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34682
大小:89.3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3-24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春期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①完整人格是对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历代教育家所津津乐道。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从内涵来看,古代教育家论述的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②孔子最早阐述了完整人格。《论语・宪问》记述:“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其中提到的臧式仲为人多智,公绰为人廉静寡欲
2、,卞庄子有勇力,冉求多才多艺。此处所谓“成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将诸多人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人,这些品质包括了智慧、廉静、勇敢、才艺以及礼乐文采等。孔子所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对孔子所说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成人,犹言全人。”他认为,人们都应当努力兼有智、廉、勇、艺等“材全德备”品质。③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要求。他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君子不器。”他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君子不能成为只是具备某一方面本领的人。④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学者如此,其他学派
3、的学者也有类似思想,只是对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像墨家对“兼士”人格的设想:“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不仅十分强调掌握众技之长,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同时还十分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擅长思维与论辩、具备优厚的德行等。再如道家,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人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状态,他把每一点社会对人的影响都视为对人性的毀坏,希望回归浑然无邪的自然状态。虽然道家崇尚个人主义,推托社会责任,但其理想人格显然不是某种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也是一种完整的人格。⑤20世纪40年代,史学家钱穆在《理想的大学》一文中批评当时中国的大学只
4、以“智识之传授”为重,这种教育只是希望人成为专家,而不是希望人成为“通人”,不仅有害于当时之国家社会,更会遗祸于国家社会之将来。他认为:“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他说,“专家”产生于互相隔离不能打通的“专业”,而“通人”产生于“通学”,产生于整体的文化和全面的教育。其所谓“通人”显然是一种完整的人格。钱穆十分有见地地指出了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缺失,即忽视“成人”的教育,忽视完整人格的养成。(摘编自杜成宪《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
5、人格理想,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B.孔子和朱熹都强调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努力兼有智慧、廉静、勇敢、才艺等全面综合的人格素养。C.“君子不器”指君子不能像某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用途,这是孔子“成人”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D.虽然道家、墨家与儒家对完整人格的理解有差异,但道墨两家学者也有追求完整人格的类似思想。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论述了我国在教育冃标或理想人格上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传统。B.第③段中,作者通过阐述“君子不器”,使文章对孔子“成人”观的论证更加完整、严密。C.第④段运用
6、比喻、引用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墨家道家等先秦学派关于完整人格教育的思想。D.文章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注重考证。例证古今结合,旁征博引而又丰富典型,有说服力。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家不仅强调掌握众技之长,还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思维论辩和徳行。B.因崇尚个人主义和社会责任,道家的理想人格不是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C.钱穆的“通人”思想和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D.古今教育家关于完整人格的教育思想对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有借鉴意义。【答案】2・A2.C3.B【解析】1.
7、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Z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対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充分体现”表述不当。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屮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
8、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吋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