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ID:35322243

大小:22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3-23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1页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2页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3页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4页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讨论稿)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组2010年11月22日33一、现状与形势5(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状况5(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81.科技引领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8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历史性机遇83.建设创新型城市迎来科技发展新契机8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思路91.自主创新,重点跨越92.统筹布局,协调推进103.开放集成,双轮驱动104.人才优先,以用为本10(三)发展目标11——科技投入稳步增长11——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1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11——人才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12——科技载体与创新

2、创业环境更趋完善12——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12三、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12——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这条主线。13——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科技惠及民生两个重点。13——狠抓“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三大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四项科技运行机制。13(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141.提升农业技术水平142.加强农业创新载体与品牌建设143.支持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1533(二)支撑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151.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15(1)纳米技术产业16(2)新材料产业16(3)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17(4)医药及生物技术

3、18(5)节能环保产业18(6)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18(7)智能电网产业19(8)传感网络产业19(9)新型平板显示产业20(10)高端装备产业202.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203.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2(三)突出科技保障民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21.构建“智慧城市”232.加强公共安全与健康技术研究233.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44.科普事业25(四)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252.打造人才作用发挥的功能性平台263.优化人才服务环境26(五)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261.提高基础研发能力272.打造创新园区274.强化研发载体建设295.加快科技

4、中介服务机构建设30五、规划实施措施30(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30(二)加大科技投入,做强科技金融3133(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32(四)开放配置科技资源,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3233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努力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科技创新的主体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有力支撑了苏州经济社会

5、平稳、协调发展。在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苏州综合评价连年位列全省第一;苏州及各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科技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46%提高到2010年的2.2%,企业研发投入接近90%;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预计分别达到6.5万件、4万件,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0家,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企业承担部、省科技项目能力增强,2010年33争取上级科技经费6.5亿元,全市61%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科技人才集聚优势

6、日益凸显。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461人,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引进海外人才数累计超过5000人,纳入国家、省高层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数量居国内地级城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递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8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战略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7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近四分之一;科技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初步形成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昆山阳澄湖科技创新区为代表的,县区重点布局、梯度推进建设的一批科技创新园区;昆山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苏州成为唯一拥有3个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中科院纳米技术

7、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建成验收,中科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从3家增至20家,全市新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企业院士工作站397家;引进内、外资研发机构分别达93家和185家;全市建有33家创业孵化器,孵化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落实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科技政策减免税收超过20亿元。率先在省内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