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

ID:35135241

大小:286.4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19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_第1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_第2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_第3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_第4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渝卫发〔2018〕70号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委、两江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各委属医疗机构:《重庆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1月19日-1-重庆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适应重庆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效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

2、要(2015—2020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重庆市卫生计生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基本现状。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3016.55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17%,城镇化率为60.9%。全市GDP15717.2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5元。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6.7岁,孕产妇死亡率15.3/10万,婴儿死亡率6.9‰,均优于全

3、国平均水平。全市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伤害。“十二五”期间,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2-疗机构19657所,其中医院631个(按照性质分,公立医院257个,民营医院374个;按照类别分,综合医院439个,中医医院56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2个,各类专科医院121个,护理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986个(乡镇卫生院93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0个,村卫生室11280个,门

4、诊部、门诊和个体诊所等其他6269个),妇幼保健院40个。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5.62万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5.18张、执业(助理)医师2.02名、注册护士2.32名。(二)存在的问题。虽然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日益完善,但与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一是部分专科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相对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发展较慢。儿科、老年康复、精神卫生、肿瘤等专科相对薄弱。截至2015年末,本市专科医院占比仅为19.18%,但病床使用率高达89.69%。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本市儿童

5、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5.44%,儿科医生数量总体不足。2015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达到21.01%,常住人口老年抚养比为20.14%,但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专业养老机构缺乏,供需矛盾较为严重。精神病专科和肿瘤专科医院病床使用率分别高达96.11%、119.35%,精神卫生、肿瘤专科机构发展缓慢,医疗资源配置仍然不足。-3-二是患者就医流向不合理。2015年,全市医院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7.6人次,每日担负3.2住院床日。随着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的提升,就医流向主要倾向于区县及以上医院,此类医院负荷过重,过度承担了基层医疗机构

6、的服务职能,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降低。三是社会办医质量有待提升。2015年,本市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9560个,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的48.27%,但普遍规模小,专技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现象突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市场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仍显不足,难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四是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供给能力不足。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中社区卫生服务配套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比较缺乏,难以适应基层卫生服务要求。截至2017年底,城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卫生服

7、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仅0.44人,拥有床位0.45张,与农村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4人和3.61张床位比较有较大差距。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4-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主线,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立足点,加强医疗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加强系统功能整合、分工协作和多元合作,促进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

8、疗卫生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保障。(二)基本原则。1.坚持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