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

ID:35383966

大小:59.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_第1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_第2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_第3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_第4页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丰台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成果征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姓名:罗晓静工作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二中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安街头条3号邮编:100071联系电话:13810537839电子信箱:lzxuan2070@sina.com摘要:知识时代越来越依赖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丿力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一是把好历史基础知识关,提升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

2、料的能力;二是通过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垂耍途径;三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思维。另外充分挖掘第二课堂,利用研究性学习、选修课专题讲座、辩论赛等方式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高屮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耍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顺应

3、这一趋势,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现在我们大力推进索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就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思维能力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己知信息,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本质是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开拓性,综合性等特征,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他们对环境有很高的感受力,往往能觉察到别人忽略的事情而且有较强的独

4、立性和评鉴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高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始终在思索人文学科该如何向学生渗透创新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呢?在近一年的教学中,我也朝这个方向进行了不断的摸索,虽说不上系统、完善,可也有不少心得体会,将其写下来,作为一种交流。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者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5、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容、愉悦、向上的环境,着力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些都是教师实遍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了教学探索:一、把好历史基础知识关,提升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曾说过:“创新知识从何而來?我想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6、我们往往容易走向-•种误区:完全抛弃基础知识,单纯求新,求异,为了创新而创新,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课改中“新”的特点,殊不知抛开了知识基础,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就像金字塔,没有坚实的底座,必然会导致坍塌。当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各种方法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方法一通过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朵、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利用这种方法,整个中国近代史就可以整理为这样一个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木主

7、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孑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徳),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8、一二•九”运动),I•场战争(测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屮法战争、甲午小H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使学生从一定高度和整体上对近代史内容有了一个把握。方法二通过对相同或和似丿力史事件的比较,揭示出彼此Z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拿《南京条约》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