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社团备课(修改)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

ID:35144644

大小:177.57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20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_第1页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_第2页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_第3页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_第4页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朗诵社团备课(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小学期成绩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春晖”朗诵社备课朗诵社团纲要一、开发背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朗诵社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进行开发的,它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我校依据教育局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查找我校学生面上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寻找与演讲育人课程的结合点。通过查找我们发现:一,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及读书展示等均不够大方、大胆、大声;二,语文课上,能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内容的学生少之又少;三,在课下学生的玩耍打闹

2、却很放得开,声音也是无比洪亮。由此我们思考:我们的学生有潜力,在课堂中的发言能做到大方、大胆、大声;语文课上,能声情并茂地朗诵,只是缺少了我们的引领和指导,缺乏了我们的激励与关注。于是,我校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育才学校的有效做法,寻找突破口,举办了清枫朗诵社团,以此引领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课程设计思路将朗诵社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确立指导思想学校将该朗诵的开发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并将该项目确立为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项目。三、总目标学校旨在通过开设朗诵社团,提高学生朗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探索语文教学新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的全面

3、发展。四、具体实施目标:1、加强教师的朗诵教学能力的培训。2、研究学生朗诵能力发展标准,按低中高三阶段划分不同标准,确定相应要求。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对应培养目标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创编适宜的教材。4、发挥语文教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朗诵能力的培养。5、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诵比赛活动。定期开展主题朗诵比赛、朗诵展示周、朗诵节等。6、成立朗诵社团,定期开展学生活动,培养朗诵人才,带动朗诵活动的全面开展。7、本学段目标:1.掌握常用字的变调如“一、不、啊”等2.掌握“停顿”“气息”等朗诵技巧3.学会运用恰当的体态语,增强朗诵效果4.通过名篇佳作的朗诵,感受作品及朗诵的魅力8

4、、本学段内容:相应古诗词、诗歌、散文、部分名家名篇的朗诵五、具体实施建议“朗诵”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活动,我们几乎都参加过,可是到底什么是朗诵,却不是每个人都很明确地知道,那我们就先来一起给朗诵下个定义,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指清晰、准确、响亮有感情地把文章表达出来,是一种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具体来说朗诵是一门艺术,是文学作品的延伸,当我们以优美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同时通过内心感受辅之以手势、眼神等表情动作,绘声绘色地将文字作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给听众以强烈的感受和艺术上的享受时,朗诵就是容语言与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对于这样一

5、门艺术,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设立课时,纳入课程将《朗诵》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保证每两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朗诵技巧。由于本人担任六(2)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职务,对于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都是从六(2)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朗诵社团,定期活动,聘请专人指导培训,形成典型带动。2、要组建团队,加强培训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鉴于学校对该项目的定位与决心,朗诵课程在学校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首要任务就是组建课程实施团队,并对团队加强培训。(1)组建团队。成立学校朗诵课程领导小组及实施小组,由校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业务校长任工作实施小组组长,由每位语文老师担任本班朗诵

6、课程教师,从中选取朗诵素养高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定期交流研讨。(2)加强培训。3、要集中骨干,开发教材任何一项课程的实施,如果不能形成相对系统科学的教材体系,那就很难更好地发展和壮大,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鉴于目前的朗诵课程发展现状,我们在边培训边实施边探讨的基础上,从朗诵团队中,精选优秀骨干教师,聘请专家帮助指导,集中力量,编写各年段《朗诵》课程教本。4、搭建平台,展示提升与学校读书活动结合,定期组织不同层面的朗诵展示与评比活动。给师生提供展示个性与特长的舞台,促进朗诵社团的开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六、课程评价建议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2、定性评价

7、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3、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分方法,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但要避免繁琐化倾向。定量评价尽量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4、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重视语文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随时收集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5、在评价时既要有反映学生与同学之间横向比较的成绩,也要有照顾个性差异反映自我发展的纵向成绩。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文档实用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