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39088
大小:66.3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4
《聋班、培智班课程设置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泄》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而设置。该实验方案包扌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设置等内容。目录1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的原则3课程设置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荟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
2、业发展的需要,我部修订了《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试行)》、《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课程计划(征求意见稿)》,并更名为《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各盲、聋、培押学校应根据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将以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组织力量研制盲、聋、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及据新标准编写新的教材。发行和使用时间另行通知。二。。七年二月二日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
3、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培智学校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押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泄基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4、。课程设置的原则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在课程功能上,
5、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
6、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6.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在课程实施中,各地在使用国家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1.本课程方案(简称“方案”下同)立足于押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方案充分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性课
7、程体现对学生索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耍,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30%〜2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般性课程为必修课,设置以下六类科目:1)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常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押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
8、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口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2)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