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

ID:35406754

大小:68.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_第1页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_第2页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_第3页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_第4页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桃花源记2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第二课时)主备:董庆祥课型:文言文阅读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借助注解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2.积累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学法积累】对古文的正确朗读,首先决定丁•对文句的正确理解;在此基础匕要注意语法结构结合紧密的短语不能读破;故后,还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反复诵读培养口己的语感。【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相关链接: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阅读“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完成17〜19题。(8分)17.解释下列句子屮加点的词。(3分)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③不足为外人道也()18.用

2、现代汉语写岀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19.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2分)答:答案:(8分)17.(共3分,各1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值得18.(共3分)(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乃”“无论”各1分,句意正确通顺1分)19.(共2分)能结合文章内容1分;描述怎样的世外桃源,言Z成理,1分。示例1: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山美池桑竹之属”、“其屮往来种作”、“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

3、示例2;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知识预习1.“去年今口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千百年來,写桃花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你能再写出有关桃花的一句诗词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口居易《大林寺桃花》)2•加横线字与“皆叹惋”屮的“皆”字异义的一项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屮闻有此人,咸來问讯C.具答之D.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C(因为题干屮“皆叹惋”的“皆”字译为“全,都”,而C项“具答Z”的“具

4、”解释为“详细、详尽”,所以选C项)1.“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借代,指老人与小孩二、课堂导学(一)预习展示(二)课堂探究★(一)诵读课文,导入。(二)继续学习课文。文言知识归类:(一)通假字便要还家((二)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2、复前行,欲穷其林(3、未果,寻病终(三)一词多义。②屋舍俨然【舍】①便舍船(()②乃不知有汉【乃】①乃大惊(()②寻病终(②武陵人捕龟为业【寻】①寻向所志(【为】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寻向所志(②何不试之以足(②出郭相扶将(②既岀,【志】①处处志之(【足】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扶】①便扶向路(得其船【得】①便得一山(()②太守即遣人随

5、其往()②渔人甚异之(④具答之(【其】①复前行,欲穷其林()并分别解释。【之】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闻之,欣然规往((四)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要注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理解和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短语。这类双音节短语是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组成的,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它们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有和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译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2.率妻子邑人來此绝境古义:今义:古义: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今义:5.不足为外人道也

6、。古义:今义:6.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渔人甚异之译文:2、林尽水源译文: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B美池桑竹之属译文: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來。译文:5、率妻子邑人來此绝境,不复出焉。译文: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7、此屮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8、后遂无问津者。译文: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文:(六)在括号里填入省略的成分。从语法角度设计本题,但R的不在讲语法,而在指点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因为文言文重意会,凡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某些词语,经常被省略。这里,不过是以主语、宾语的省略为例來说明这一情况。文言文屮省略主语、谓

7、语等成分,一般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而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两段话屮还有一些省略的成分未用括号标岀,也可以让学生补岀來。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來,()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口,辞去。此屮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一)要通邀,邀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