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

ID:35296498

大小:30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3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_第1页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_第2页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_第3页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_第4页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经典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杭州各区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30.(8分)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现有m 1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CO气体极难溶于水,铁锈按氧化铁处理)。(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同学欲通过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乙中的最佳试剂是  。(选填序号)。①水 ②稀盐酸 ③氢氧化钠浓溶液  ④澄清石灰水(3)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防止甲中生成物被氧化,防止乙中的溶液倒吸入甲中等。请你

2、再写出一点CO气体在上述实验中起到的作用 。(4)完全反应后,该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g,同时测得装置乙增重m3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1.(8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为证明某些反应确实发生而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实验方案。(1)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甲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下列四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2)为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乙小组同学和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①乙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证明二者

3、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乙小组同学选择的试剂A的名称是  (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丙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H2SO4溶液,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H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请简述该实验方案中强调“测得pH小于7”的理由是 。833.(10分)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培养一株植物,烧杯中是全营养液。调节天平两边平衡,此时游码的位置恰好与支点正

4、对。请回答下列问题:(1)全营养液中添加了很多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所含植物生长   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A.硝酸钠   B.磷酸氢二钙   C.硝酸钾    D.硫酸镁(2)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天平的指针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该实验装置研究的是 。(3)该装置中有一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4)某同学移动游码将上述倾斜了的天平重新调节平衡,因横梁标尺上的读数无法看清,该同学测出了游码移动的距离为s,若游码的质量为m,天平的臂长为L,则光照后天平两边的质量差为  。30.(8分)泡菜,佐餐的小菜,烹饪的调料。自制泡

5、菜,原料随意挑,卫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随意。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保存时间稍长,味道变酸,刺激肠胃。那么酸味何来,可有解法?【原料准备】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头、生姜、大白菜。【制作过程】将原料与适量的食盐、白糖等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再向荷口装水至一半高度,这一过程叫腌制。【提出问题】腌好的泡菜时间一长,味道就逐渐变酸。这酸味哪来?怎么控制?【建立猜想】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判断,认为该酸味物质可能是碳酸。理由为坛内蔬菜是以C和H元素为主的化合物,与久放菜窖的白菜一样,在密封的有限空间里CO2浓度大。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通过盐、糖腌制的蔬菜细胞会失水。因此,坛内会出现

6、少量的液体(主要成分是H2O)。【评价检测】(1)坛顶荷口内装水至一半高度的目的是  。(2)请设计证明在做泡菜过程中,坛内CO2浓度大的实验(用图示或文字表达均可):  。(3)通过探究,你觉得可以如何控制酸味  。(4)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属酸性物质。要测定物质酸性的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正确的测定方法是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1.(68分)面疙瘩、手擀面、馄饨等常作为主食被端上人们的餐桌,其主要原料是面粉,此类食品的美味程度除了与烹任手艺有关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面粉的新鲜程度,因为面粉久存后,在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微生物等作用下、会生成有

7、机酸而产生酸败的现象。要判断面粉是否新鲜,用很常用的化学试剂就可以作出结论,下面就是小张同学的实验过程:步骤一:取甲、乙两只均盛有40mL自来水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g新鲜的面粉和5g待测的面粉,搅拌直至面粉液中不存在任何面团。步骤二:在配好的面粉液中,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试液,此时,观察到锥形瓶中的液态物质不变色。步骤三:如图所示,用滴管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锥形瓶内的物质显浅红色;并且在1~2分钟内不再褪色为止。分别记下消耗掉的氢氧化钠溶液数量(滴数)N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