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

ID:35228416

大小:39.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2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_第1页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_第2页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_第3页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_第4页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葛兆光: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    跨入“学术研究之门”可以可能?    在我们由“研究生”通向“研究者”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将经受重重考验:修习课程学分、撰写课程文章、接受中期考核、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开题报告、写作毕业论文、智闯论文答辩……这一路上,如果你不能拿出做回“研究僧”的勇气、不能生成“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不能做好“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准备、不能内置“青灯、黄卷、一书虫”的图景,你就可能永远找不到“学术研究之门”,除非你是个天才。葛兆光先生说“研究生教育不是教天才,而是保证一个底

2、线”。如果你是天才,可以无师  自通,跨入“学术研究之门”于你或许就如跨过自家的“大门”那样简单。如果你不是“天才”,找寻起那扇通往象牙塔高层的“准入之门”,也许,就非易事。你需要自己“努着力”,更需要导师在上面“指着引”、同道在身旁“鼓着气”、师弟、师妹在楼下“加着油”……傅杰先生回忆起自己的读研生涯,他说那时选择“读研究生”也就是选择了“学术人生”;葛兆光先生在清华学习时,会去图书馆的夹层翻阅自己的前辈所撰写的毕业论文,一次他发现了陈寅恪先生给学生论文所留下的批注:如果你不讲清楚这点,你就导致两个后果……杨泽波先生在复旦求学时,发现

3、了复旦文科图书馆的“三楼半”,大量原先在外面根本看不到的书籍让他突然发现“中国哲学原来还可以这样做”……“自身的努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自身的努力”是三位先生由当年的“研究生”转变为今天的“研究者”的根本保障。  但他们又不仅仅是“研究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葛兆光先生承认“现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水准有些下降”。但是,他并没有责怪学生的意思,而是更多地将责任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当老师的要反省自己给了学生什么?老师要给学生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历史、方法、视野。于是葛先生萌生了出版一套《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想法。想法得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

4、大学出版社等的鼎力支持。2007年9月23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联合倡议下,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等数十所高校、社科院的近30位知名学者齐聚复旦大学,为《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编撰工作出谋划策。  编者就研究生如何跨入“学术研究之门”、如何编撰《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等话题分别采访了葛兆光、傅杰、杨泽波三位文史哲领域的专家。相信三位先生讲述的“学术人生”、编者与先生们的对话能对大家的研究与学习工作有所帮助。    (宋伟)      历

5、史、方法、视野:关于《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对话    宋伟刘堃    研究生教育不是教天才,而是保证一个底线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要策划《学术研究入门手册》这套书的?您策划这套书的目的是什么?  葛兆光:其实我们关注教材,关注教科书已经很久了。我以前也写过关于历史教科书的文章。因为,教科书是争论很多的一个领域,日本、韩国、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都引起了较大的风波,我常讲:“一打著作的影响,比不上一本教科书。”我想,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很多的年轻学者,从大学以来,他的成长是和教科书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学术生涯和学术基础也许都是在教科书里发

6、展起来的。包括我们学术研究的一些弊病,也是从教科书那里来的。你看我们有些人写的论文,就是教科书的一章、一节的放大,实在是没有意思。但是,我们这次编写的,似教科书,又非教科书,我们是想编一套给刚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一个研究入门的引导手册。我们想了很多名字,“研究入门”,或是“研究手册”,名字还没有定,但是这个想法我们已经想了很久。我个人特别关心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是教师,当了多年教师,觉得教书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一直在关心这个事情。另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现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地方很多,到处都在招收硕士。不像博士,门槛比较高一点,有些地方

7、没有设博士点,它就不  能招。但是硕士点很多,可各个学校条件不一样。有些学校的老师,视野宽一点,方法好一点,教的学生可能就好一点;有些就不行。有些学校,图书馆好一点,有些学校图书馆差一点,在一些学校,你研究的领域的很多东西,就看不到了。所以,如何使得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规范性的训练,这是我们正着力做的工作之一。有一个理念我一直很强调:研究生教育不是教天才,而是保证一个底线。就是说,天才我们教不了,天才是自己就出来了的,但是,老师的责任是使得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也能够站在基本水准线之上。我们现在编这个教材、这个入门,

8、目的就在于保证学术训练的基本底线。    记者:就如同木桶原理,要提高最短一块板的高度?  葛兆光:这还是有些不同的。最短的一块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一旦短了,水就流出来了。硕士生教育不同,即使教得不好,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