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

ID:35393776

大小:60.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_第1页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_第2页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_第3页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_第4页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改革解析【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政府的职能改革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改革经历了简政放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屮国的政府职能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关键词】治理理论政府职能国家治理【作者简介】唐光海,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和电子商务。【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2095-5103(2014)06-0006-04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伟大变革的历程中,政府所经历的改革同样深刻而广泛。在一定意义上说,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变化与政府改革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发展。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我们不难发现政府自身所经历的革命性改革。从总体上看,中国政府已经成功的从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制型政府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政府转型,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体制性保障。本文试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理理

3、论分析和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所经历的巨大变革。一、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解析绵延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不仅终结了世界体系的两级格局,同样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解放作用。在冷战的格局中,分属不同阵营的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视角和框架上也深深地受制于冷战的两级格局。人们将市场经济和竞争性选举政治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根本特征;而将计划经济和共产党的领导视之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根本特征。冷战结束后,随着两级格局的解体,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视角和框架上也力图突破上述两个格局的束缚,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普遍性

4、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止是在这个意义上,学者们提出了“治理”这个新概念。首先,治理强调政府职能的发挥需要更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纵观二十枇纪的历史,大政府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彻底废除了市场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政府职能的发挥完全依靠行政命令來完成。各个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在二战后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模式,政府职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市场的力量被国家干预所窒息。冷战结束后,政府职能的行使中更加重视市场的功能成为了克服众多政府低效率的有力药方。其次,治理强调政府职责应

5、该具有充分的责任性和回应性。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经济与社会H趋复杂化,这对于政府职责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需要具有充分的责任性,保证政府能够对于口身的决策和行为承担起责任。同时面对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境遇,政府需要更加积极有效地对于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给予回应,保证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够被吸纳进入政府的决策过程,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O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职责的责任性和回应性是现代社会中政府所必不可少的特征。再次,治理主张政府职能的行使需要更多借助于合作的方式

6、,积极运用社会中的多元化力量,而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如果说传统的政府职责依靠自上而下的方式來实现的话,那么治理的理念则要求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有机结合起來,在这两个方式的互动之中达到最佳的政府职能绩效。经济与社会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同样需要政府在职能的行使中,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要充分发动起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府职能的行使。最后,治理意味着政府行为的规则化和可预期性,这要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以提高其行为的规则化程度。从总体上看,治理概念提出了不少传统的政府管理中被忽视的新要素

7、,对于各个国家的政府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着高速现代化,同吋乂在实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而言,治理概念无疑具有相当的启发性。二、政府职能改革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将政治体制改革放在了重要的改革议程上。而这其屮,政府自身的改革成为了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历程,我们发现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改革的发展动力也日趋多样化,形成了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首先,市场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构成了推动政府职能改革的根

8、本动力和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在对外战略上加入到社会主义阵营Z中,我国在发展模式上移植了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工业化的一种体制,它的典型特征是在经济管理方式上采取了国家计划的方法,在物质生产资料方面实行公有化。苏联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国家权力來调集尽可能多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投入到国家需要的部门之中。因此就推动工业化发展而言,苏联模式具有巨大的体制优势。建国后,我国面临着迅速实现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