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27951
大小:56.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蝙蝠和雷达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二)新授1、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岀了蝙蝠和雷达
2、之间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生: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齐读)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耍内容。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2、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⑴指名读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师: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师:⑴读到这里,你心里
3、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2)(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3、师过渡:同学们,既然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证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四、五自然段同桌讨论交流解决这几个问题。第一次试验:⑴找一找,科学家第一次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做了
4、哪些准备工作。(3)试验结果如何?生答:铃铛一个也没想,绳子一个也没碰。(4)小科学家们,从这个结果中你有何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来探路的。第二次、第三次试验:(同桌讨论交流)(1)第二次、第三次试验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2)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分别说岀第二第三次试验是怎样做的。(3)结果怎么样?教师小结: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详写第一次试
5、验,第二、三次试验略写。希望同学们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4、比较句子:你觉得哪句好?一句: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二句: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生:去掉“不同的二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三次相同的实验。如果是相同的实验,是不能证明结果的,所以不能去掉。师:你的理解力表达力都很强,相同的实验确实不能揭开蝙
6、蝠究竟靠什么飞行。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重要吗?生:最后这句好,因为光靠嘴或光靠眼,蝙蝠飞行只能到处乱撞,必须嘴和耳朵紧密配合。师:说得真好,你能读出来吗?生:读第六自然段。师: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师:好,让我们以齐读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师生齐读第六自然段。师: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呢?轻声读第七自然段,划出来。生:读文“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师:你真是目光如炬,谁再来读?
7、听众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生: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屏幕演示:师:这就是蝙蝠探路的秘密,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生(齐):科学家。师:怎么发现的?生:通过实验。生:是做了三次实验和经过反复研究才获得的。师:请同学们找出原句读一读。师:(出示课件),谁来读?生仁读“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
8、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师:比较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看法?“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说明科学家做试验很不容易。“终于"一词说明科学家经过努力,最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很佩服科学家。如果去掉“反复、终于”这两个词,就不能表达岀科学家的艰辛,所以不能去掉。师:就是说这两个词缺一不可,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齐):要准确。师:对,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生:齐读句子。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