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71158
大小:2.12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20
《文学自觉时代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学号:405000712025南昌大学统招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学自觉时代”论Discussionabouttheeraofliteratureconsciousness俞文喜培养单位(院、系):人文学院中文系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程水金教授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文学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30日答辩委员会主席:j评阅人:炎今2015年5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2、,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W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曰期:>匕年Z月k日二、学4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
3、论文。同时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导师签名(手写)^^+
4、签字日期:年(月2日___________签字曰期:4月i曰论文题目“文学自觉时代”论m姓名俞文喜学号405000712025论文级别博士口硕士0院/系/所人文学院中文系专业中国古代文学E一mail备注:0公开□保密(向校学位办申请获批准为“保密”,
5、_____年_月后公开)I摘要摘要自1927年“鲁迅断语”诞生以来,关于“文学自觉时代”的讨论纷争不断,从开始的年限划分争论到理论层次的考证,这一命题的讨论也逐步呈现出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的理论探讨。然而考察这些研究的文章,它们纵然给学者对于文学自觉命题认识的参考和启发,却都是一已之见或是史的层面的整理,难有揉合史层面的梳理以及理论层次的并合,虽然都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却难以让读者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关于“文学自觉时代”讨论的全面认识。史层面的梳理可以给人以确切的现实考据,思维的火花却是隐藏在其后的最美篇章,唯有二者的结合
6、,方能给读者与文学自觉本身这一命题所寓含的史论二面性相符合的完整认识。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此,以思维变换为纲,以争论史的整理和三种不同理论构建为内容,为读者呈现关于“文学自觉时代”讨论的丰满盛宴。在这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讨论当中,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思维阶段:1.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文学自觉时代”的提出及发展,并基本得出一个结论“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时间跨度大约三百多年。此一阶段可以视为“文学自觉时代”年代划分及其支撑理论的初创及完善,即年代至标准的思维模式。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文学自学时代”的
7、研究趋向多元化,自觉时代的划分出现上至“春秋”,中到“西汉”,下至“宋齐”,各种说法鼎足而立。而其理论依据大致没有超出“魏晋南北朝”说的理论框架。此一阶段可以视为“文学自觉时代”年代划分的修正和补充即标准至年代的思维模式。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前人的研究造成了“文学自觉时代”年限划分“进已无可进,退也无可退”的局面。“文学自觉时代”年代划分的研究著作汉牛充栋,而具体年代的划分终无定论,文学史意义上的研究已无多大意义,进入了窘困局面。显然由年代至标准抑或是标准至年代的思维路线均已到头。由此,也正式标志着关于文学自觉年代讨论
8、进入的新的阶段:文学工作者企图通过对“文学自觉时代”这一话语模式所蕴含的“前提预设”进行学理反思和逻辑演示,为文学史意义上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参照系,从“文学史哲学”层面上来破解这种僵局,以此参照系对各个时代说进行学理的考究,为各I摘要个不同时代说找到其深层的理论根源。此一阶段可以视为“文学自觉时代”由文学史意义上的研究转换为“文学史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反思和建构。关键词:文学;文学自觉;文学自觉时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反思IIAbstractABSTRACTSince"judgment"byLuXunwasborni
9、n1927,thediscussionof"literatureconsciousera"disputecontinuously,fromthebeginningoftheargumenttheorydividedintolevelsoftextualresearch,thediscussionoft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