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27867
大小:57.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编外用人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外用人问题探析编外用人问题探析一、编外用人问题产生根源(-)人员需求与编制配备的矛盾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是普遍现象,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占编制数的比例在10%以上,部分行业的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甚至高达60%以上;用工单位相对集中,以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尤为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改革不到位、职能转变不彻底,以致产生了人员需求与编制配备的矛盾,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机关而言: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
2、”的现象,导致工作任务繁重,编内人员无法完成。二是现有编内人力资源未积极盘活。一些部门和单位没有充分挖掘现有在编人员潜力,岗位管理没有跟上,存在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现象,增加的工作量不是通过内部消化方式解决,而是不断扩大编外用工规模。三是特定工作任务的压力O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各系统工作的细化,特定工作任务逐渐增多,大到综合执法、维稳、拆迁,小到各项创建达标及具体的社会事务性工作,以及各项大型会议筹备、“创城”等临时性任务,耍求高、任务重、头绪多,客观上也需耍增加人员。四是在编不在岗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不少地市的县市区现有
3、在编不在岗人员平均占编比例在10%以上。在编不在岗人员数量的增加给编内人员的补充带来了困难,使得部分单位不得不聘用编外人员来解决干部队伍力量不足问题。2•对事业单位而言:一是历史负担过重。在多轮事业单位改革过程屮,一些部门和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清理和清退一些不适合岗位需求的人员,导致新鲜力量和血液无法及时补充进來。以职业教育资源为例,在职业院校合并中,编制数量总体减少了,但不适岗的在编人员没有减下去,导致许多特色专业和前沿学科只能通过编外聘用的形式來补充专业教师队伍。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如年龄
4、、专业、技术等方面,比例失调,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再加上机制上乂缺乏正常出口,导致“有人不能做事,有事无人能做”,只能通过编外用工形式应付目前的工作。三是追求降低人力成木。编外人员的待遇往往低于同岗位的编内人员,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聘用编外人员有利于降低用工单位人力成本。四是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现在,部分可以向市场采购的服务和可以委托市场运作的业务,很多事业单位依然自行操作,没有实现从“以钱养人”向“以钱办事”转变,如有些后勤岗位完全可以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为社会化经营。(二)编外人员与用人单位的矛盾由于编外用
5、人管理体制不健全,编外人员的管理不规范,激发了编外人员与用人单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关系不和谐。有的单位不按照法律规定与编外人员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使得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引起编外人员不满,劳动争议案件和群体上访案件逐年增多。二是薪酬体系不健全。编外人员工资待遇不平衡,总体水平偏低,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单位编外人员工资水平偏低且多年不增长,更有个别单位编外人员工资还达不到当地故低工资标准线,降低了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很多编外人员的社会保险缴纳标准不一,有的甚至根本不承担编外
6、人员社会保险,大部分单位没有给编外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其他很多方面的社会保障也与在编人员差距很大。缺少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使得部分编外人员工作不出力、不负责,有违聘用编外人员的初衷。四是对编外人员规范不到位。大部分用人单位对编外人员没有建立正式规范的管理和考核标准,工作干得好,没有什么奖励,工作干得不好,也没有什么制约和惩罚机制,甚至存在编外人员利用便利条件侵害用人单位财产、信息安全和单位声誉现象,损害了用人单位利、人Thio(三)各地“土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矛盾当前,编外用T缺乏统…的管理体制,社会化用T制度诣不健全,导致
7、各地在编外用人的管理体制和用工方式上,各不相同,随意性较大,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当地的“土政策”、“土规定”、“土办法”,许多都有悖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规范主体片面化。以《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法律法规同时注重劳务人员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此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但一些地方的现行政策和规定,要么一味从用人单位利益出发,对编外人员权益保障不到位;要么从保护编外人员角度出发,只强调用工单位的义务,却忽视了对编外人员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存在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隐患。二是法律主体不清晰。当前的编外用人管理体制和编外用工
8、机制尚不健全,鉴于法律意识淡薄和法律风险规避等原因,导致编外用人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法律主体不清晰,从而存在转移法律风险和责任的可能,尤其是社会化用工中的劳务派遣最为典型。由于劳务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不足以及劳务派遣公司对法律风险的规避,劳务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后很容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