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

ID:35108226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8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_第1页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_第2页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_第3页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_第4页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和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摘要:文章分析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操作,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工学结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包括“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部分。前者属标准化范畴,侧重理论应用;后者属计量学范畴,侧重实际操作。本课程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企业调研,机械类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要在机械制造及相关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就业时应具备几

2、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确定生产图样上的技术要求以及产品常规检测的基本技能。针对这些情况,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围绕职业需求,理论知识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操作,强调学生的实际读图能力、动手能力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教学过多、过细,缺乏新意,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该课程特点是名词术语多、标准项目多、抽象概念

3、多、符号代码多,且涉及到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多方面知识,导致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2)受教师操作技能和实验设备的影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难以提高。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单一,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学习困难,尤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达不到要求,这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工程实践和技术测量工作没有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所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通过深入分析我校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现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与实践,注重学生应用

4、知识、实际操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职业能力的培养。2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2.1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重构,不追求面面俱到,以生产需要为基础,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教学以应用为主,实践知识贴近工矿企业实际,突出常见几何量的公差要求标注、识读及其相关国家标准表格的正确使用,突出常见几何量的检测和数据处理方法,突出典型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方法,并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少而精,把知识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把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从易到难共设置了5个教学项目:(1)长度

5、尺寸公差配合及检测:公差与配合基本知识;常用孔、轴的公差与配合;公差配合的选用;使用游标卡尺和量块。(2)圆柱尺寸公差配合及检测:量规基本知识;使用游标卡尺;使用螺旋测微类量具;使用卡规和塞规。(3)形位公差及检测:形位公差的项目及其意义;形位公差的标注、选用;形位误差的检测。(4)表面粗糙度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常用评定参数;零件表面粗糙度检测。(5)典型零件公差及检测:键、螺纹、轴承和齿轮公差配合基本知识;螺纹中径检测及合格性判定;使用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检测齿轮。课程以突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每个项目学习时,按照能力本位要求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以完成实际工作

6、任务来组织引领课程内容,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2以提高应用能力为主导,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相辅相成在我院,《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设置56个学时,全部为理论课,经过改革打破这种不合理的纯理论的学科教学体系,使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约为6∶4。课程改革中,以突出“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验、实训教学,创造真实的加工、使用、检测氛围,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相辅相成。遵循“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阶梯式的实训项目,模块化进行递进实施,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常用测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针对

7、实际情况,编写了学生实训指导书,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和通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设置实训项目有:游标类量具检测长度、螺旋测微类量具检测轴径、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公法线千分尺及齿厚游标卡尺检测齿轮参数、百分表和偏摆仪合用检测跳动误差等。学生通过适当的指导和参阅资料,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实验数据,这样既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训练了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被检测零件主要选择有完整的图样和技术要求的企业典型的工件、学生在车工实训中车削的工件以及往届学生参加钳工技能大赛的产品,选择这样的零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