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

ID:35116804

大小:1.3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8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_第1页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_第2页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_第3页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_第4页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研院天文所新闻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研院天文所新聞稿***************************臺灣的天文學躋身國際舞台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連絡人:陳明堂副研究員電話:886-2-3365-2200分機710;手機:0952808582電子信箱:asiaa@asiaa.sinica.edu.tw二OO二年一月九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AstronomicalSociety)第一九九屆會議上,史密松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AstrophysicalObservatory,SAO)與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

2、所籌備處(簡稱中研院天文所)舉辦聯合記者會,宣佈使用已部份完成之次毫米波陣列(SMA)首次獲得的研究成果。此陣列為全世界唯一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一九九六年六月,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與美國的史密松機構簽署合約書,同意由臺灣興建兩座望遠鏡,將史密松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AstrophysicalObservatory)設計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由原本的六座擴大為八座。五年後的現在,臺灣興建的兩座望遠鏡完全符合規格,已矗立在夏威夷島上海拔4300公尺的毛納基峰頂,構成次毫米波陣列的一部份。透過參與興建此一獨特的望遠鏡設備,中研院天文所已發展出達到國際水準的科

3、技團隊,並預備好在這廣大待開發的次毫米領域探索未知的宇宙。對天文學而言,如同許多其他的科學領域,如果要有的新發現,新設備和新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在臺灣參與此合作的許多機構和大學院校而言,興建這兩座在機械及電子方面均要求空前精確的望遠鏡,是一大挑戰,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興建這兩座望遠鏡的工作涉及許多領域,包括組成材料、精密金工、結構分析、超導偵測器、微波工程、低溫物理、電子控制、以及最重要的系統整合。在史密松天文物理台的遠端協助之下,此望遠鏡的建造已由中研院天文所、中山科學院航空研究所(ARL)、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耐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清華大

4、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協力完成。而所有次毫米波陣列八座望遠鏡骨幹結構所用的碳纖強化塑膠管,均由位於彰化的耐特公司在中山科學院航空研究所的督導下製造完成。臺灣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興建此陣列的過程已為臺灣提供興建最先進設備的經驗,並為臺灣累積未來執行計畫所需的重要實力。特別是中研院天文所已建立起一支技術團隊,現在正與國立臺灣大學及澳洲國家天文台(AustraliaTelescopeNationalFacilities)合作,領導興建宇宙微波背景幅射陣列望遠鏡(ArrayforMicrowaveBackgroundAnisotropy,AMiBA)。此興建計畫為教育部與國科會

5、贊助下的卓越計畫之一。次毫米波陣列的八座望遠鏡將於二oo二年中期完成,並期望於二oo三年初使整個陣列全面運轉。中研院天文所參與次毫米波陣列計畫的經費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提供,其中超導混頻接收機的開發並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贊助。********************史密松天文物理台新聞稿************************新聞稿編號:02-04ForRelease:EMBARGOEDuntil9:30a.m.,January9,2002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開啟天文學最新研究領域之一(TheSubMillimeterArrayOpensOneofAstron

6、omy'sLastFrontiers)麻省劍橋訊-天文學家利用全世界第一座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MA)八座天線中已運轉的四座,已開始拍攝一組影像。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從位於夏威夷毛納基峰附近的站址,探索天文學最新研究領域之一。它提供獨特的機會,以史無前例的詳細方式,對天體進行觀測。作用類似位於新墨西哥的干涉儀-「極大陣列望遠鏡」(VeryLargeArray),次毫米波陣列干涉儀至終將結合八座天線(六米)之電子訊號,模擬大型望遠鏡的解析能力。如果將次毫米波望遠鏡的八座天線放置至最分散的程度,這八座天線的功能相當於直徑超過一千六百英呎(相當於五個足球場的長度)的單座巨

7、型望遠鏡。「次毫米波段的成像陣列可以應用於天文物理學上許多令人興奮的領域」,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的次毫米波計畫主持人詹姆士‧莫倫(JamesMoran)表示。「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使我們能夠一窺光學及紅外線波段無法研究的領域,例如研究冷塵與分子的低能量放射線。這些放射線通常出現於恆星形成區域、原恆星盤、遙遠星系的活躍區域、以及太陽系天體。利用次毫米波陣列的高解析力,取得上述任何區域之細節資料,其價值都是無法估計的」。次毫米波陣列計畫是由位於美國麻省劍橋的史密松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AstrophysicalObservatory,簡稱SAO)與位於臺

8、灣的中央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