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水突泥施工方案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

ID:35286243

大小:28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3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_第1页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_第2页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_第3页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_第4页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水突泥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施工CLZQ-8标茂县隧道涌水突泥施工方案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CLZQ-8标段茂县隧道涌水突泥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13-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施工CLZQ-8标茂县隧道涌水突泥施工方案茂县隧道涌水突泥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2)《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08号;(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规范》TB1005-2010(4)《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5)《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CLZQ-8标段D8K131+360~D8K135+163范围内站前工程。3工程概况3.1设计概况茂县隧道全长9913m,本项目部承担隧道出口段3803m,起讫里程D8K131+360~D8K135+163(YD8K131+508~YD8K1135+135)。隧道出口段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出口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线路设计为单

3、面上坡。初期支护以喷、锚、网、格栅钢架等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注防水砼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防排水夹层。茂县隧道位于茂县隧道与龙塘车站之间,隧道最大埋深约1646m,属构造剥蚀深切割高中山地貌,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地表高程1575~3278m,相对高差1703m,自然横坡15°~65°,局部陡峭。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渭门乡核桃沟村,与地方乡村道路相连,交通便利。不良地质有活动断裂、高地应力、高地温、岩溶、有害气体、放射性、危岩落石、泥石流、顺层等,局部可能存在断层破碎带、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风险较大。3.2

4、工程地质及水文-13-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施工CLZQ-8标茂县隧道涌水突泥施工方案3.2.1地质特征全线占线路长度约70%的段落岩体为极为软弱破碎的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受构造影响,多表现出强烈的揉皱变形和挤压破碎,软岩和破碎岩体岩性条件极差。茂县隧道(D8K131+360~D8K135+163)段内可溶岩为灰岩,为奥陶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地表里程D8K134+290~D8K134+480段,根据地表产状推测洞身对应里程位于D8K131+430~D8K131+620、D8K134+490~D8K134+570段。受

5、构造影响,区内节理裂隙发育,可溶性岩段易沿裂隙发育形成岩溶化裂隙、小型岩溶洞穴等。段内岩溶弱-中等发育。段内茂县群各组地层及寒武系地层均夹有灰岩、泥岩,因千枚岩透水性差,一般岩溶弱发育。岩溶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D8K131+360~D8K135+163段内主要的河流为核桃沟、岷江,其标高为1580~1690m,该段岩溶区隧道轨底标高为1620~1698m,本段主要向岷江排泄,由于本段为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地层交替出现,在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节理裂隙发育,构造影响带等部位需加强超前预报,做好防堵及排水设施,防止突水对工程造成危害。

6、地质构造:线路内最大断层为九顶山断层,断层为茂汶断裂的最大分支断裂,由茂汶石板沟尾经九顶山南坡至汶川县磨刀溪与茂汶断裂合并。断层走向N40~500E,倾向NW,倾角65~700,与线路交于D8K133+150~D8K133+250,成450相交。断层弯曲延伸,被石板沟断层,陡槽断层及索桥断层错成四段。断层产状变化大,倾向北西,北东段倾角较陡,60~700。断层面平直,下盘灰岩比较破碎,上盘千枚岩中拖拉小褶皱发育。断层破碎带宽度50~100m,局部达200m。地震动参数:隧道区地震平均场地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波普特征周期为0

7、.35s。3.2.2水文特征⑴地表水-13-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施工CLZQ-8标茂县隧道涌水突泥施工方案地表水主要为岷江汇水、沟水,属岷江水系,茂县隧道出口地表水汇入核桃沟后,同其它各沟水最终汇入岷江,区域内斜坡陡峻,大气降水以地表径流排泄为主,小部分沿基岩节理裂隙下渗成为地下水。⑵地下水地下水以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区内裂隙发育,基岩裂隙水较丰富。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同时也向河流排泄。①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坡洪积堆层内,水量不大,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出口覆盖层有沟水补给,排向沟

8、内。②基岩裂隙水受构造影响,岩体节理发育,基岩裂隙水发育,主要赋存于志留系茂县群、泥盆系及寒武系等地层千枚岩、砂岩、灰岩裂隙中,构造裂隙水较发育。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区内的低洼沟谷排泄或以季节性下降泉排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