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39632
大小:7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0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浙江大学实施“卓工计划”,主要致力于实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学科集成、教学路径与人才战略的综合创新,通过“拓宽口径、夯实基础、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二次创业,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平台上谋求工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培养特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突出“三重”(“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实践。根据卓工计划要求,浙江大学采用本科和研究生两段式,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分别培养后
2、备工程师。本科阶段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9个专业参与卓工计划,研究生阶段有能源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计算机学科与技术、土木工程等6个学科参与卓工计划。在本科培养阶段组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采取“3+1”培养模式,累计3年在学校学习(含在校参加科研和工程训练),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以及做毕业设计,着重加强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中的I、O、D三个环节。根据一定条件选拔有志从事工程应用和设计的本科生进入卓越培养计划。由于浙江大学本科实行
3、大类招生,入学第二年才确认主修专业,所以除软件工程专业外,其余8个进入卓工计划的本科专业其2011和2012级选拔进入卓工计划的本科生尚未确定。从2008级至2010级共有395名本科生参加卓工计划,71家企业签约实施卓工计划。在硕士培养阶段采用“1+1”(或“1+1.5”、“1.5+1.5”)模式,1年(或1.5年)在校学习,1年(或1.5年)在企业学习及做毕业论文,坚持校企联盟战略,由校企双方分别设立工程硕士导师,共同承担学习指导工作,着重在CDIO中的D、I、O三个环节加强培养。至今已有890名在校研究生参加卓工计划,68家企业签约实施卓工计划。二、组织管理为保障卓工计划顺利实
4、施,学校构建了校、院(系)两级组织管理体系,具有明确的管理分工。1.校级管理机构学校成立卓工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副校长牵头,由本科生院协调,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工学部、信息学部、人事处、求是学院、竺可桢学院、地方合作处等相关人员参加。学校卓工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紧密依托工学部、信息学部、竺可桢学院和各专业院(系)具体组织制定和实施方案,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2.院(系)管理机构在院(系)层面成立卓工计划培养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卓工计划培养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目标、审定培养方案、建设规划,成员包括参与卓工计划的合作实习企业的人
5、员。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有三个卓工计划专业的电气学院在2010年6月成立学院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负责审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相关的课程设置、审定各专业认识实习、企业实习的实习教学大纲、指导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基地。建工学院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委员会,由教授和工程界设计大师、技术专家等组成,负责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教学改革创新体系与内容,审查教学教育方案,考核评价体系等制度。能源系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卓工计划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和建设规划的制定以及各项教学环节的指导、检查和协调工作。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
6、中心成立中心教学委员会,全面负责制订中心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实践教学阶段的培养计划、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制订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参与培养方案制定;负责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进行定期抽样检查与监督;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相关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心还成立企业和校内教师联合组成的指导教师组,负责中心实践教育具体指导(附件1:浙江大学能源系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学委员会成立的有关文件)。三、政策措施学校在师资政策、经费政策、升学与就业等多方面为实施卓工计划提供政策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和提升《浙江大学本科教学业绩点奖励和补贴暂行办法》、《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执行绩效,对
7、涉及卓工计划中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获得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立项的教师给予业绩点补贴,并对有关专业给予专业建设经费的支持。学校出台专门师资考核与晋升政策,在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海内外知名专家或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对于指导卓工计划班的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计划和科研训练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学校对承担工程教育改革任务的教师给与政策配套,包括教改经费配套、教学业绩津贴发放,以及教学改革成果奖励等。鼓励卓工计划班学生积极申报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