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75832
大小:3.65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3-17
《工读生与普通生的社会适应性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0学校代码:102学号;132300113考柬#化給工读生与普通生的社会适应性比较TheComparationofSocialAdaptationofSt;udentsi打Oortu打itySchoolsandNormalSchoolspp’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专业领域:也理健康教育作者姓名:张倩如9指导教师:袁军答辩日期:2016年5月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
2、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除文中己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內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张鴻如>^(1〇年^月>曰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3、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师范大学可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保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校0^内导师签名^校外导师签名:^^论^文作者盗名:&知/年月少曰韩^寺重或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摘要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人格发展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能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形成,既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工读学校教育在
4、中国是普通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也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本研究试图从普校生和工读生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上表现出的共性与差异进行探索,以全面了解当今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工读生与普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并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三方面进行分析,它们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陈建文和黄希庭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分别调查了两所普通学校和两所工读学校的352名中学生。由于本研究被试中涉及到
5、工读生特殊群体,所以对《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这两份问卷分别进行因素分析,并以谱系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起到影响的因素。本研究结果发现:(1)“普通生”和“工读生”在社会适应性的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心理弹性维度上不存在差异。两个群体在人际适应性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普通生好于工读学校的学生。(2)“工读生”与“普通生”的人格特质差异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各方面有密切的关联。(3)父亲的教养方式与母亲的教养方式相比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程度更广泛。(4)人格特质和父母
6、教养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释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5)“工读生”和“普通生”的身份差异对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方面没有多大关联,在论文5.6中具体说明。两类群体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差异,按照我们今天的政策,主要是现行的品德、法制观念问题。关键词:社会适应性,家庭经济地位,人格,父母教养方式I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英文摘要AbstractAdolescentsarehavingveryspecificandcriticalperiodduringjuniorhighschoolsonpsychologica
7、lpersonalitydevelopment.Thegoodsocialadaptationisabsolutelynecessaryforthebloomofoursocietyandthemselves.TheuniqueeducationinopportunityschoolsisalsoapartofChinesecompulsoryeducationsystem.Therefore,itismuchmoremeaningfulthatweshouldengageinthecompara
8、tivestudyonadolescentsocialadaptationofstudentsinbothopportunityandnormalschools.Theaimofthisstudyistorealizetheadolescentsocialadaptationoftoday’sstudentsinbothnormalschoolsandopportunityonesfromthefollowingthreeaspects:thefamilysocialeconom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