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51852
大小:16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17
《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哲学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杨洋(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基本上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飞跃,并开创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阐释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以及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等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
2、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贡献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46-0413/13《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的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就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般关系做了系统的阐述,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就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异化观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等做了陈述。通过这部著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今天仍然需要我们认真
3、研读马克主义经典著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一、关于意识形态的探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开篇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当时在德国思想界,黑格尔哲学体系开始解体,大众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民族精神受到了打击,人们的思想出现了迷茫,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一时间形形色色的学说泛滥。针对这种现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有必要对当前存在的这种现状进行揭露和批判,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变化为引子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借指当时德国存在的一系列虚假观念体系,由此展开对这些虚假观念体系的批判。
4、在马克思眼里,无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费尔巴哈哲学体系或者是鲍威尔等人的哲学体系都只是“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天真的幼稚的空想”,他们的哲学思想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颠倒了物质和观念的关系,脱离了生产、生活实践,都是虚假的观念体系,他们从虚假、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用观念的东西代替现实的存在。其次,马克思除了在意识形态方面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观念进行批判,同时他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里马克思赋予了“意识形态”具体的含义,所谓意识形态就
5、是指统治阶级提出的代表其阶级利益的一整套的思想体系,用以维护和巩固其阶级利益的工具。13/13然后,马克思将“意识形态”借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他指出:“每一个企图推翻旧的统治阶级,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同时马克思也指出:每个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都是以阶级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的,而新的阶级特别是革命阶级的出现源自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迫切要求新的革命阶级的出现,新的革命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
6、统治,必须有自己的阶级思想,因此新的意识形态应运而生。同时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得这种意识形态愈发具有普遍性,成为主流的统治思想。最后,马克思在论述“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时候还用来描述一系列社会现象。二、关于唯物史观的系统论证(一)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他们一方面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观从人的意识出发,“绝对精神”作为他哲学体系的主要观点,片面强调了人的精神作用,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无形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割裂开来。费尔巴
7、哈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针对黑格尔“绝对精神”下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但是费尔巴哈哲学体系主要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主观能动性。13/1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唯心主义倾向,同时也指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中,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社会实践与“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等缺陷,为唯物史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二)唯物史观的提出——“现实的人”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系统阐释唯物史观的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