,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依法执教。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规范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要端正教学态度,活跃课堂气氛,认真批改作业。③教师人际行为规范:学生、同事、学生家长。④教师仪表行为规范⑤教师语言行为规范。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①热爱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 ①尊重学生:教师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现;尊重学生人格、个别差异、始终信任学生。②了解学生:教师热爱学生的起点,进行教育的前提,教师公正评价学生的需要。对学生负责的体现。③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是树立正确师生观的核心问题。④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理、有度、有恒、有方。2•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3•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尊重、理解、合作。4.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尊重、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